【www.hylwhcm.com--学生个人工作总结】

论文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lùn wén,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军事理论论文 3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军事理论论文·1

  摘要:军事理论课有着巨大的德育优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其课程教学,切实提高军事理论课程建设管理水平,切实加强军事理论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切实创新军事理论课程教育教学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整个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这是发挥军事理论课优势,全面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军事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军事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既是国防教育课,又是思想道德课和形势政治课,有着巨大的德育优势。军事理论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其课程教学,贯穿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个过程中,有利于激发学生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携笔从戎的爱国热情;有利于引导学生养成优良的道德品性和行为习惯;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一、切实提高军事理论课程建设管理水平

  1.领导高度重视,组织保障有力军事理论课作为一门必修的重要公共基础课程,需要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给予组织上的有力保障及经费上的支持。军事理论课教学既可以独立设置教研部门,也可以挂靠学校党委武装部等部门,要安排专人负责,与其他思政课程一样,齐抓共管,提高重视程度,提高军事理论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创新军事理论课程教学管理的思想和理念必须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配套优质教学资源,大力推进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2.建立健全制度,科学有效管理

  军事理论课必须从学科设置、师资配备、教学管理、科研考核、学生管理、保障措施等方面制定一系列完善的管理制度,创新教学管理方式,构建由制约式管理到激发式管理的模式,营造良好的教学科研氛围,积极吸收师生参与到教学管理中,建立教学督导队伍,强化军事课教学过程的设计、检查、监控、评估和反馈,建立健全军事理论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改进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这是全方位重视和加强军事理论课程建设的关键。

  3.全校资源共享,共同促进发展

  军事理论课程应当与其他思政课程一样,同属公共基础课程,在教学资源分享方面,享有优先使用基础教学资源的权利;将课程合理安排,进行小班教学;加强培训,提高军事理论课教学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教师利用网络资源获取信息并应用于教学的能力和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技能;课堂使用多媒体等电教化工具,推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提高教学效果;配备科研经费,积极提供发展平台,鼓励军事课程类科研项目的申报,促进整体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

  二、切实加强军事理论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1.引入专门人才,加强课程建设军事理论课必须拥有一支政治思想素质高、军事知识广、教学能力强、科研水平高的师资队伍。军事理论课师资队伍采用“专兼结合、内外结合”的方式建立,积极从军事院校引进专门军事人才,走任课教师和兼任教师相结合的道路,提升教学团队整体的协同教学能力;在校内聘请有军事理论专长的教师担任专职教师,有国防生培养资格的高校可以同时聘请军区驻校国防生选培办干事担任兼职教师;召开教师备课会,营造教师个人与集体共同发展的空间;与其他院校加强学术交流,定期组织研讨会,开阔视野,提高层次,共同推进课程建设工作。

  2.学习培训提高,夯实教学基础

  高校开展军事理论课教师校本培训则应该注重教学实践,注重课堂改革。要积极谋划教师培训校本化课程建设,把信息学、心理学、脑科学等现代科学和技术融入课程,通过课程建设与管理,增强教师校本培训的计划性、严密性和实效性。在校本培训的基础上,开展教师的“卷入式”研修,做到做中学习、境中学习、行动学习和问题学习。行政领导、校本培训、“卷入式”研修都是教师培训、教师成长的外因,而决定因素是教师的“内因”。军事理论课教师逐渐成为一个成熟的教师、优秀的教师,最好的方式是进行“自助式职场培训”,要把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结合起来,把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结合起来,把教育科研和教育教学结合起来,一边工作一边自主培训、自助研修。

  3.教学管理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军事理论课从教学对象来看,各种学科背景的学生都有,从教学内容来看,讲授的内容时间与空间的跨度大、涉及学科领域多,因此,不仅要求教师具有广博、过硬的知识,而且要用战略思维重视国防教育、组织专业课程培训、看待教学管理,加强军事理论课教学管理队伍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营造新型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创新高校建设理论课管理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切实创新军事理论课程教育教学方式

