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ylwhcm.com--调研报告】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竞争力。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既是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也是打造开放型经济新优势的迫切需要。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调研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安排,5月xx日至25日,xx委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XXX的带领下,先集中听取了市政府及发改委、编办、住建局、国税局、商务局、国土局等13个部门开展优化营商工作情况汇报并座谈,随后深入到市政务大厅、国土局不动产登记中心办事大厅和渭城、武功、泾阳、三原、淳化县开展调研,听取县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工作汇报,与市人大代表、企业负责人等进行座谈,实地查看各县区政务中心,走访了近20个企业。5月30日,针对调研中企业和群众反映较多的水电气暖供应问题,xx委又召集市财政局、住建局、水利局和水电气暖供应企业召开了座谈会,进一步了解有关情况。本次调研还通过市人大网站、微信公众号发布了调查问卷,通过人大代表联络短信平台发布了征集意见短信,共收回市人大代表和企业、个体工商户反馈的有效调查问卷273份,从而对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一、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基本情况

  xx年以来,市政府按照省、市委的决策部署,坚持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持续提高各类市场主体对营商环境的满意度,为增强全市发展竞争力、加速追赶超越作出了积极努力。

  (一)领导重视,组织保障有力。一是围绕行政效能提升和优化营商环境,健全完善政策制度。xx年以来,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 全面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意见》《关于印发在全市政府系统开展“行政效能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xx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意见》《xx市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积极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和“行政效能提升年”工作实施方案》《优化提升营商环境“10+3”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工作总体要求、基本原则、主要任务、组织保障机构,特别是“10+3”行动方案,细化了每项任务的牵头、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从而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撑。二是加强组织领导。今年2月份,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政府办和相关部门、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5月初已由市职转办(市编办)调整到市发改委。领导小组确定每月召开一次研究安排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点评会议,推进各项工作。同时,围绕“10+3”行动,成立了九办四组,负责开展具体工作。各县市区也都相应成立了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三是召开了工作动员大会。市委、市政府将优化营商环境列为全市“四场攻坚战”之一,并将今年确定为全市“营商环境提升年”,春节收假第一天即召开了全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动员大会,安排部署全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各县市区也相继召开了动员大会,全市上下进一步凝聚了共识,明确了任务,夯实了责任。

  (二)多措并举,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结合“行政效能提升年”活动,采取多种措施,精简权力事项,简化办事程序,着力促进工作作风转变,全市政务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一是推进“放管服”改革。xx年以来,市编办(职转办)先后两次组织梳理公布市级部门“最多跑一次”事项,涵盖40个市级部门权力和服务事项558项(截止5月末),其中涉及事项较多的为食药局48项、人社局45项、公安局43项、民政局39项、工商局39项。同时,启动政务服务标准化创建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了实施方案及进度计划表,确定专职工作人员,全力推动服务标准化。特别是三原县实行三级包抓帮扶机制和企业宁静生产日等12条提升政务环境的举措,在xx年全省县域营商环境监测评价中位列全省第九、全市第一。二是大力推行“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工作。成立了“三集中三到位”改革政务服务办公室,先期确定13个涉及项目审批和市场准入及监管行政部门审批科人员、事项向政务中心集中,市工商局审批科已入驻市政务中心,食药、城建、人防等部门的审批科基本筹建到位。实体中心共进驻市级部门、机构和单位29个,集中办理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 205项(子项);网上中心进驻市级部门48个,服务事项包括行政审批事项和日常管理事项共538项。三是推进“三级联网四级联动”政务服务新模式。利用微信、微博及手机APP等媒介对外发布政务服务办事信息,加快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提升政务服务网络化、智慧化水平。市政务中心先后协助市国土局、财政局、自来水公司完成了流程修改等工作。各县市区网上政务服务工作有序推进,平台业务已覆盖至部分镇(街)、村(社区),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率。截止5月底,“市-县-镇-村”四级政务平台共受理各类服务事项5.8万件。四是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工作。彬州市(彬县)、泾阳县是全省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县,两县分别组建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审批事项由多部门变为“一部门”行使。泾阳县将涉及行政许可的20个部门承担的154项、彬州市将21个部门承担的166项行政审批事项分别交由行政审批服务局行使,实行“一颗印章管审批”,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和企业。其他县市区目前也正在筹备推行该模式,预计年内将实现全覆盖。

