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ylwhcm.com--党员个人工作总结】

做好党校基层组织建设,有效提升了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对提高党校的办学能力提供了重要的政治保障。因此,以党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优势为依托,将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打造一支业务能力强、思想觉悟高的专业党组织建设队伍,为提高党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活力奠定良好基础。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

  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十七大以来,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都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明确要求,特别是四中全会专门出台了加强党建的决定。今年,中央确定为基层组织建设年。适应农村发展新形势和农村基层党建新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意义重大,任务紧迫。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新形势下做好“三农”工作的根本保证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贯彻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第一战斗堡垒,是端正党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第一关卡。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强不强,直接关系党的形象和声誉,直接关系党的执政基础是否牢固。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农村要进步,关键在支部”。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来推动,农民增收致富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来带动,农民主体地位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来实现。实践证明,凡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强的地方,则村强民富、和谐稳定;反之,则村弱民穷,凝聚力不强,社会矛盾较多。

  创新农村社会管理,迫切需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做好社会管理工作重点和难点在基层、在农村,如何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协调平衡各方面利益关系,及时有效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协调能力、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矛盾问题处理能力和维护社会稳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总的来看,在十七届四中全会的指引和推动下,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但农村党建工作不平衡性仍较大,一些深层次问题仍有待根本解决。一是凝聚力战斗力有待增强,一些村级组织缺乏稳定的集体经济和服务条件,无钱办事、无法办事,在群众中的威信受到影响。二是功能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工作方式方法不适应新形势,“老办法不顶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管用”,工作难以突破。三是村支书老化弱化现象亟待重视,农村有文化、有能力的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村干部队伍年龄老化、知识老化、作用弱化,加之报酬较低,农村领头雁后继乏人。四是有些村“两委”关系不够协调,村党组织与村委会工作上出现“两张皮”,形不成合力。

  这些问题的存在,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观认识上的因素。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思想认识不到位,存在“三重三轻”的倾向,造成一些村出现“缺人缺钱缺服务、形式有个党支部”。

  在区域发展上存在重城镇轻乡村的倾向,导致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基层党组织相对弱化一些地方主要精力放在工业化、城市化上,一边是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另一边则是农村空心化现象日趋严重,青壮年劳动力、土地、资本等大量流向城市,农村年轻党员、能人党员严重缺乏,党组织建设相对弱化。

  在工作布局上存在重经济轻党建的倾向,导致农村党建资源短缺、党建工作弱化经济建设与党建工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但一些地方却把两者人为割裂开,“一手硬一手软”。把经济工作作为“硬任务”考核,人财物各种资源优先保障;党建工作成了一项可有可无的软任务,导致党建工作缺经费、缺手段、缺阵地。

  在治理机制上存在重管理轻服务的倾向,导致村民自治功能难以发挥、党群关系难以融洽一些地方村级党组织工作上局限于完成乡镇交办的任务,只对上负责,而对农民群众关注的农业结构调整、村级事业建设等公共服务关注不够、服务不够,久之,就会对党群、干群关系造成影响。

  江苏省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探索与创新

  近年来,江苏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将党建工作纳入“两个率先”总体布局,全面实施党建工作创新工程,大力推进村级“四有一责”建设行动计划,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中的领导作用充分发挥。

  村支部书记素质显著提高创新机制,由以委任制为主,向公推直选、“两推一选”、竞争上岗并重,江苏省去年换届后村党组织书记双强型比例达到80%,较换届前提高8个百分点。拓展来源,注重从大学生村官、退伍军人、农村各类能人、退休干部、教师中选,已选聘1.2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提高质量,开展农村基层干部大培训,对全省2万名乡村党组织书记集中轮培训。强化保障,定权责、立规范,建立村干部报酬待遇正常增长机制,让村干部收入有保障、干好有希望、退休有所养,事业上有干头、工作上有劲头。

  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显著提升省委、省政府出台扶持政策,引导发展资源开发型、资产经营型、异地发展型、为农服务型、休闲观光型等多种形式村级集体经济,2011年全省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120万元,比上年增长12%。提高省级财政对村级转移支付水平,村级运转保障经费标准从农村税改后的6万元提高到12万元。省级财政投入6.7亿元,实施经济薄弱村化债工作,去年省定1011个经济薄弱村化债工作全面完成,今年继续对1452个经济薄弱村公益性债务进行化解。

  村级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把农村基层组织服务能力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省级财政先后投入补助资金3.5亿元,在每个村建设面积200平方米以上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均具备“七室两超市一广场”功能。引导县乡涉农部门到村开展便民服务,做到农民审批办证、小病治疗、农技培训、信息咨询、日常购物、文化娱乐“六个”不出村。加快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进村入户,提高农村数字电视、12316“三农”热线电话及短信平台、农家致富手机报等覆盖面。