  1.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

  要注意教法的研究,做到“创新”“精要”“灵活”。“创新”就是要求教师要及时地将新技术、新武器、新的军事新闻动态及时补充到课堂讲稿中,将国内外最新的动态讲授给大学生,保持课程新鲜感,更具时代感和实效性。“精要”就是要求教师要对与大学生思想发展有密切关系的现实军事热点和思想认识问题讲透、讲好,避免所有知识点面面俱到,却全都是蜻蜒点水、泛泛而谈。“灵活”就是要求教师结合军事理论课程内容的时政性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要能吸引大学生持续引起兴趣,然后将德育贯穿始终。

  2.运用多媒体教学,加强直观感受一般来说,学生普遍倾向于接受创新型的教学形式,特别是结合教学内容播放一些录像资料片段,能使军事理论教学更加直观,使学生耳目一新,效果能更为明显。教师要通过录像、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一系列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配合以展示实物,最大限度地确保学生从观察中获得感性认识,正确领会、理解理论知识的实质内涵,同时采用“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开展实践性教学,从而不断提高军事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教学效果。

  3. 创新教学内容,方法与时俱进

  一是强化“引导性”教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军事理论课教师要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设计整理,引导学生将军事理论知识与思政教育、时事政治和专业知识等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客观、理性地看待问题,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二是依托和利用社会资源,实施“开放式”教学。要培养具有德才兼备和专业技术过硬的复合型军事后备人才,就必须提高其眼界,利用社会资源对大学生进行开放式教学。大学生只有深入了解社会,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才会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发展和完善人格。三是实施“专业化”教学,与专业教学形成合力。将专业教育和军事理论课教育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教学内容产生共鸣。

  参考文献[1] 刘永和. 怎样培养应对“未来”的教师[N] .中国教育报,2014-03-21(7).

  [2] 刘瑞.论普通高等院校军事理论课的创新教育内涵[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4,12(1).

  [3] 唐高峰.基于德育创新的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教学改革[J].中外企业家,2013(4).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高等学校思政理论课建设工程项目(编号:20122013SZKJS?GC8—1)、2013年度安徽理工大学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理工科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模式研究”、2014年度安徽理工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国际化教育视阈下的理工科高校军事理论课管理模式研究”、2014年度安徽理工大学青年教师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基于SEMFSEM的高校安全管理能力评价与长效机制研究(编号:QN20143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军事理论论文·2

  关键词: 运输投送; 投送保障; 军事理论; 军事变革;

  Abstract: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and realize the new development and leap of transportation delivery theory in the new era, this paper firstly analyzes the situation and requirements of transportation delivery theory research in the new era. Then, it briefly describe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ransportation delivery theory research in the new era. Finally, it puts forward the main contents of researching transportation delivery theory in the new era from following aspects: basic problems, strategic problems, operational problems, and prospective study.

  Keyword: transportation delivery; delivery support; military theory; military reformation;

  古今中外的历史实践反复证明,军事是最具竞争性和创新性的社会领域,只有掌握思想制高点和理论话语权的军队,才能真正走出战争迷雾、赢得制胜先机。随着世界新军事革命的不断发展,军事斗争准备的不断深入,运输投送体系建设与运用在实践中出现不少新情况、新问题,要求运输投送理论研究必须着眼世界军事发展大势,适应形势任务变化,立足我军建设实际,加快创新步伐,不断赋予运输投送理论以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为运输投送体系建设和运用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

  1、 面临的形势与要求

  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的不断深入,军事技术形态加速向智能化、网络化、微型化方向发展;组织形态不断向优化结构、减员增效、模块组合方向聚焦;作战力量逐步向一体化、无人化、网络化方向转型,由此带来战争形态、作战样式、保障模式的变化,给运输投送能力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特别是当前,我军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改革进入关键时期,运输投送作为支撑我军体系作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力量建设、力量运用,还是在部队管理、训练备战等各领域各层次,都面临大量新情况、新问题,亟需从理论上作出解答。