  (三)对标时限,优化审批流程。今年以来,市政府相关部门基本能对标“10+3”行动方案有关要求和时限,在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限、提效能上下功夫,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工商登记非常快捷。工商局开展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简易注销登记和“证照分离”等改革。市县三级企业名称库和禁、限用字词库全面向社会开放,实现同一登记机关名称预先核准与设立登记合并办理, 0.5个工作日办结。对符合条件的未开业、无债权债务企业实行简易注销程序。推进多渠道办理注册登记。截止今年4月底,全市微信设立登记市场主体65xx户,占同期登记总量的33.42%。开通了“工商企业通”平台,在银行网点为新设立企业提供注册登记、账户开立、网上银行、结算等服务便利的“一站式”综合服务。申请人可以通过微信、网上办事大厅、“工商企业通”平台、政务大厅四种途径办理营业执照。缩短公章刻制时间,可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公章刻制。优化开户流程,人行xx市中心支行明确了“商业银行受理客户资料到报送至人行进行核准,办理时限为1个工作日”。企业开办和注销都较为便利,1-5月,全市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4934户,同比增长26.2%,市场主体总量达到18.3万户。二是不动产登记、纳税、开办施工许可时间大幅压缩。启用新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完善窗口建设,推出预约办理、上门办理等举措,从今年3月份起,不动产一般登记、抵押登记分别压缩至受理之日起8个、5个工作日办结。截止4月底,全市国地税基本实现税务业务“一厅通办”,纳税人平均办税时间、等候时间分别压缩至2分33秒、15分15秒。通过“提前介入、优化评审、多图联审、压缩时限、简化材料、取消搭车事项”等改革举措,简化建设单位施工许可审批环节,将办理时限从原xx0个工作日缩短到51个工作日办结,目前新建建筑工程施工许可平均涉及行政审批环节7.6个,平均办理时限20天。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在xx年省营商环境监测评价中,综合评价位列第八。今年以来,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但从调研情况看,我市营商环境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生产生活配套设施不完善。部分园区、路段的水、电、气、暖、通讯和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不到位不及时、收费不合理、有时不能正常供应和使用的情况。不少园区缺少公共交通,员工上下班不方便。此外,城市管理水平不高,城市服务功能有待提升,环境脏、乱、差现象仍存在,治污降霾、生态环保工作也是我市营商环境的一个短板。

  (二)“放管服”改革还需加强,投资软环境有待改善。一是政务效能有待提升。部分职能部门审批事项还比较繁杂,不能按照承诺的办理期限予以办结,企业重复跑路办事的现象依然存在。有些审批权下放后,基层设备、人员、技术欠缺,承接能力不足,致使下放的审批事项时间拖得更长,效率低下。虽然市级、各县区都设立政务服务中心,集中行政审批权,但有些县区政务大厅授权不充分、运行不规范,一些已进驻的单位存在“人进事不进、事进权不进”的问题,部门窗口仅有“收发室”“中转站”功能,只能咨询不能办事。有的窗口办事流程图示不够清晰,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执行还不够到位。有的部门电子政务水平不高,可在线办理的事项极为有限。二是企业与政府沟通的渠道还不顺畅,机制还不健全。企业的利益诉求还缺少有效的表达反映途径,部分涉企政策、补助知晓度不高、程序繁琐、申请困难。加之我市劳务、法律、广告、设计等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相对缺乏,且管理不够规范,收费不尽合理,也影响了企业发展。三是监管不公、监管过度现象依然存在。多头监管、重复监管没有根除,让企业疲于应付。个别部门习惯于运动式监管,如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往往就会对同类型企业进行大检查。互联网等新经济形态的监管还需加强探索。此外,个别地方、个别项目还存在强行供料、强揽工程、阻挠项目建设等问题。

  (三)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突出。据省统计局xx年市级营商环境监测评价,我市获得信贷一项排名垫底。调研中也了解到中小企业最大的需求和困难就是融资问题。一是贷款渠道单一、信贷产品少、融资成本高。银行抵押条件过于苛刻,评估登记部门分散、程序繁琐、收费较高,贷款额度低且办理难。有的企业为了运转不得已进行民间融资,高利息、高成本导致企业难以发展壮大。二是融资担保、信用等金融服务机制不健全。我市融资担保机构发展不充分,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业务刚刚实现县域全覆盖,业务还没有全面铺开。三是信用体系建设滞后。一些企业信用意识差、还款意愿不强,一些企业存在长期拖欠银行贷款本息的情况,致使金融机构不愿、不敢与中小企业打交道。此外,市内各类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保险、证券等,各自分口管理经营,横向之间沟通联系不够紧密,没有形成支持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合力。

  (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氛围不浓。《陕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已于5月1日起施行,调研发现,各级各部门对这部规范营商环境工作的重要法规知之甚少。一些部门、县区对优化营商环境的宣传避而不谈或泛泛而论,既没有数据也没有实例,工作停留在开会、发文件上。与脱贫攻坚战等其他三场攻坚战相比,干部群众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认识有限。此外,一些企业负责人、基层干部反映,有的部门、干部存在不作为现象,怕担责任、怕冒风险,不愿积极主动开展涉企工作。

  三、工作建议

  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就是提高综合竞争力,对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加速追赶超越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改善和提升营商环境,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建议市政府认真贯彻执行《陕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石。

  从企业发展出发,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首先,要对全市所有工业集中区和产业园区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实行三级包抓,切实解决存在问题。加大对园区配套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加强对园区道路、水、电、气、暖、通讯、环保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其次,市政府要积极协调、督促相关部门和水、电、气、暖供应企业,压缩办理时限,强化收费标准等信息的公开力度,拓展服务方式,提升保障能力,为用户提供便捷、安全、稳定、价格合理的服务,切实满足企业生产运营需求。坚决杜绝水、电、气、暖等公用服务企业向企业收取接入费、碰口费等违规收费。

