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ylwhcm.com--医院工作总结】

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供大家参考选择。

  某某医院心血管内科重点学科建设可行性报告1

  亮点:创建广东省医学重点专科新品牌

  学科带头人:黄虔心血管内科主任兼普济分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医学院临床兼职教授,广东省介入心脏病学会理事、广东省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工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虚证与老年病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学科建设目标:按照学科发展规划,建立多学科为一体的心血管病诊治中心,重点在医疗技术、医疗服务、学术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心血管疾病防治水平,创建心血管内科新品牌。

  心血管内科特色医疗技术大展示

  最新技术治疗心脏病效果好

  [核心提示]

  心血管内科是东莞市最早建立的现代化专科。

  经过20余年的建设,心血管内科已发展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化专科,也是东莞市最大型的心血管病防治中心。心血管内科设立三个病区,建立起现代化重症监护病房(CCU),总开放床位140多张,配备医护人员80多人,全面开展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年专家专科门诊量6万人次、住院病人逾3000人次、心脏病介入手术1000多例,技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骆卡/文图

  学科发展亮点

  心血管内科是东莞市最早建立的现代化专科。

  学科建设目标:按照学科发展目标,心血管内科建立起集冠脉组、心电生理组、结构性心脏病组、无创心功能组、高血压组等亚专科为一体的学科体系,重点在基础条件、医疗技术、医疗服务、学术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学科建设,推动心血管内科走上高水平的发展平台,创建“心血管医学技术”新品牌。

  学科建设成效:在医疗技术方面,心血管内科在东莞市率先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先心病介入治疗、永久起搏器植入等新技术,技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在医疗服务方面,心血管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建立“贴心病房”服务示范,全面提高护理服务水平,荣获东莞市、广东省“青年文明号”称号。

  亮点:心血管内科创建广东省医学重点专科。

  心血管内科的特色是介入技术治疗心脏病。

  心血管内科率先在东莞市开展最新介入技术: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射频消融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主动脉夹层带膜支架封堵术等介入诊治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的优点。

  这是心血管内科最具特色的技术——

  ●冠心病介入治疗

  在治疗冠心病方面,心血管内科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术和PTCA+支架术,开展冠状动脉的介入诊治。介入术与冠状动脉搭桥术相比,不仅可快速打通狭窄的血管,且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取得了良好效果。

  ●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

  在治疗心脏瓣膜病方面,心血管内科采用经皮穿刺瓣膜成型术,开展二尖瓣狭窄、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等心脏瓣膜病的治疗。介入术创伤小、恢复快,在心脏瓣膜病治疗上,取得了良好效果。

  ●心血管病介入治疗

  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心血管内科采用经皮血管成型术和主动脉夹层带膜支架封堵术,开展颈动脉血管成型术防治卒中、髂动脉/股动脉血管成型术治疗间歇性跛行、肾动脉血管成型术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等介入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

  ●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

  在治疗心律失常方面,心血管内科采用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开展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快速心律失常的治疗。射频消融术在复杂心律失常的治疗上,取得了良好效果。

  ●先心病介入治疗

  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方面,心血管内科采用介入微创手术,开展经皮穿刺异常通道堵闭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心房间隔缺损、心室间隔缺损等介入治疗,在先天性心脏畸形的治疗上,取得了良好效果。

  ●心脏起搏器植入治疗

  在治疗心力衰竭方面,心血管内科采用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开展双心室起搏器植入术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治疗严重心动过缓,心脏起搏器治疗恢复了心脏功能,在严重心力衰竭、严重心动过缓的治疗上,取得了良好效果。

  某某医院心血管内科重点学科建设可行性报告2

  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2001年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是全国少有的5个心血管重点学科之一,形成了学科齐全、结构合理的整体模式,逐渐建立心血管病免疫学、分子心脏学、心血管病生物靶向治疗学、心脏电生理学、介入心脏病学和超声动图学等学科方向的全国优势地位。有心血管专科医师24名,包括教授9人,副教授4人,博士研究生导师9人,15人获得博士学位。本学科有100多年的历史沉积,在诊断和各种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各种危重和复杂病症中具有优势,并具备了世界一流的先进设备和一流的技术水平。目前开展了经导管治疗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瓣膜病、主动脉夹层、肥厚型心肌病等疾病、射频消融术、起搏器植入术等医疗项目。