  1)世界军事变革的不断发展,要求运输投送理论研究必须紧跟时代、持续创新,为运输投送体系建设提供行动先导。新军事变革的本质和核心是信息化,目标是把工业时代的机械化军队改造成信息时代的信息化军队[1]。紧跟世界军事变革的发展趋势,创新和发展军事理论是时代发展对我军建设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对运输投送理论建设提出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军运输投送理论研究围绕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对运输投送发展趋势和特点规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取得一批较高水平的理论创新成果,为运输投送能力建设发挥了重要的导向和牵引作用。但从辅助机关决策和指导部队建设实际来看,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矛盾依然存在,特别是对信息化条件下运输投送发展规律和致胜机理认识不清、把握不准的问题比较突出。解决这一矛盾,要求运输投送理论研究必须紧跟世界发展潮流,着眼世界战略格局和战略形势发展变化,着眼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面临的军事威胁,着眼战争形态向信息化、智能化战争的演变要求,紧密结合我军实际进行运输投送理论创新,从理论上解决我军运输投送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为运输投送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牵引和支持。

  2)军事斗争准备的不断深入,要求运输投送理论研究必须根植实践、聚焦实战,为运输投送能力生成提供理论支撑。习主席强调“科学的军事理论就是战斗力”[2],深刻揭示了军事理论研究的本质内涵,要求军事理论研究必须聚焦到强军实践的靶心,以现实需求驱动理论创新,以理论创新牵引强军实践。近年来,运输投送系统狠抓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的各项工作落实,把做好主要方向军事斗争准备,作为最现实、最紧迫的战略任务来抓,立足实战需要确定了运输投送体系建设和发展思路,着力解决制约部队遂行作战任务的一些关键问题,实现了运输投送能力的整体跃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军军事斗争准备面临的时代特点、国际形势、战略环境、使命任务,较之过去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军事斗争准备的丰富实践中发掘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深化运输投送理论研究,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职责。这就要求运输投送理论研究必须面向战场、聚焦实战,根据军委确定的作战方针、作战原则、作战样式和运输投送职能任务,对未来作战一系列重要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有针对性地组织理论攻关,研究出实用管用的高水平、高质量成果,使运输投送理论在军事斗争准备中真正发挥牵引作用,切实转化为部队战斗力。

  运输投送理论研究的基本原则与主要内容

  3)军队改革转型的不断推进,要求运输投送理论研究必须解放思想、勇于突破,为运输投送系统优化提供实践指南。更新观念是军事领域创新的前提。从历史上看,每一次军事变革,都是对前一时代军事形态的彻底改变,是军事形态从旧质向新质的飞跃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括武器装备、体制编制、作战样式、后勤保障等都发生着重大变化[3]。随着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逐步推开,运输投送建设发展也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新的形势迫切要求新的理论作指导。从当前转型建设实际看,运输投送理论研究与我军转型建设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融入联合指挥、部队建制投送、战备体系构建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尚未根本解决。这就要求运输投送理论研究必须突破单纯守疆卫土的思维定势,确立与全面履行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相适应的思想观念;突破机械化战争的思维定势,确立与信息化战争相适应的思想观念;突破单一军种遂行的思维定势,确立与诸军兵种一体化联合投送相适应的思想观念;突破习惯于按老传统和过时经验思考问题的思维定势,确立与运输投送体系建设快速发展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以适应世界军事发展的新趋势、运输投送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

  4)世界军事理论的不断优化,要求运输投送理论研究必须紧盯对手、深入跟踪,为运输投送慑敌制敌打造先发优势。战争的对抗性,决定了军事科学研究的根本任务始终是针对主要威胁、战略对手和主要作战对象,围绕敌我双方博弈斗争,创新发展军事理论和军事科技[4]。近年来,运输投送理论研究比较关注世界新军事变革,能及时反映世界运输投送领域的发展变化,重视当代西方军事理论创新成果的学习,并根据我军运输投送实践的新特点提出一些新观点、新概念。但多数成果仅浮于描述、介绍层面,对外军特别是强敌对手的投送体系和致胜机理缺乏系统性、专业性分析,鲜有结合我军实际情况进行理论创新并付诸应用的案例。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西方阵营不断调整战略部署、研制尖端装备、创新作战理论,对我实施战略围堵和军事恫吓,我国安全形势进一步复杂严峻。运输投送理论研究必须把握未来我国安全走向,紧盯作战对手,既要寻求其短板弱项,为我军破击体系提供支撑,又要跟踪其优势强项,为提升我军投送能力提供借鉴。