  统筹谋划,加大城区公共服务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实施《xx市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基础设施规划(xx-2020年)》,坚持工业集中区建设与城市功能完善同步推进,打造产城融合综合体。突出交通先行,优化公交线路和站点设置,在园区及周边配套建设住宿、餐饮、商务、休闲等生活设施,为入驻企业员工创造便利的生活条件。同时,加大对企业引进人才和进城务工人员在保障性住房和子女入学等方面的服务力度,解决企业员工的后顾之忧。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营建生态宜居宜商的环境。一要持续巩固创文成果,加大城乡环境卫生治理。不断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有效化解各种“城市病”,加快推进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的新型城镇化进程。结合城乡环境整治、城中村改造等,加大绿化步伐,提高城乡生态建设水平。二要加大煤、尘、车及挥发性有机物等主要污染物治理工作力度,强化夏防臭氧治理、冬防PM2.5及重污染天气应对治理,确保空气质量持续向好,让优美的生态环境成为推动我市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二)围绕行政效能提升,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多点发力,切实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创新便民利企审批服务方式,深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和“三级联网四级联动”等工作。加大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力度,科学细化量化审批服务标准,压减自由裁量权,完善适用规则,推进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充实基层审批力量,优化提升各级政务服务大厅“一站式”功能,推行一次告知、一表申请,编制形式直观、易看易懂的审批服务事项办理流程图(表),为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清晰指引。加快推进部门政务信息联通共用,建立健全部门联办机制,实行企业投资项目“多评合一”、并联审批。提高网上办事精细化水平,把实体大厅、网上平台、自助终端、服务热线等结合起来,推广全程帮办、容缺后补、快递送达等便利化措施,多渠道多途径提高办理效率,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突出的排号等号、耗时长、来回跑等问题。

  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助力企业健康发展。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提高决策透明度,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方式,依法主动公开涉企政策、信息,对市场主体主动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依法及时答复。开展企业走访联系活动,主动为企业提供法律、政策和信息服务,积极回应企业诉求,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大力培育、壮大中介服务行业,强化中介服务监管,规范中介服务标准、收费,营造服务高效、公平竞争、监督有力的中介服务市场。

  依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全面推行市场监管清单制度,厘清监管职责,明确监管责任,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合理确定抽查比例和频次,既保证必要的抽查覆盖面,又防止检查过多和执法扰民。推进“互联网+监管”,对新产业采取包容创新、谨慎稳妥的监管措施。充实一线执法力量,规范市场监管执法人员行为,提高执法队伍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加大关系市场秩序安全和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依法惩处强行供料、强揽工程、阻挠项目建设和制假售假、短斤缺两、偷税漏税、欺行霸市等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创设诚信规范的市场环境。

  (三)着力破解要素制约,全面激发市场活力。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方便企业获得信贷。加强货币政策引导,夯实小微企业信贷计划单列责任,保证信贷供应规模。健全完善评估、征信、担保、信用体系,不断提升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服务水平,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费用。大力推动金融产品创新,探索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循环贷”等工作,协调税务部门和有关金融机构,保障“诚信纳税贷”的全面实施。坚持落实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政策,降低服务成本,提升办事效率,增强企业对金融服务的获得感。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开展金融知识培训,引导企业做好信贷投入的基础性工作,完善财务制度,提升信用等级,增强企业运用企业债、公司债等手段的能力,实现全方位融资。

  高效集约利用土地。从严配置土地指标,严把项目审核关,严防圈地占地现象。加大存量用地挖潜力度,按照《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清理、依法收回闲置土地,调拨给急需用地的企业。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进一步降低企业运行成本。认真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动态调整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加强对水、电、气、暖等行业的价格监管,切实为企业减负。扩大直供电交易规模,降低用电、用气成本,全面落实支持清洁取暖的优惠政策。鼓励支持物流业发展,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降低物流成本。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加大对市场主体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力度,支持企业增加技术改造、研发创新投入。扎实做好人才招引培育工作,以人才带技术、带项目、促创新。降低企业招工成本,构建高效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统筹推进解决就业难和招工难问题,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解决好企业发展动力和活力问题。

  (四)强化宣传督导,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全市上下要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深刻认识优化营商环境的重大意义,增强抓好营商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齐心协力建设一流营商环境。

  要以《xx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宣传贯彻为统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充分利用户外广告、标语及报刊、电视、网站、微信等途径,大力宣传《陕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主要内容。加强对中省市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和工作部署的宣传,积极挖掘“放管服”改革的正面典型,弘扬企业家精神,传播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好声音”和

  “正能量”,对不作为、慢作为及“吃拿卡要”等行为要及时曝光,切实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都是营商环境、处处都是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

  做好营商环境监测评价工作。市政府要加强对统计、税务、工商等部门的协调,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提高监测质量和效率。加大对县级部门的业务培训和指导,及时向调查对象答疑解惑,确保各项数据的客观性和准确性。重视对监测评价结果的运用,查找并解决突出问题,倒逼相关部门、县区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推动各项工作。