  该学科近年来先后承担30余项国家级大中型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项目、国家973项目等,发表论文300余篇、SCI论文30余篇,最高影响因子为8.7。研究工作的开展极大促进了临床工作的不断进步,直接使广大患者受益。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学科将以更新的面貌和工作精神,以病人为中心,以热忱的态度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服务。

  该学科传承百年同济精神,将学术水平作为立科之本,在心血管病诊断及治疗方面处于国内乃至国际领先水平,医疗工作立足湖北辐射全国惠及东南亚。一切以病人获益为出发点,为其提供全方位优质医疗服务;以“明白”为目标,力求诊断明白,给病人说明白,按循证医学原则治疗;专注疑难及急危重病人的诊治,常规组织学科或全院大会诊;开展多项介入检查和治疗技术,某些曾经无法根治的疑难杂症得到圆满的解决,如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房颤等病的射频消融术等。发展和建立了高血压病因诊断和治疗规范,使相当一部分高血压病人找到了病因,得到最有效的治疗。

  学科带头人 汪道文教授

  汪道文教授于1992年和1994年分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和教授职称,在美国留学4年后于1998年回国。回国后建立起了同济医院高血压研究所,瞄准国际前沿以中国人的常见多发病为研究方向,带领学科研究人员和学生开展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研究、高血压、心力衰竭、糖尿病和慢性肾功能不全等疾病的基因治疗和花生四烯酸细胞色素P450代谢途径与心血管系统保护的研究等。近几年来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其中1项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1项杰出青年基金B类项目)、负责国家863项目2项、国际合作课题2项、973项目1项,总经费超过1000万。作为心内科学科带头人,主要在如下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①开展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研究和进行中风、冠心病危险评估及预测:中风和冠心病是危害中国人健康最严重的疾病,对国家、社会和家庭构成极大损害。汪道文教授带领它的团队开展中国人中风及冠心病危险因素研究和危险度评估工作,通过大样本的冠心病和脑卒中的数据库和血浆、DNA样本库,并有长期随访等作出了显著成绩。研究成果正不断应用于临床为病人提供服务,从而为中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这一研究在国内居于领先选平并为国际认可。

  ②高血压病临床研究:中国人高血压患病率达19%以上,是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中国人中风的主要原因。汪道文教授领导的团队抓住这一重要问题开展临床研究,成功地建立了高血压诊断和治疗规范、发展和建立了新的诊断技术,使相当一部高血压病人找到了原因病得到最有效的治疗。这一惠及万民的研究使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是处于领先地位。

  ③血管内皮功能的研究:本学科在内皮功能保护及其机制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文章发表在JPET和Atherosclerosis等杂志,。

  ④用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人激肽释放酶基因等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和糖尿病研究居国际领先地位:本学科以重组腺相关病毒这一最优化的基因载体为平台,进行了rAAV介导HK基因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及肾功能不全,及介导AM基因治疗高血压改善靶器官损害,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研究结果发表在Gene Therapy、Human Gene Therapy、Hypertension和Endocrinology等SCI杂志,并获得多项专利。该领域处在国际先进水平。

  ⑤花生四烯酸细胞色素P450(CYP)表氧化酶代谢途径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研究处于国际研究前沿:从多个方面研究了CYP表氧化酶代谢途径,揭示CYP表氧化酶代谢途径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促进毛细血管的生成,改善局部缺血组织的供血,对心血管系统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相关结果发表在Cell Research和JPET等SCI杂志。

  ⑥花生四烯酸CYP表氧化酶与人类肿瘤关系研究居国际领先地位:汪道文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CYP表氧化酶在肿瘤增殖、移行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结果先后两次在Cancer Research发表,该领域处在国际领先地位。不久的将来可能从这里诞生新一类抗癌药物。

  近年来在国际SCI杂志和中文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共30篇,最高影响因子为8.7,总影响因子达100以上,并受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可,多次受邀在国际和国内高级别学术会议作报告。这为华中科技大学心血管内科的科研带来了全新的局面,在国内心血管领域取得了很大的影响。

