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ylwhcm.com--其他工作总结范文】

规划,意思就是个人或组织制定的比较全面长远的发展计划,是对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思考和考量,设计未来整套行动的方案。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0年电子商务服务企业三年发展战略规划 3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0年电子商务服务企业三年发展战略规划1

  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落实浙江省《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工作要求,加快一二三次产业深度融合,推进电商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区域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助推临安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目标

  重点实施“品牌、标准、集聚、融合”四大工程,全面提升行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水平,实现临安电商高质量发展。到2021年,品牌电商企业占规模电商企业比例达到30%以上;规模食品电商企业“食品安全监管云平台”上线运行率100%;跨境电商交易额达4.5亿美元,年均增幅保持在10%以上;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35亿元,全区网络零售额达到106亿元,年均增幅均保持在18%以上。

  二、主要内容

  (一)品牌建设提升。

  优质品牌创建。鼓励规模电商企业开展“品字标”、“浙江省名特优作坊”等申报创建工作;开展“临安十大电商品牌”等区域性品牌评比工作。

  区域品牌共建。鼓励规模电商企业销售“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地理标志”、“品字标”等区域公共品牌产品,实现与新型农业等经营性主体标准共建、产销一体。

  品牌精准推介。鼓励规模农产品电商企业参加电博会、中食展、糖酒会等“B2B”为主的展会;建立“100个梦想合伙人”电商创客智库,开展“我为临安代言”等区域品牌推介活动;鼓励跨境电商企业借助社交媒体、搜索引擎等数字化平台开展品牌全球推广。到2021年,创建“品字标”规模电商(服务)企业10家以上,培育“浙江省名特优作坊”、跨境自主品牌等规模电商企业15家以上,品牌电商企业占规模电商比例达到30%以上。

  (二)标准体系提升。

  标准化建设。鼓励电商企业开展HACCP认证、SGS、境外自有商标等权威体系认证;鼓励规模电商企业开展农产品溯源基地、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等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化项目建设;推动电商地方标准体系建设。

  标准化引领。鼓励生产性企业(基地)与知名新零售电商平台(企业)供应链合作,拓展供货渠道、提升标准化水平;鼓励规模电商企业建立企业研究院,研发新产品并实施量产,拉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标准化管理。引导电商企业上线“食品安全监管云平台”,实现数字化监管。到2021年,规模食品电商企业在“食品安全监管云平台”上线运行率达100%。

  (三)集聚服务提升。

  优化人才服务。实施“天目e创客”计划,建立培训转化机制,培训电商专业人才达到200人次/年,开展企业与人才精准对接,本地转化率达到60%以上。

  精准市场指导。提高电商行业数据对市场拓展、产品分析等方面的指导精准度;鼓励承办国家、省级电商论坛(会议);鼓励区电商服务中心开展省级示范创建工程。

  优化服务配套。支持白牛电商小镇、新经济创业园(集聚内容产生机构)、电商物流协同产业园等集聚区(楼宇)建设,开展省级电商镇、电商专业村创建工作。到2021年,实现电商专业人才培训转化300人,承办省级及以上电商论坛(会议)1次,培育新经济创业园和电商物流协同产业园各1个,创建省级电商镇4个。

  (四)产业融合提升。

  美丽经济协同。培育引进mcn企业(直播、公共短视频等内容产生企业),推动本地电商企业与新媒体融合;支持美丽乡村(村落景区)新消费场景示范点建设,打造“天目e站”;鼓励“天目e站”、乡村综合体、特色街、旅游集散中心等与知名电商平台合作,打造“口碑街”、农村生产生活综合运营等区域性消费服务中心,培育供应链龙头企业。

  电商物流协同。鼓励快递物流配送等企业建设农村末端共同配送项目,提升农产品冷链、仓储、配送等服务水平,打通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

  对口协作融合。鼓励临安电商模式走出去,在精准扶贫、山海协作等方面拓展产业发展的合作点,推动消费扶贫。到2021年,培育引进mcn企业10家以上,打造美丽乡村新消费场景示范点10个,打造区域性消费服务中心3个。

  三、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成立杭州市临安区电商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成员单位由相关部门组成,办公室设在区商务局。

  (二)政策保障。区财政每年安排电子商务专项扶持资金1000万元,用于推动临安电商高质量发展,实施周期为3年。

  (三)协同保障。产业扶持政策向全区重点项目、品牌龙头企业倾斜,全面实行项目化管理,各相关单位要规范项目的申报、立项、实施、验收和资金兑现等工作。

  (四)要素保障。对区政府认定的符合产业发展导向的新经济创业园、电商物流协同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可实行“一企一策”产业园政策。

  本行动计划自2019年9月6日起施行。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9月5日期间的项目享受本政策。本行动计划由杭州市临安区商务局负责解释。