  加大检查督促力度,严格考核问责。市政府要认真落实每月一次研究安排会、每季一次点评会制度,协调解决突出问题。建立健全服务企业专项督查、对破坏营商环境和侵害企业利益的督查问责、优化营商环境督查反馈等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将常态检查、随机抽查、年终督查相结合,创新督查方式,畅通投诉渠道,广纳民意,建立台账,落实责任,限时整改。严格营商环境考核评价,强化激励导向,制定配套奖励措施,对在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与表彰奖励。严厉查处执行不力、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纪律松弛等行为,坚决消除各类隐性障碍和“潜规则”,依法惩治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逐步实现我市政务环境、市场环境、设施环境、要素环境、社会环境、法治环境的全面优化提升,推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调研报告

  今年来,xx县将深化机关作风整顿营商环境工作列入全县工作重要内容统筹安排,按照市委统一部署和要求,围绕四方面整治工作重点发力,以此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举全县之力达到机关作风明显好转、营商环境明显优化、发展动力明显释放、辐射功能明显提升、基层群众明显受益的良好效果。

  一、我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基本情况

  (一)领导重视,组织保障有力。一是强化政策支撑。20xx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化招标投标制度改革的实施办法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支持xx县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关于大力支持xx县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作风建设的工作方案》《关于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作风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组织全县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工作集中办公的通知》《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工作总体要求、基本原则、主要任务、组织保障机构,细化了每项任务的牵头、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从而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撑。二是强化组织领导。及时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县委政法委书记挂帅、县四大办主要领导为副组长,12个县直部门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制定了聚焦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作风建设的工作方案,明确了部门和阶段责任分工,以此作为推进营商环境整治的抓手,扎实推进工作向纵深发展。领导小组确定每半月召开一次汇报会,小结前期的工作推进情况,商讨下阶段的工作计划,拟定出相应的工作清单,推进各项工作。三是强化作风建设。针对黄石电视台《查“六病”记者六问·xx:市民之家成了娱乐之家》专题片,曝光揭丑出我县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突出问题后,县委、县政府第一时间召开了全县优化营商环境暨作风建设动员会,安排部署全县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县委主要领导亲自动员,提出时间、任务、节点要求,并将此项工作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来推进。县直各部门相继召开了动员大会,全县上下进一步凝聚了共识,明确了任务,夯实了责任。

  (二)多措并举,提升服务水平。县委、县政府采取多种措施,精简权力事项,简化办事程序,着力促进工作作风转变,全县政务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一是推进“放管服”改革。县级机构改革工作全面完成后,县大数据管理局组织梳理县级部门“最多跑一次”事项,全县涉及行政审批的部门xx个,其中涉及事项较多的为市监局xx项、人社局xxx项、公安局xx项、民政局xx项。二是推进“三集中三到位”改革。目前,xx市民之家共入驻单位xx个、服务窗口xx个、窗口工作人员xxx人,集中办理行政审批和和服务事项xxx项,较往年翻了一番,网上办理事项xxx项,年办件量xx万件以上,按时办结率98%以上。建成运营“12345”公共服务热线平台,共接群众咨询、求助、投诉等工单xxxx余件,已办结近xxxx条,办结率90%左右。县发改、国土、住建、环保等xx个具有行政许可、公共服务事项的县直部门共认领行政职权和公共服务事项xxxx条,已发布xxxx条,应进驻窗口集中办理的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已全部对外公布,县直两级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如期公开。三是推进“五级联动”新模式。利用微信、微博及手机APP等媒介对外发布政务服务办事信息,加快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提升政务服务网络化、智慧化水平。各镇场区、县直各部门网上政务服务工作有序推进,目前全县xx个镇区、xx个县直单位已建成政务服务外网,并与省、市实现对接;xxx个村级电子政务网线路建设查勘工作已全部完成,325个村已经开通,剩余的59个村本月月底可完成施工,即将实现全县政务服务“一张网”五级联通。

  (三)对标时限,优化审批流程。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针对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提出了有关要求和时限,在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限、提效能上下功夫,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企业开办、注册登记时间大幅压缩。市监部门积极开展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简易注销登记和“证照分离”等改革。县级企业名称库和禁、限用字词库全面向社会开放,实现同一登记机关名称预先核准与设立登记合并办理,3个工作日办结。对符合条件的未开业、无债权债务企业实行简易注销程序。推进多渠道办理注册登记。申请人可以通过政务大厅、xxxAPP、全程电子化三种途径办理营业执照。缩短公章刻制时间,可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公章刻制。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全县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xxxx户,新增注册资金xx亿元,占期末实有注册资本金的3.58%。市场主体总量同比增长20.11%,注册资金总资本同比增长20.66%,迎来了市场主体发展的开门红。二是不动产登记、纳税时间大幅压缩。启用新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完善窗口建设,推出预约办理、上门办理等举措。今年起,在保证登记准确无误的前提下,县不动产登记局将转移登记、抵押、首次、预告预抵登记等由四审简化为三审;将注销、查封登记由二审简化为一审。不动产转移登记、首次登记由法定30个工作日缩短到7个工作日,特殊情况缩短到3个工作日;抵押登记缩短到5个工作日;注销登记、查封登记登记由1个工作日缩短到随办随结。目前,全县国地税基本实现税务业务“一厅通办”,纳税人平均办税时间、等候时间分别压缩至5分钟内、2分钟内。