  作为内科学系主任兼心血管内科主任,汪道文教授时刻以自己对科学严谨的态度和执着的追求影响着年轻医生和学生,培养年轻医生和学生爱国情怀、良好的医疗道德和以服务于病人为天职的职业精神,同时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敏锐的科研头脑,从而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年轻科研工作者,为学科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某某医院心血管内科重点学科建设可行性报告3

  21世纪是生命科学、信息科学与环境科学的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医疗卫生行业如何适应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在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前提下,实行医疗收入总量控制、医药分业、医疗保险制度、特困病人救治方案等改革措施,使得大型综合性医院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如何保持医疗优势和特色,很多大型医院提出和实施了“科技兴院”的战略措施,以期通过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动,巩固和发展自己的医疗技术和特色【1】。学科为跨世纪人才培养、名医培养、创造和运用先进技术的基本单位,是“科技兴院”战略中的载体和关键,其建设和发展是一项长期而又系统工程。

  一、重点学科建设的基本条件与必要性

  大型医院的先天优势为重点学科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基本条件,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优质的医疗服务、高学历人才的相对集中、良好的人才发展平台、专业学科体系的完备是大型医院在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基本保证。重点学科【2】以其学术带头人在国内外较高的学术地位和名医效应,掌握国内外相关领域先进的医疗技术,良好的科研、医疗和人才培养综合实力,以及对本学科领域发展趋势的重要影响,成为医院优势和特色的突出代表和集中体现。医院发展也需要“品牌效应”,医院依靠重点学科、依靠人无我有的名医特色,在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需要的同时实现了自身价值和目标。大型医院虽然科系完备,但长期以来学科发展的不平衡是普遍现象【3】。由于学科研究的基础不同以及发展趋势的变化给不同学科赋予了不同的发展背景和空间。因此,学科间发展的不平衡是绝对的。根据疾病谱和人口构成的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需求的变化,综合考虑学科的合理分布及其发展规律,审时度势,选择重要学科予以重点扶持与建设十分重要。

  心血管内科在内科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内科系统最大的、医疗技术含量最高的学科。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以改善,平均寿命逐渐延长。但伴随经济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损害心血管健康的不良因素和生活方式。所谓的四化即工业化、城市化、自动化和西方化,前两者带来的生活环境污染,后两者带来的体力活动减少和高能饮食结构,是目前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死亡率和危险因素呈上升趋势的根本原因。而如心脑血管意外,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对整个国家医疗和经济发展的负面作用将在未来人口老龄化的某个时期集中突显出来,这些信息对于经济处于快速发展的中国十分重要。今后20年是心血管病防治的关键时期,只有采取有力措施才能防治心血管病的对社会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作为国内省级大型医院的重要学科之一,心内科及其医护人员已经认识到形势的严峻和责任重大,创建和巩固专科的领头地位,不断发展壮大自身综合实力水平已迫在眉睫。

  二、学科建设的工作部署和成效

  心血管内科在一代代老专家和前辈的艰苦努力和无私奉献下,打下了雄厚的基础。在新一代学术带头人和科室骨干领导的带领下,不断努力进步,取得了一个个可喜的成绩,学科发展速度增快。学科建设是一项多因素的系统工程,学科发展方向是学科建设的关键因素,心血管内科学科建设的宗旨是以科技为先导,以临床为中心,以教学为辅导,医教研并举,全面实施“科技兴科”的综合目标。

  1.科技为先导,人才是关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生产力中人是第一重要因素。心血管科现有医护人员80余人。正高级职称(教授、主任医师)12人,中级职称7人,博士5人,硕士7人,在读博士4人,在读硕士生1人,省厅级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5人,第一层次2人,第二层次1人,第三层次1人。硕士生导师8人,博士生导师4人,已培养出硕士研究生40余名。发表学术专著200余篇,国家自然基金1项,省厅级科研课题6项。近年来科室培养出硕士研究生30名以上。引进硕士生5人,派送副高级职称人员外出进修3人,副高级职称人员每人每年参加国家级大型专科学术会议一次以上。通过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加强了与国内外学术界的联系,促进了学科建设和发展,锻炼和扩大了科研工作队伍,开拓了科研工作思路。这几年心血管科每年申报课题2项以上,新开展三新项目1项。在册的中标课题7项均实施良好,科研风气端正,科技人员奉献精神强。