  2、 研究的基本原则

  运输投送理论研究既有内在的规律性、又有外在的约束性,必须瞄准世界运输投送理论前沿、突出信息主导、服从实践需要、保持我军特色。把握和遵循这些原则,对于推进我军运输投送理论研究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瞄准前沿。

  在信息技术引发和推动的新军事变革大潮中,世界主要国家都十分重视先进军事理论对军事实践的引领作用,不断加大军事理论研究力度,形成许多反映时代发展要求的理论创新成果。运输投送理论研究也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用世界眼光追寻和审视当前大国在运输投送领域的发展动态,了解掌握其创新方法途径,确保始终紧盯世界运输投送理论发展前沿,推动运输投送理论研究不断创新发展。

  2)信息主导。

  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特别是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军事领域正发生着自热兵器发明以来最深刻的变革,战争形态将由传统型向信息化战争转变[5],这一深刻变革对运输投送理论创新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运输投送理论研究必须立足于信息化战争这个基点,围绕信息化这个核心,运用信息化的视角、理念、手段和机理进行创新,才能为实现建设现代化运输投送体系、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长远目标提供理论支撑。

  3)服务实践。

  运输投送理论研究既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推进理论创新是为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运输投送理论创新既离不开实践创新,又服务于实践创新,是运输投送实践发展的回应和先声。紧贴运输投送实践需要,重视理论成果及时应用,是推动运输投送理论不断发展的有力杠杆,也是运输投送理论不断创新的价值所在。

  4)保持特色。

  军事理论研究既要顺应世界军事理论的发展趋势,也要不脱离我军建设的实际[6]。因此,运输投送理论研究既要创新,也要借鉴,更要保持我军特色,主要由两方面决定:一是破解运输投送改革转型建设中涌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具有我军特色的创新理论作指导;二是多年来运输投送事业的建设发展,为运输投送理论研究提供了具有我军特色的丰富素材,使运输投送理论研究充分体现我军特色成为可能。

  3、 研究的重点与内容

  新时代,运输投送理论研究必须围绕强军目标,遵循党的军事指导理论,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进运输投送理论创新,聚焦运输投送理论研究重点,在理论创新、固强、补缺和发展上下功夫,为建设现代化运输投送体系奠定坚实理论基础。

  1)强化基础问题研究。

  基础问题研究是运输投送理论研究的根基,是整个理论体系的源头,必须把基础问题研究作为运输投送理论研究方向建设发展的重要源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应率先在以下3个方面重点突破:一是运输投送理论体系构建。适应信息时代运输投送深刻变化,遵循基于网络信息体系联合作战特点规律,聚焦运输投送使命任务,紧贴新体制编制、新装备,围绕作战能力、作战思想与原则、战法、行动、指挥、保障等各方面和各层次,构建运输投送理论体系,为运输投送理论研究提供基础支撑。二是运输投送致胜机理研究。基于我军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聚焦使命任务,剖析运输投送致胜机理概念,追溯运输投送致胜机理的历史演进,分析现代运输投送的主要特点及其表现形式,研究运输投送致胜机理在作战中的实际运用,为运输投送建设发展提供有益借鉴。三是运输投送法规制度研究。梳理运输投送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现状、矛盾问题和建设需求,借鉴世界主要军事强国运输投送法治建设经验做法,构建运输投送法规制度体系模型、类目框架,明确重点任务、阶段目标和建设路径,建立法规制度体系立、改、废、释和检验评估相关机制,为运输投送法制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2)加强战略问题研究。