  二、我县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深化营商环境改革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当前政务服务工作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与xx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还存在着一些差距和不足:

  (一)政务服务意识不强,行政审批效能有待提升。县市民之家是提高审批效率、优化投资环境的重要平台,但由于目前部分进驻的单位行政审批事项,名义上进了中心,实际是还有“两头办理”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心功能作用的发挥。如,县人社局由于部分审批事项比较繁杂,业务联动性强,群众办事需要窗口科局两头跑路办事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部门电子政务水平不高,可在线办理的事项极为有限。如,县市监局目前的网办事项率不足10%,由于市监网办事项的服务宣传存在滞后,导致通过线上办理营业执照的渠道在群众中的知名度不高,网上推广率低,公共资源的社会效益不能充分显现。

  (二)金融服务体系作用发挥不够,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突出。调研中了解到中小企业最大的需求和困难就是融资问题。一是企业融资成本偏高。一方面,由于我县中小企业担保公司资本金偏小,需收取担保金2.15%、保证金5%,相当一部分企业认为通过中小企业担保贷款不划算;另一方面,县内各银行面向民营企业的放贷普遍收紧,出现了贷款利率提升、门槛提高等情况。目前,县内银行对企业的贷款利率在7%-8%之间,均高于基准利率4.3%,加上贷款的其他费用,企业实际贷款利息远远高于正常贷款利息。即便如此,有的企业由于条件受限,无法从银行贷出资金。二是融资机制不够灵活。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贷款的担保抵押方式较为单一,除开县中小企业担保公司能够将抵押物宽展为股权、经营权、机器设备、无形资产等方式外,各银行则对抵押担保物要求较高,主要以土地、厂房抵押为主。涉农企业无法将农业资源进行评估、融资贷款,多以自筹或民间借贷为主。同时,银行对企业发放的贷款都存在排他性,要求企业不得从其他银行贷款,进一步收窄了企业融资渠道。三是抵押贷款额度偏低。一方面,银行对抵押物评估价格普遍偏低,比如xx县经济开发区企业的土地评级在3—4类,评估价格只有每亩12万元;另一方面,为进一步降低风险,银行实际放贷额度还会再打折扣,往往只有抵押物评估价值的40~50%。如祥云食品公司抵押评估xxxx万元,实际贷款xxxx万元;博艺农业评估xxx多万元,实际贷款xx万元。四是银企关系有待加强。xx县内的银行对企业贷款限额1000万元,县担保公司参与的企业贷款限额xxx万元,对企业法人贷款最高xxx万元。一方面,银行贷款审批时间长、程序繁琐,且贷款周期基本都是一年,每年10月左右就要求资金回笼,增加了企业还款压力;另一方面,银行抽贷压贷随意性较大,往往在企业扩大生产、急需资金时提出抽贷要求,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困扰和压力,造成银企关系紧张。比如,20xx年,xx生产经营正常,产值从年初的xxx多万,逐步增长到10月的近xxx万,每月都实现盈利。因原材料紧俏且价格上涨,每月都需要大量现金购买原材料及周转,而银行却要求企业还贷,使企业有订单不敢接,陷入“等米下锅”的窘境。

  (三)企业与政府沟通机制不健全,企业利益诉求缺乏有效反映途径。部分涉企政策、补助知晓度不高、程序繁琐、申请困难。加之我县劳务、法律、广告、设计等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相对缺乏,且管理不够规范,收费不尽合理,也影响了企业发展。

  (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氛围不浓,少数部门存在本位思想。《关于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作风建设的工作方案》已于5月30日起施行,调研发现,各级各部门对对优化营商环境的宣传避而不谈或泛泛而论,既没有数据也没有实例,工作停留在开会、发文件上。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相比,干部群众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认识有限。部分镇场区和县直部门未建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未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纳入党组议事日程和统筹安排部署,未建立“一把手”亲自抓、分管副职领衔推进的工作机制,未对工作层层部署和量化分解工作任务,未层层传导压力,未建立联络员联系制度,导致对专班安排的工作不能及时认领和完成。与此同时,绝大多数镇(区)便民服务大厅只有人社和民政的服务事项在大厅办理,有的大厅虽挂有卫生计生、财政、残联、国土、农业、林业等吊牌,但没有进驻本部门的服务事项,也没有人员在窗口值守,群众办理相关业务仍需赴各站所。

  三、几点建议

  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综合竞争力,对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加速追赶超越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改善和提升营商环境,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建议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围绕行政效能提升,深入推进营商环境改革。加大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力度,科学细化量化审批服务标准,压减自由裁量权,完善适用规则,推进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提高决策透明度,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方式,依法主动公开涉企政策、信息,对市场主体主动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依法及时答复。开展企业走访联系活动,主动为企业提供法律、政策和信息服务,积极回应企业诉求,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大力培育、壮大中介服务行业,强化中介服务监管,规范中介服务标准、收费,营造服务高效、公平竞争、监督有力的中介服务市场。