  2.临床为中心,科研助医疗。临床即是科学研究的主战场,又是科技成果的主要产地,而且还是先进医疗技术应用推广的前沿阵地【4】。临床工作有着普遍性和特殊性的两面。一方面要完成大量的日常医疗工作,另一方面又要以临床医疗为基础,开展科研和教学活动。心血管科日常医疗工作量较大,年门诊人数5万以上,病床92张,年住院人次4千余人,年手术1500余例次。床位使用率和诊断符合率达90%上。近几年医疗收入翻了几番,药品收入比却降至20%左右。其主要原因在于不断开展一些医疗技术含量高的项目,心血管科已经成为开展先进医疗技术较多的学科。医疗技术新项目包括:1)冠脉造影术,冠心病、急性心梗的PTCA和冠脉支架安置术。2)动脉导管未闭、房缺和室缺的导管封堵术。3)腔内电生理监测,室上速及房扑射频消融术。4)二尖瓣狭窄、肺动脉瓣狭窄的球囊扩张术。5)各类心脏起搏器植入和ICD植入术。6)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室间隔消融术。7)超声心动图室心脏和组织彩色多普勒、食道超声、心肌声学造影。8)高血压病和冠心病的相关致病基因分析的实验室工作等。心内科配备最现代化的医疗、抢救和诊断设备,包括最先进的超声心动图仪(HP-IE33)、数字单平板悬吊式C型臂心血管专用X光机(PHILIPS FD10,120KV/800mA以上)、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心血管监护系统、除颤仪、呼吸机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仪。具备氧气通道、麻醉机、有创测压监护仪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生理记录仪。一些三新项目属国内先进和省内领先水平。不断开发的科研新项目,不仅提高了医疗科研含量,提升了学科“品牌效应”,提高了社会服务能力,还为医院创造了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教学为目标,培养后来人。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我们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如何实现自身功能的定位,是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环节【5】。安徽医科大学是教学研究型大学,其附属医院便是医疗教学研究型医院,教学是其目标之一。临床学科除了承担学院的教学工作以外,还承担着临床实习和见习教学工作,是培养医学人才的主要基地。多年来心血管专科教师承担着诊断学和内科学的较多主要课程,总教学学时量位居首位。同时,科室重视对年轻医师、进修医师和研究生的培养,定期举办各类(含省级、院级)学术讲座和学术会议,了解和掌握学术新动态。经常深入基层县市级医院举办各种专业讲座和学习班,发挥自己的医疗优势和特色,不断在省内扩展着本学科的“领头羊”作用。此外,科室还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管理和质量控制项目的研究,通过申报教学研究课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三、重点学科建设的追求

  心血管科在几代人的努力下,取得了在临床医疗、科研和教学三方面共同协调发展的可喜的成果,心血管科不断创造和树立起学科的重要地位,在医院的发展中已经起到了重点学科的作用。也为我省心血管学科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然我们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还需要刻苦努力解决的问题有:1)不断寻找科研和管理问题,诸如发表一般论文多,发表国家级论文少。研究项目“开花多,结果少”。医疗科研成果多,获奖少,获大奖更少等问题。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调整改进科研目标和管理模式,才能牢牢掌握心血管学术和技术前沿阵地。2)进一步营造学术气氛,发扬学科人才科学研究的奉献精神,充分调动其科研积极性,激励科研工作者不断求实、创新、勇争一流。反对伪科学和学术造假行为。鼓励科研人员实事求是,积极申请课题,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3)提高科技人员的科研竞争能力,开发现有人才,

  使“潜人才”转变为“显人才”,保护优秀人才不退化为一般人才。同时,适时引进高层次人才,并注意人才和知识梯度结构的合理性,注重提升学术队伍的整体素质。4)建立科研和学术成果的激励机制,采取适当的精神和物质鼓励,并尽可能发挥学术带头人

  基金的调节作用。

  医院学科建设是医疗发展的基础,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近年来,源于心血管学科建设的实践和探求,对自身在“科技兴院”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明确和深入。目前心血管内科是安徽省临床重点发展学科,内科博士和硕士学位点,卫生部心血管介入培训基地。在科技第一生产力的推动下,心血管学科的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学科的特色和优势更加突出,学科发展已走向良性循环轨道,相信未来的安医心内科一定会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来源:http://www.hylwhcm.com/gongzuozongjie/27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