  运输投送战略是运输投送理论体系的龙头,决定和影响运输投送发展建设与运用的方向,是解决运输投送建设发展领域具体问题的总体遵循。当前应重点在以下3个方面加强研究:一是各战略方向运输投送问题研究。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新要求、军队使命任务新拓展,瞄准有效制衡强敌、打赢未来战争,深入分析各战略方向运输投送面临的风险挑战、战争威胁及其程度、主要战略对手和作战对象,设计未来典型作战行动的运输投送场景、作战任务、保障样式、行动方法、力量体系等,研究各方向运输投送作战体系的框架结构、内容要素和能力要求等,并提出推进落实的具体措施。二是境外运输投送能力建设与运用。着眼境外运输投送理论指导的现实需要,围绕使命任务、方法手段、保障条件、力量建设等重点问题,借鉴世界主要军事强国境外运输投送的经验启示,运用理技结合的研究方法,创立科学的概念体系、构建切实的行动模型、提出可行的保障策略,指导部队境外运输投送行动组织实施和教学训练,促进我军“走出去”战略能力提升。三是运输投送军民融合问题研究。深入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要求,围绕建设强大的现代化运输投送体系目标,借鉴世界军事强国运输投送军民融合的经验做法,加强运输投送装备技术发展、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军民融合建设,提出运输投送军民融合发展的思路、目标、任务与对策,形成运输投送军民融合新格局,为提高我军运输投送能力、推进运输投送转型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参考。

  3)突出作战问题研究。

  作战问题研究在军事理论研究中处于核心地位。运输投送作战理论研究必须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向实现打赢信息化战争聚焦,向形成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聚焦。当前应突出以下3个方面研究:一是运输投送系统融入联合作战体系研究。基于联合作战指挥新体制、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新发展,围绕运输投送融入联合作战体系面临的重、难点问题,创新运输投送在联合作战中运用的新方式、新流程、新手段和新功能,以指导部队联合作战训练实践,牵引联合作战能力建设,为运输投送系统融入一体化联合作战提供参考借鉴。二是典型作战样式下部队运输投送问题研究。着眼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全域作战,瞄准未来武器装备发展趋势和规律,以我军担负的作战任务为出发点,以部队编制体制为基础,系统分析现行运输投送存在的矛盾问题,研究分析需改进、增加、调整的内容,为部队转型建设及作战条令编修提供支撑。三是运输投送网络信息体系组织运用研究。预期在理论研究方面实现需求分析与组织运用有机融合,在顶层设计上实现运输投送指挥信息系统与联合作战体系无缝连接;在实践应用和服务决策方面,给出部队典型作战样式下运输投送指挥信息系统作战运用示例,为部队遂行任务提供基本依据和参考,为首长机关作战指挥提供辅助决策。

  4)面向未来预先研究。

  运输投送理论研究必须紧紧抓住能打胜仗这个强军目标的核心,放眼大国强军的发展需求和使命任务,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演变、军事力量体系构成等方面,进行综合性全景式的构想,探索研究未来战争演变的趋势。当前应突出以下3个方面的研究:一是中远期运输投送力量建设与运用研究。坚持时代特征与中国特色相结合,借鉴外军运输投送力量建设经验,从未来我军面临的形势任务出发,依据联合作战需求,研究未来运输投送的使命任务、职能定位、作战运用等重点问题,精心打造全域快速机动、跨区远程突击、多能灵活运用,能够满足未来运输投送需求的专业化精锐部队。二是智能化运输投送体系建设及运用研究。着眼我军建设目标,前瞻智能化技术发展,科学设计智能化运输投送核心概念,系统分析智能化运输投送战场空间、武器装备、指挥体系、人员素质,以及情报获取与分析、指挥决策、行动控制、战术运用等行动方式方法和建设路径,为加快运输投送智能化发展,牵引智能化运输投送建设和运用提供理论先导。三是颠覆性技术对未来运输投送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深入研究运输投送颠覆性技术发展趋势,科学预判其对未来作战的影响,提出对策建议、理论支撑、方向引导。

  4 、结 语

  新时代,新的战争形态、作战样式和保障模式,要求运输投送理论研究必须拓展视野、更新内容、调整重心、改进方法、加强力量,瞄准带全局性、根本性和基础性的矛盾,抓住改革转型时期军队建设的关键环节,从运输投送建设发展的实际出发,以创新的思路和有力的举措,实现运输投送理论研究的新发展、新跨越。

  参考文献

  [1] 李炳彦.新军事变革与东方谋略[M].北京:长征出版社,2013:66.