  村级治理机制显著完善坚持党的领导、村民自治,不断发展和完善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探索行政与经济管理分治的“政社分离”体制,推行村务公开、村民议事、民主理财、民主监督四项制度,建立健全一事一议筹资酬劳制度,开展农村集体财务规范化管理合格乡村创建。加强农村新兴经济领域党建工作,探索把支部建在农业产业链上、建在农民合作社中,目前全省建立党组织的合作社达7730家,6.7万名党员在合作社中发挥着骨干带头作用。

  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建议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从根本上讲,必须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党建资源向农村集聚,从根本上解决好缺能人、缺经费、缺手段、缺机制问题。

  摆上战略位置强化“抓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责任意识,着力构建责任明晰、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建立以财政经费投入为主、党费资助为辅、基层单位经费支持为补充的基层党建工作保障机制,保证“办事有经费、活动有阵地、工作有力量”

  选优配强班子注重从优秀村干部、本地能人、大学生村官、农民合作社带头人、返乡创业能人中选配村支书,选好“领头羊”。拓展渠道,在本村能人中“聘”,在大学生村官中“选”,在外来党员中“引”,在机关干部中“派”,在异地优秀村干部中“调”,实现“能人当家”。

  理顺“两委”关系推进党支部与村委会人员交叉任职,逐步实现村支书兼任村委会主任。强化党领导下的村级民主自治,从制度上保证村委会服从党支部领导、党支部尊重村委会法律地位。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模式,在产业链上建立支部,在流动党员中建立支部,扩大基层组织覆盖面和影响力。

  壮大村级经济探索村级集体经济的多种发展方式和有效实现形式,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加强农村集体“三资”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管理,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稳定而持续的集体收益分配权。

  加强监督管理推进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推广村级“勤廉指数”测评等有效做法。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三级联创”等制度,积极推行党员承诺践诺评诺。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健全党建工作督查机制,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并提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这一要求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如何理解报告中的新要求,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是摆在基层党组织面前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下面,结合实际,谈点个人认识和思考。

  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干部履职能力方面。当前,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民生领域欠账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农业农村发展形势依然严峻,且新的问题不断呈现。然而,村干部普遍存在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等问题。部分村干部思想觉悟不高、责任意识不强,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共同致富等方面显得办法不多、能力不强。组织建设观念淡薄、为民服务热情不高、廉政底线偶有触犯等这样那样的问题依然存在。

  (二)党员队伍建设方面。在党员“入口关”方面。农村党员普遍存在年龄老化、文化偏低等问题。曾经一度存在的家族党员、人情党员等“近亲繁殖”现象,严重影响农民入党积极性。青年一代入党热情更为锐减,认为“政治上不自由,经济上没甜头”。在党员价值观方面。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部分党员理想失落,信念动摇,不讲“主义”,只讲利益。在党员“出口关”方面。受熟人文化、人情文化及清退机制不完善的影响,对不合格党员的处置措施不力。

  (三)基层综合治理方面。农村工作线多、面广,事情千头万绪,矛盾错综复杂。受社会转型、人口流动等因素的影响,先前依靠族规村约的“家族式”乡村社会治理模式逐步衰落,内部自我调节机制失去作用。受农村家族势力插手、农民认知程度不一等因素的影响,加之农村宅基地、土地承包、利益分配、村级财务等方面遗留问题较多,使得农村工作处理起来极为复杂。

  (四)发展集体经济方面。受潜在遗留问题多、资源利用不充分、启动资金不充裕、利益诉求表达不一致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多数村发展集体经济举步维艰。经费不足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一是导致财权与事权矛盾,制约农村基层组织功能发挥,比如组织农村公益事业等。二是影响农村党组织建设活动的开展。比如教育培训、组织生活、关心慰问等都离不开充足的经费支撑。

  (五)组织活动开展方面。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体制转换大背景下,基层组织活动开展遇到不少新问题。一是社会人员流动日趋频繁,使以单位为管理服务空间的基层党组织活动难度增大。二是基层党员需求多样化,使相对单一的基层党组织活动内容吸引力不强,党员参与热情不高。三是信息网络时代党员所处环境的特殊性,使单向灌输的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效果减弱。

  二、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路举措

  (一)加强领导,强化政治引领功能。村党组织是一级基层政治组织。村党组织要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方向,紧紧围绕推进乡村振兴这个战略,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落地生根。要严肃组织生活、严明组织纪律,旗帜鲜明同农村歪风邪气、奢侈腐败作斗争。在重大任务和困难考验面前,能冲得上去、顶得上去,自觉维护党的形象和威信。