  (二)着力破解要素制约,全面激发市场活力。尽快制定出台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不盲目停贷、压贷、抽贷、断贷的政策措施,防止对民营企业随意减少授信、抽贷断贷“一刀切”等做法;鼓励支持银行创新融资方式,拓宽银行抵质押物范围。另一方面,建议财税部门出台有关政策,加大对我县金融支持力度,增加我县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的融资担保能力。同时,在财政上支持我县设立产业基金,对符合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方向、有前景、有市场、有技术的民营企业进行支持。进一步降低企业运行成本。认真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动态调整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加强对水、电、气、暖等行业的价格监管,切实为企业减负。扩大直供电交易规模,降低用电、用气成本,全面落实支持清洁取暖的优惠政策。鼓励支持物流业发展,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降低物流成本。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加大对市场主体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力度,支持企业增加技术改造、研发创新投入。扎实做好人才招引培育工作,以人才带技术、带项目、促创新。降低企业招工成本,构建高效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统筹推进解决就业难和招工难问题,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解决好企业发展动力和活力问题。做好营商环境监测评价工作。加强对统计、税务、市监等部门的协调,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提高监测质量和效率。加大对县直各部门的业务培训和指导,及时向调查对象答疑解惑,确保各项数据的客观性和准确性。重视对监测评价结果的运用,查找并解决突出问题,倒逼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推动各项工作。

  (三)加大检查督促力度,严格考核问责。建立健全服务企业专项督查、对破坏营商环境和侵害企业利益的督查问责、优化营商环境督查反馈等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将常态检查、随机抽查、年终督查相结合,创新督查方式,畅通投诉渠道,广纳民意,建立台账,落实责任,限时整改。严格营商环境考核评价,强化激励导向,制定配套奖励措施,对在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与表彰奖励。严厉查处执行不力、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纪律松弛等行为,坚决消除各类隐性障碍和“潜规则”,依法惩治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逐步实现我县政务环境、市场环境、设施环境、要素环境、社会环境、法治环境的全面优化提升,推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调研报告

  为助力优化全县营商环境, 助推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6 月 上旬起, 县人大常委会成立 3 个调研组, 深入全县相关部门、 部分乡 镇、 工业园区、 相关水电气暖公司等,通过实地走访、 查阅资料、 召开部门座谈会、 企业座谈会和企业问卷调查, 听取部门、 企业办事人员和部分县、 镇人大代表意见建议等方式, 开展了 为期 1 个多月 的优化营商环境专题调研。 调研组对各方面调研情况进行了 认真梳理总结,形成此调研报告。

  一、 我县优化营商环境发展现状

  近年来, 按照省市县关于深化“放管服” 改革、 全面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精神和“营商环境提升年” 总体安排部署, 我县加强组织领导, 明确主体责任, 完善制度建设, 实施专项整治, 强化督查考核, 积极营造快捷、 高效、规范、 透明的营商环境和政务服务体系, 在今年四月 通报的陕西省县域营商环境监测评价综合排序中, xx 县以 x 综合得分, 位居 x 个县、 区(高新、 自贸、 经开区) x 位; 居全省x 个县(区) 第 x 位、 全市第 x 位 , 营商环境明显好转。

  主要特点:

  (一) 强化政策支撑, 破解企业发展难题。

  县委、 县政府先后出台了 《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 、 《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通知》 、 《招商引资优惠扶持暂行办法》 、 《关于中小企业还贷周转金管理暂行办法》 、 《关于县政企信息交流和发布制度的通知》 、 《关于推行企业金融顾问制度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 以及《xx 县招商引资项目“一事一议” 工作规则》 等 13 个配套文件及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机制。

  一是通过搭建“石商贷” 融资互助平台, 设立5000 万元产业发展专项基金、 2000 万元中小企业小额贷款周转金, 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二是每季度召开一次政企座谈会、 银企对接会, 落实好并联审批、 代办服务、 包抓帮扶、 银企对接、 政企沟通等优化营商环境;

  三是“一事一议” 做好招商引资优惠扶持政策的兑现, 安排专项资金落实骨干企业培育、 纳税大户 奖励、 企业人才引进、 知名品牌创建等激励措施, 多途径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不断优化发展环境。

  (二) 提升行政效能, 持续改善政务环境。

  一是县政务服务中心 x 个入驻单位、 服务各类事项 x 项, 基本实现“应进全进” 和审批事项网上受理。

  二是通过精简审批事项, 简化办事流程, 优化窗口 服务,“最多跑一次” 事项达到 473 项,占所有审批服务事项总数的 62. 3%; 推行互联网+, 网上及手机办理和发放微信营业执照等电子证照、 电子发票等, 117项事项实现“零跑路” 目 标 ;

  三是按照“一窗” 改革目 标,实施金融服务专区、 联合办税区、 自助服务等分厅改造标准化建设;