  [2] 张玉坤.聚焦备战打仗推进军事理论创新[J].国防大学学报,2018(4):13-14.

  [3] 姜铁军.党的国防和军队改革思想研究[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5:198.

  [4] 科政轩.努力构建我军特色军事科学研究体系[N].解放军报,2017-08-04 (7).

  [5] 战玉.信息化条件下陆军转型研究[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9:18.

  [6] 刘亚洲.当代世界军事与中国国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6:131.

  军事理论论文·3

  摘 要: 思想政治教育需与实际相贴合,将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解决相结合,才能确保教育质量与效益。目前,思政教育在教育方法、指导理念及内容形式等各个方面都明显滞后于官兵及形势的需求,对思政教育的效果造成不利影响。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首先需明确实践基点,充分掌握目前部队官兵的思想动态,并根据强军目标进行观念创新,促使思政教育的时代感召力有效增强。

  关键词: 部队官兵;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发展; 强军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军委基层建设会议上明确提出:“在面对基层官兵时,要持有信任、欣赏、发展的眼光,深入研究建设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方式方法,以不断增强其实效性、针对性。”该建议的提出,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指明方向,并提供基础的理论依据[1]。因此,在促进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务必要严格遵守习近平总书记针对现阶段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一系列指示,在面对基层官兵时,始终持有信任、欣赏、发展的眼光,并在此基础上紧密结合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规律,不断对其教育模式进行创新,积极建设移动化学习教育平台,切实增强教育组织引导力,不断发掘基层官兵接受教育的内在潜力,促进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范化、现代化、信息化。

  一、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理念与时代发展脱轨

  现阶段,国际形势不断变幻,中国的全面改革进入攻坚期与深水区,加剧了各种思想文化的交融交锋,随着军队改革的持续深入,官兵成分结构出现重大改变,给军人思想与行为造成深远影响。在此背景下,很多单位在开展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时,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紧密联系新时代发展的变化需求,施教者一味故步自封,满足于“关门搞教育”,并未用开放思维看待新问题、迎接新挑战。受多重因素影响,导致难以切实发挥军队思政教育优势,以至于教育目标手段出现同质化倾向[2]。根本原因在于:其一,尚未清晰认识现阶段存在的现实问题,很多单位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偏向于应景式、敷衍式教育。其二,缺少对时代发展的深入理解以及创新教育理念的动力,以往封闭且传统的教育模式并未得到有效改善,依然推崇经验主义、简单说教,愈发凸显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化、表面化严重的问题。

  (二)方法与个体诉求错位

  在新兴媒体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下,越来越凸显传统军队思政教育模式存在的难以满足新时代发展需要的不足。实践表明,近年来国内军队始终坚持持续探索和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并积累总结经验。例如,创设多元化的在线教育平台,由传统的“面对面”式思政教育模式逐步转变为眼下的“键对键”式军队思政教育模式。虽然取得不俗成就,但是依然不可避免有部分单位在实施思政教育工作时,教育方法尚未与教育职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一些看似现代化的教育方式实际上仍旧是在大同小异的统一目标下,根据设定的模式要求不同的个体,将受教育者高度抽象化,忽略其个体差异与主体诉求。例如,许多在线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只是将课堂教学视频在线移动,不能增强教育影响力[3]。现阶段,军队的个性化教育基本处于缺失状态,隐形教育也处于探索阶段。除此以外,忽视人格发展和无视人生话语的问题很普遍,空话、官话、套话的话语体系在教育中占据首要地位。部分单位甚至还未认清新媒体影响,僵化地坚持“填鸭式”“强制式”教育手段,封锁和排斥新兴的教育资源与载体,以至于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与官兵期待相差甚远。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二、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对策