  (二)配强班子,优化干部队伍建设。“村子富不富,关键看支部;班子强不强,关键看班长”。建设一支富有战斗力的村级班子,尤其是调配好支部书记,是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关键。要坚持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三方面共同发力,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不断提升农村基层队伍的工作实效。

  (三)落实责任,提升为民服务水平。服务永远是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鲜明主题。一要强化服务功能。围绕带领农民致富、维护农村稳定等方面搞好服务,增强干部群众求富思变信念,找准一条符合村情实际的发展路子。二要创新服务载体。围绕群众多样化需求,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开展服务,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三要构建服务机制。完善村党组织民主运行机制,深化党务公开,使村党组织的决策和服务更加符合群众意愿。

  (四)凝心聚力,加强群众教育引导。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人心的凝聚,既靠物质力量,也靠精神力量,靠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当前形势下,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坚持农村改革发展推进到哪步,思想政治工作就跟进到那-步。要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用先进思想文化占领农村阵地。要善于运用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思想教育,析事明理、解疑释惑,最大限度地凝聚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正能量。

  (五)盘活资源,提升集体经济总量。要充分盘活集体资产,把资产量化、收益分配细化。要培育发展农业产业联合体,落实扶持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政策,全面发展合作经济。要探索创新集体股本运营方式,既保证涉农政策的落实,又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使党的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

  (六)巩固基础,创新组织活动形式。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亟须积极探索和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内容和方式,推动基层党组织活动从“偏于形式”向“突出作用”转变。科学设计基层党组织活动内容,把解决问题作为活动重点,紧扣实际谋划实施,活动内容充分反映党员意愿。加快构建开放包容的组织活动方式,依托互联网平台开展党建工作,共享活动资源,提高覆盖面和影响力。

  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

  近年来,党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党建的一项重要内容成为关注焦点。基层党校隶属于各级党委的直接领导,承担着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思想理论干部的重任,能够有效提高基层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基层执政能力。因此,深刻了解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发展趋势,推动党校教学理论和组织建设的创新发展,积极调动党校党员教师的积极性,对进一步提升党校办学水平和充分发挥党校功能都具有重要意义。

  1党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目标和内涵

  新形势下,党校基层党组织面临着历史地位变化,在服务宗旨和经济发展方面有全新的目标要求,体现了贯彻执行党的决策方针、服务基层干部群众和捍卫党的形象的基本内涵。

  1.1目标要求

  为了应对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压力,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党校基层党组织紧密团结基层干部群众,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政治路线、指导方针和政府决策,不断迎合新时期党中央所制定的各项政治任务和经济任务,推动党校基层党组织的有效建设。

  首先,迎合党所处历史方位的目标要求。我们国家正在从计划经济逐步迈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层党组织在新的社会时期所处的地位、承担的任务、面临的国内外环境都发生深刻的变化,它也对党校的基础党建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其次,践行党的服务宗旨的要求。党校基层党组织的根基是广大基层干部群众,而党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对象是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这就要求党校基层党建工作必须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正把党建工作和服务群众工作做到密切配合。最后,推进经济阶梯性发展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奋斗目标明确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达到物质和精神的现代化目标,这就要求党校基层党建工作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形成基层干部群众的强大向心力,进一步推进阶梯性发展的经济合力。

  1.2基本内涵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引导下,党中央提出了“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必须牢牢把握基层党建质量这根生命红线。党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本内涵包含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党校的重大问题作出决策,保证党和国家的相关政治路线、指导方针、政府决策能够在党校层面进行贯彻执行。这也是新时期赋予党校基层党组织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其次,党校基层党组织是带领基层干部群众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广大党员使命感的组织者。各基层党校要围绕党中央确定的各项主题,依托当地文化建设需求和各种社会活动,进行党的辉煌历史、党的宗旨作风和党的发展目标教育,充分展示共产党的时代进程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增强广大党员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和光荣感。最后,党校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党校的象征和捍卫者,是党的形象在党校的集中体现。因此,党校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直接决定了党的权威能否树立,党的干部队伍是否有战斗力,它们都与党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存在着直接关系。

  2加强党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优势

  纵观各级基层机关单位,党校基层党组织具备较高的党建工作优势和职能教育优势,它为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渠道保障和理论保证,实现了基层党员党性建设的特色教育。