  四是加强全程代办服务工作, 按照企业代办、 项目代办、 民生代办、 镇村代办等进行分类, 由各代办责任单位牵头推进, 形成了 全程代办工作体系;

  五是完成“建设审批”和“企业登记” 两大类 6 项并联审批流程及细则, 建立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并联审批工作流程、 办理事项压缩至 5 个工作日, 提升了 企业和群众办事的满意度。

  (三) 强化执纪监察, 改善法治环境。

  出台《xx 县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效能监察的实施办法》 、 《xx 县营商环境满意度调查及现场评议考核暂行办法》 , 在县纪委设立县营商环境投诉举报中心, 将营商环境纳入巡察、 专项检查、 明察暗访、 季度督查的重要内容, 一是按照“有信必核、 有访必复”原则, 凡涉及到营商环境的信访举报, 从重从快严肃查处。

  二是围绕县委营商工作“九项机制” 、 资源交易中心运行及并联审批制度落实等 8 类情况和干部作风问题综合开展专项检查, 倒逼任务落实、 责任落地。

  三是对 49 个承担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职责的单位进行满意度测评, 查找问题、 征询意见, 充分发挥社会监督、 舆论监督作用。

  二、 我县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

  我县的营商环境与社会各方面特别是企业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

  1 . 相关机制不健全。

  县上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 , 成立了 xx 县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及综合办公室和“八办四组” , 但在安排部署、 细化分工,明确职责, 系统推进“十大行动方案” 的有序实施方面还有差距。 相关部门的任务清单, 责任清单制定不及时, 各部门具体职责还未落实, 工作推进不够系统深入。 比如在县域营商环境监测评价过程中, 部分部门在思想上不够重视, 认为营商环境与自身关系不大, 支持配合力度不够, 给此项工作带来难度。

  2. 政务服务意识不强, 行政审批效能有待提高。

  一是重审批、 轻监管, 重处罚、 轻服务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 特别在环保、 消防、 卫生、 安全等环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粗暴执法,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措施办法还需要进一步创新。

  二是部分单位对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重大作用的认识还不到位, 思想不解放、 政策不灵活、 服务不主动, “门好进、 脸好看、 但事难办” 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三是并联审批还不尽完善, 相关运行机制不够健全, 加之部分单位行政审批放权不到位, 政务中心部分服务窗口 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不强, 对审批事项把握不准, 人进事不进, 事进权不进, “最多跑一次” 还不能完全实现。

  3、 惠企政策宣传不到位, 落实有难度。

  我县惠企政策的公开形式单一, 市场主体知晓率不高, 尤其在执行层面还存在不及时、 不到位等突出问题, 极大地抑制了 政策的有效发挥。 不少企业反映, 各级在落实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上,多是照搬上级政策文件, 有针对性的措施较少, 很多时候看到政策, 无法享受; 看到空间, 无法进入; 看到机会, 无法把握。

  4. 金融服务体系作用发挥不够, 中小企业“融资难” 问题依然突出。

  一是县委、 政府虽然也建立了 企业转贷应急机制, 但 2000 万元周转金量小, 利用率低, 无法满足中小微企业“短、 小、 频、 急” 的融资需求;

  二是企业融资渠道窄,融资成本高;

  三是涉农企业无法将农业资源进行评估、 融资贷款。

  5. 企业生存难、 发展难, 市场主体活力不足。

  一是有的企业反应税费负担重, 招工难、 用工难、 留人难, 实体经济难以为继。 截止 xx 年 6 月 底, 全县新发展企业 193 户 , 虽然同比增长 19%, 但仅完成市上下达全年任务数 472 户 的40. 89%。

  二是垄断行业收费高。 企业反映如电、 气、 讯垄断行业收费高, 尤其是企业用电初装费过高, 峰谷分时电价难以执行, 给企业带来过高的运营成本。

  三是中介服务管理不规范。 在部门审批办证的前置资料中, 很多涉及中介服务环节, 因管理不规范, 普遍存在收费高、 收费乱的现象。

  四是征地环节阻力较大。 由于目 前征地拆迁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宣传工作不到位等原因, 在征地过程中存在一部分群众漫天要价的现象, 尤其在乡 镇较为常见, 给企业落地带来阻力。

  6. 少数部门本位思想严重。

  部门之间职责没有完全厘清, 衔接不够顺畅, 影响办事效率。 按照石编发[xx] 5 号文件, 将不动产管理职责和登记职责分离, 申请人委托第三方测绘机构办理的房产测绘, 由于两个局使用的系统不一致,房管局能用, 又不能满足不动产登记要求的房产平面图和界址坐标, 申请人只能另外委托第三方专业测量机构重新测量,增加了 申请人的负担, 影响办证效率。

  三、 进一步优化我县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

  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十大行动为切入点, 破“五难” :推进商事登记改革、 解决企业出生难; 完善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 解决企业交易难; 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解决企业征信难; 加强行政执法监管体系建设、 解决行政执法监管难; 出台配套优惠政策, 解决企业发展难等问题, 着力打造“支持政策最优、 保障措施最强、 行政审批最快、 办事效率最高” 的一流营商环境, 不断推动全县营商环境全面提升。