  2020年电子商务服务企业三年发展战略规划2

  根据市第七次党代会、市委七届二次全会确定的“八项重点工作”——电子商务集群网状发展战略目标,充分发挥电子商务产业在促改革、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努力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依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和《四川省电子商务发展三年(2015—2017年)行动计划》,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要求。

  抢抓国家“一带一路”“互联网+”等重大发展机遇,坚持以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网状发展为总体方向,以电子商务园区和平台集聚发展、农村和社区电子商务网状延伸为核心,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普及电子商务应用为主线,以打造本土平台、开展创新孵化为重点,以完善基础设施、健全支撑体系、优化发展环境为保障,以推进“十大工程”、深化“五项措施”为抓手,进一步加快互联网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强化电子商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兴先导作用,加快构建业态丰富完善、模式创新活跃、占领发展高地的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体系。

  (二)工作思路。

  大力实施“1123”计划,即争创一个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构建一套比较成熟的农村、社区电子商务网状服务体系,打造两个集群(百亿园区集群、百亿平台集群),实现三个一批(培育一批省级电子商务重点企业、培养引进一批中高级电子商务人才、树立一批电商创新示范典型),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我市电子商务产业综合发展水平。

  ——以“人”为本,做好电商惠民生。突出电子商务服务功能,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全方位满足、引导人们生产生活需求。加大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引进力度,营造吸引人、留住人的良好氛围和发展环境。

  ——以“产”为根,做强电子商务。坚持落根于产业产品,加快形成特色鲜明、产业链完整、服务体系完善的电子商务产业集群。

  ——以“技”为先,提升电子商务发展水平。融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上先行一步、走快一步,着力培育新模式、新业态,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我市电子商务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通”为要,构建双向流通渠道。全面推进“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着眼提高通达能力,打造完善便捷的城乡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增强电子商务货畅其流、信息互联互通功能,打通农村配送“最后一公里”和城市配送“最后100米”。

  (三)发展目标。

  到2019年,努力打造成为全省乃至中西部地区电子商务应用水平最高、集聚程度最强、市场规模最大的地区之一。

  ——电子商务进农村、进社区实现全覆盖。到2019年,形成比较完善的农村、社区电子商务网状服务体系;大批电子商务中高级人才落户内江、扎根内江,电子商务基础应用人才超过10万人。

  ——推动电子商务与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到2019年,力争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800亿元,年均增幅超过2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10%,总量保持全省第三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限额以上商贸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率分别达到80%、100%、100%。

  ——提升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到2019年,实现电子商务创新能力全面提升,构建相对完善的创业孵化网状服务体系,建成全省知名的电子商务人才培训与孵化中心集群。

  ——打造完善便捷的城乡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到2019年,实现快递物流镇级网点全覆盖,物流配送48小时内到达村;城市社区快递物流网点实现居住区全覆盖,物流配送当日达。

  二、重点工程

  (一)百亿电商园区集群培育工程。

  支持川南电商中心、传化电商产业园等九大电商集聚区做大规模,优化业态结构,完善人才培养、电商孵化、品牌代运营、互联网金融、物流配送等配套服务体系;强化入园电商企业培育,全面提升电商企业运营水平和规模。到2019年,建成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1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1个,全市电子商务集聚区交易规模突破100亿元。集聚区入驻企业数量及规模居于全省领先地位。

  牵头单位:市商务局

  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内江经开区管委会、内江建工集团

  (二)百亿电商平台集群培育工程。

  1.特色电商交易平台建设。

  突出特色和比较优势,集中扶持一批行业性和区域性电子商务平台。重点扶持环球搜管网、川粮网、中国禽苗网、渔网天下、祥和茂制衣平台等一批本土行业垂直平台,提升竞争力和带动辐射效应。到2019年,在建材、水产、禽苗、服装、食品等行业打造10大优势垂直平台,交易规模突破100亿元

  牵头单位:市商务局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局、市水产渔政局、市供销社,各县(区)人民政府、内江经开区管委会。

  2.打造电商公共服务平台。

  依托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整合专业服务、行业组织、销售商、供应商、物流、金融、认证、培训等电子商务全产业链资源。到2019年,基本建成以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为核心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

  牵头单位:市商务局

  责任单位:市工商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政府金融办、市邮政管理局、人行内江市中心支行

  (三)电商主体培育工程。

  重点支持本地企业依托地方优势产业产品开展网络营销,扶强扶优一批电子商务支柱企业;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电子商务企业在我市设立区域性总部、功能性中心或建设对我市电子商务发展有重大促进的项目,形成联动、辐射、集聚效应。鼓励企业、农村经济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自建或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拓展市场,不断壮大电子商务经营主体规模。

  牵头单位:市商务局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委农工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供销社、市农业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内江经开区管委会

  (四)传统产业电商融合工程。

  1.提升生产性龙头企业电商应用水平。

  鼓励生产性龙头企业利用信息化手段融通研发、采购、营销、售后等全产业链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以生产性龙头企业供应链和价值链优化为核心,带动和整合原材料、零配件供应商和产品销售商等上下游中小微企业电子商务协同发展,提高全产业链协同能力。到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率分别达到80%、100%,处于全省领先水平。