  2.1思想政治建设的职能优势

  我国的基层党校在党的政治路线、指导方针、政府决策的宣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思想理论传播的喉舌和基层党员干部培养的重要熔炉。作为基层党委的直属部门,基层党校具备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紧密结合的师资队伍。加之党建干部与行政管理部门的双向交流和党务系统内的岗位流动,进一步保证了党的政治路线、指导方针、政府决策能够获得宣讲平台的优势,而完整的教学体系、全面的管理制度和灵活的教学方法都赋予了基层党校思想政治建设的巨大职能优势,理所当然成为基层党建的战斗堡垒。

  2.2基层组织建设的保障优势

  新形势下,基层组织建设是开展基层党建的前提条件,也是推行各项党建政策的立足之本,只有抓好基层组织建设,牢牢树立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才能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党建工作中的桥头堡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的教育功能。根据党中央重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各级党校工作条例,基层党校划归上一级党委的直接领导,承担着基层组织建设的思想教育重任,也是各级党组织开展思想政治研究和政策法规学习的教育机构。

  2.3基层党员党性锻炼有特色

  加强基层党校学员党性锻炼是新形势下适应党的历史方位变化,坚持党校姓“党”原则的必然要求,党校通过充分发挥自身的制度和教育优势,加强党校学员的党性锻炼,进行具体研究和理论实践,能够切实推进基层党员党性锻炼的时效性和系统性,有效保证党校真正成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党性锻炼的熔炉。党校姓“党”,是各级党委直属的党员领导干部和思想理论干部的培训学校,是学习、研究和宣讲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阵地,也就成为基层党员党性锻炼的战斗堡垒。党性锻炼是要求基层党员用马列主义世界观武装头脑,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日常行为,它是党校的独有特色,也是党校的创建属性和历史地位决定的教育特色。

  3加强党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建议

  在新形势下,党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打造善于党建工作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第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自从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从历史发展、时代诉求、主体划分、内容体系和指导价值等诸多层面对这一思想进行了科学概括和准确定位。因此,以新時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也成为了加强党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指导方针,需要党校基层党建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   一方面,党校必须坚持科学性和革命性的有机统一。党校在开展基层党建时,需要认真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向基层党员干部积极揭示马克思主义中有关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科学规律,认真掌握其应用于指导工作实践的革命性,从而能够为党校基层党建工作提供纲领性指导。另一方面,党校必须坚持继承性和创造性的紧密结合。新形势下党校基层党建工作不是教条主义,更不是形式主义,而是以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全新科学理论体系,它更加强调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承,需要党校基层党员干部加强新时代的思想创造和理论提升,保证社会主义思想能够在继承中得到创造和发挥。

  第二,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保证党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根据党中央关于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党校工作和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文件的要求,需要党校基层党建工作必须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按照党建自身规律开展党校基层党建工作,始终保证党校基层党建走在时代前列。

  一方面,理顺党校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切实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体系,明确党建目标,保证所有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都能做到工作到人、责任到人,从而形成上下联动、层层落实的党建工作新格局,实现基层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能够跟上新时代的步伐,而思想觉悟也能达到先进标准。另一方面,党校应该积极探索基层党建工作考评机制,把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落实到党校党建工作的考核细则中,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策略,通过上级考察与基层评定相结合、党内考核和群众评测相结合的办法,实现党建工作的时效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建设,保证党校基层党建工作能够跟上新时代的步伐。

  第三,深化党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打造善于党建工作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在党校基层党建工作中,应该秉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积极深化党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真正确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标准,打造一支善于党建工作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首先,黨校应该进一步加强优秀党务干部的选拔、聘用力度。党校应该积极选择热爱党建工作、有丰富理论经验的老同志在党校党建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保证党校基层党建工作的连贯性和有效性,也要注意选拔、聘用复合型人才补充到干部队伍中来,保证党校党建干部既能够满足新时期党建理论教学的要求,又能够积极开展相关的党建实践工作。其次,基层党校应该牢记自身的教育重任和历史使命,认真加强基层党员领导干部的业务培训和思想理论干部的理论培训,把新时期党建工作纳入到党校整体培训体系中,真正实现党校之间、培训干部之间、培训讲师之间的业务交流和理论学习,实现多种途径、多种方式的基层党建实践工作,开阔党校党建干部的视野,也为全面推行新时期党校基层党建工作奠定组织基础和提供人才保证。最后,党校应该加强党建干部与行政管理部门的双向交流和党务系统内的岗位流动,全面提升党建干部的综合素质,也有助于优化党校干部队伍的人员结构,真正增强党建干部队伍的活力。

  4结束语

  总之,在当前新形势下,基层党校必须总结先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践经验,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党建工作中的桥头堡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的教育功能,从而能够把我们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好,把党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成我党的坚强战斗堡垒。

本文来源:http://www.hylwhcm.com/gerenzongjie/37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