  (一)着力破解时代性不强的问题

  开放的时代没有封闭的军营。政治工作的贡献率和增长点在网上,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大变量在网上,抓好网络教育已成为重要的时代课题。首先,注重建设网络配套体系。适度应用互联网,合理使用OTO、慕课等模式,建设在线学习、在线教育、在线考评、在线服务、在线娱乐平台,增强网络教育充实性、活跃性。其次,灵活运用网络优质资源。鼓励官兵订阅“学习强国”“向党看齐”等公众号,定期推送优质文章、学习资料等,促使官兵接受正能量熏陶。最后,紧抓网络舆论引导。要通过网上问卷摸实情、网上聊天察兵意等方法,了解掌握党和国家重大政策出台、国际形势发生变化时官兵思想动态,对倾向性思想问题进行及时梳理,精确掌握教育切入点。注重以社会炒作的敏感问题和官兵关注的热点问题为切入点,及时在网上发布权威信息,抢占教育先机,避免网上不良信息侵蚀,用“数据链”加固“生命线”[4]。

  (二)创新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内容

  新时代的到来,导致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要直面来源于各个方面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务必要重视对其内容进行创新,积极建设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工作内容,具体包含心理疏导、法制教育等。首先,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就是建设法治社会,全民树立法制意识就是全面小康社会的重点体现。在此背景下,法制理念也需适应军队建设,习近平也曾不断强调“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强军之基”,因此,就要适当在军队思想政治工作中渗透法制教育,也就是提升依法从严治军的意识与理念,将社会主义法制教育落在实处,切实增强广大官兵的法制素养,强化依法建军意识,促使军队法治化成为实施思政工作的基石,实现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军队思政工作要全面结合军队特征,渗透法制宣传与培训,基于法律、法规宣导促使官兵明确军队并非法外之地,管理军队的基本规范就是国家法制,在引领官兵思想意识的同时,增强思政工作效果[5]。

  其次,随着官兵思想意识的复杂化,还应将心理辅导渗透到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基于心理学角度,拥有健康的心理能够有效确保规范的行为,由此可见,将心理辅导创新渗透到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促使其教育内容更加丰富。政治教员还应全面结合广大官兵的认知水平、文化基础,将复杂难懂的心理学知识实用化、通俗化、可行化。例如,可针对广大官兵开展“谈心交流”活动,基于科学方式,及早发现、疏导、解决部分官兵存在的心理问题,从而确保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实施,引导广大官兵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

  (三)强化党员干部自律,提升教育示范性

  自古以来,身教比言传更为重要。种种实践表明,虽然先进党员模范作用是十分先进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仍旧有一小部分人受到意识形态的衰落和社会不健康趋势的影响,导致出现不同程度的不纯思想、不正作风和不良的模范作用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就需要重视采取有力措施促使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与实效有效提高,将党员干部看作重心,严格抓好党员干部学习教育,促使广大党员干部身先士卒站在深化改革的最前沿,站在军队教育训练和完成其他各项任务的最前沿。严格要求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从眼下做起,从具体事情做起,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广大官兵做出榜样,如此一来,军队的思想政治教育便会更加坚实、有力。

  三、结 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面对当前社会和时代发展带来的冲击与挑战,怎样有效促进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已然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应深入认识在新时期对基层官兵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坚持不懈探索全新的教育路径,才能确保给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打造坚强的战斗堡垒。

  参考文献

  [1]吴晓宇,刁玉峰,刘明,等.新媒体时代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发展[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17(06).

  [2] 王聪.浅谈如何推动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J].语文课内外,2018(17).

  [3]阮俊,夏伟.关于舰艇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思考[J].政工学刊,2019(06).

  [4] 于海波.新时代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对策[J].各界,2019(18).

  [5]王蓓.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机制的构建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9.

本文来源:http://www.hylwhcm.com/gerenzongjie/34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