  1 . 明确两个清单。

  一是县上应尽快出台“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十大行动方案” 的任务清单、 责任清单, 排出时间表,划出路线图, 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 制定优化方便企业办理审批手续各项具体措施, 最大限度简化审批流程;

  二是系统把握中、 省、 市关于简政放权和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使我县出台的政策与制度形成体系, 避免“碎片化” , 通过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搭建好优化营商环境的制度框架;

  三是重点开展项目 落地、 招商引资、 营商环境三大攻坚行动,建立完善“一个招商引资项目 、 一名县级领导包抓、 一个招商引资单位负责、 专人代办手续” 的招商引资项目 一抓到底工作机制, 通过帮扶使各级干部成为构筑亲清政商关系的实践者、 党委政府重商亲商的贴心者、 企业发展方针政策的传播者和帮助企业解决疑难问题的协调者。

  2. 强化政府服务力。

  以营商环境提升年为契机, 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和担当意识, 当好“店小二” , 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 , 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提升软环境; 对服务窗口办理事项充分授权, 全面推行“马上办、 网上办、 就近办、一次办” , 让数据多跑路, 让企业群众少跑路, 提升政务中心窗口 服务效率; 积极创设高效便捷的行政审批程序, 加快实现我县营商环境中各个环节“最多跑一次” 的办理模式;强化服务窗口 工作人员业务素质, 尤其是对于承担行政审批的工作人员要加强业务指导, 选派硬人。

  3. 转变政府职能。

  始终将“放管服” 改革作为转变政府职能、 提高治理能力的重点任务, 简政放权不停步、 强化监管不松劲、 优化服务不打折 。

  一是放管结合, 优化服务。 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 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将资源配置交给市场, 对能够通过市场机制解决的事项, 采取招标、 拍卖等市场方式运行, 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 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向社会购买。

  二是强化监管, 规范市场。 完善常态化的监管机制, 尤其是针对企业各项收费的价格监管, 使垄断行业各类费用回到合理区间, 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整治各种涉企乱收费、 乱罚款, 强化举报、 查处和问责, 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认真解决多头执法、 重复执法、 选择性执法、 粗暴执法等不规范执法行为, 不断提升监管的公平性、 规范性和有效性; 同时, 也要加大对市场主体的监管力度, 真正做到“一处失信, 处处受限” 。

  三是加强企业扶持力度。 加大政府周转金的投入额度和监管力度, 有效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 下大力气帮助企业降低物流、 用电、 用工等成本, 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组建一支由县级领导挂帅、为企业服务的专家团队, 专门针对招商引 资重大落户 项目 、市县重点项目 在企业开办、 政策支持、 安全保障、 创新发展等方面提供一对一服务, 协调解决具体问题。 对制定出台的招商引资各类优惠政策要积极兑现, 确保企业招得来、 留得住、 见成效。

  4. 加大惠企政策宣传力度。

  一是各镇、 各部门要通过多种渠道、 多种形式加大惠企政策的宣传, 营造我县良好的营商环境。 要切实解决好政府与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 凡可以公开的政策文件原则上要于印发当日在网站上发布, 特别是国家法律法规对特种行业和特殊物品的管理发生变化时, 部门要结合实际, 主动上门到相关的企业进行宣传, 让企业知法守法, 避免蒙受损失。

  二是强化宣传引导。 针对乡 镇征地难的问题, 各镇各有关部门要加强配合, 共同出面协调解决,同时加强新民风建设, 杜绝征地过程中群众胡搅蛮缠、 漫天要价的现象发生。

  三是要贯彻落实好《陕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 对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进行多角度的宣传和解读,努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5. 推进中介机构健康发展。

  积极引导政府投资项目 以竞价方式选择中介机构, 保障企业投资项目 自主选择中介机构,促进中介服务市场公平竞争、 良性健康发展。 推进政社分开,真正从源头切断中介收费和行政职权的利益关联, 打破“中介性质、 行政保护、 行业垄断” 的部门利益化格局。 完善中介市场清退淘汰机制, 将中介诚信状况与登记机关监管、 银行授信、 政府招投标等挂钩, 倒逼中介机构提高服务质量。

  6. 强化效能监督, 狠抓政策落地落实。

  一是把优化营商环境纳入行政效能监察工作重点, 紧紧围绕责任落实、 任务分解、 组织推动、 工作实效等内容, 认真开展各项涉企政策督导落实, 狠抓“治散强纪、 治懒强劲、 治庸强能、 治混强效” 专项治理, 确保窗口 单位、 基层部门、 关键岗位、 重点人员执行“不打折” 、 落实“不走样” , 切实解决“末梢梗阻” 问题。

  二是坚持“正推” 和“倒逼” 相结合, 激励和约束相结合, 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纳入对各单位年度综合目 标考核, 以结果导向, 严格考核奖惩。

  三是强化政府履约承诺兑现, 加强诚信社会建设, 对在招商引资中的违约失信行为进行集中清理、 集中督办、 集中规范, 依法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持续优化全县营商环境, 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来源:http://www.hylwhcm.com/gongzuozongjie/4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