  牵头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

  责任单位:市委农工委,各县(区)人民政府、内江经开区管委会

  2.拓展中小微工业企业电商普及。

  通过宣传、培训等多种手段全面推进中小微工业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引导中小微工业企业积极融入大型行业垂直平台、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发挥中小微工业企业在产业链中的专业化生产、协作配套等作用。到2019年,实现中小微工业企业电子商务广泛应用。

  牵头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委农工委,各县(区)人民政府、内江经开区管委会

  3.创新现代服务业电商发展。

  加快商业批发、零售、餐饮等信息化建设,推动传统流通企业转型升级;鼓励网络零售企业与传统流通企业整合资源,突破渠道壁垒,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协同创新;引导金融、旅游、物流、创意、会展、咨询、中介服务等企业利用众包、众筹等方式融入电子商务。到2019年,内江市限额以上商贸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率达到100%,网络零售额达到60亿元。

  牵头单位:市商务局

  责任单位: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外事侨务旅游局、市政府金融办、内江银监分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内江经开区管委会

  4.本土电商品牌培育。

  运用“互联网+”思维,挖掘包装传统优势产业、产品互联网品牌,自建电子商务平台或借力淘宝、天猫、京东、苏宁云商等第三方平台,构建品牌商品网络营销体系。到2019年,培育“内江造”互联网品牌10个。

  牵头单位:市工商局

  责任单位:市委农工委、市农业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商务局、市供销社、市水产渔政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内江经开区管委会

  (五)农村电商网状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1.构建农村电商服务体系。

  完善县(区)电子商务运营中心、镇级电子商务服务站、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三级农村电商网状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和功能,为农村尤其是贫困村网店开设和运营提供策划、培训、美工、客服、代运营等专业化服务。支持商贸、物流企业和金融机构加强与农村电商服务网点合作,支持服务网点进一步强化网上代购代销功能,逐步增加电子支付、票务代理、网上缴费、快递收发、小额取现、信用贷款、农业科技和信息技术培训等业务。到2019年,形成基本完备的农村电商网状服务体系,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服务覆盖率达到100%。

  牵头单位:市商务局

  责任单位:市委农工委、市扶贫移民局、市农业局、市供销社、市政府金融办、市邮政管理局、人行内江市中心支行、内江银监分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2.实施电商精准扶贫。

  积极探索电子商务精准扶贫新模式,重点加强贫困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建设,加大对贫困户电子商务应用帮扶力度,推动农特产品通过电子商务扩大销售,不断提升贫困人口利用电子商务实现就业创业、脱贫奔康能力。到2019年,电子商务服务贫困村覆盖率达到100%,全市所有贫困村实现利用电子商务销售当地特色产品。

  牵头单位:市商务局

  责任单位:市扶贫移民局、市委农工委、市农业局、市供销社,各县(区)人民政府

  (六)社区电商网状服务“双进”工程。

  大力推动电子商务进社区、进家庭。加快建设“一刻钟生活服务圈”,构建社区电商网状服务体系,将社区物业、便利店、连锁超市等作为服务载体,搭建团购、生活服务、代购等多种应用平台,提高家政、购物、休闲娱乐、美容美发、餐饮等服务终端水平。支持有实力的电商企业改造提升商贸流通服务业,大力拓展O2O业务,促进社区商业服务网络化、便利化。到2019年,社区电子商务服务网点全覆盖,打造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电子商务应用社区10个。

  牵头单位:市商务局

  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内江经开区管委会

  (七)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工程。

  1.完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

  加强交通运输、商贸流通、农业、供销、邮政等部门及电商、快递企业对相关农村物流服务网络和设施的共享衔接,加快完善县(区)—镇—村农村物流配送体系,鼓励多站合一、服务同网,打通农村配送“最后一公里”。鼓励快递物流企业积极服务农产品进城,加强与各类专业合作社和涉农企业合作,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为特色农产品提供包装、仓储、运输、投递的标准化、定制化服务。到2019年实现快递物流镇级网点全覆盖,物流配送48小时内达村(社)。

  牵头单位:市商务局

  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局、市供销社、市邮政管理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2.构建完备城市快递物流配送体系。

  加快推进川南快递物流园、苏宁川南配送中心二期等项目建设,全力推动顺丰、圆通、邮政等快递企业集群发展。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快递物流网点以及邮政、速递易、丰巢等公共智能自提柜建设,打通城市配送“最后100米”。到2019年,城市社区快递物流网点实现居住区全覆盖,物流配送当日达。

  牵头单位:市商务局

  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邮政管理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内江经开区管委会

  (八)跨境电商延伸工程。

  完成跨境电商资源整合及服务平台建设,打造具有进出口双向功能的商务和关务平台,实现在线报关、报检、结汇、纳税、融资、物流等综合功能,为我市企业开展跨境电商提供一站式服务;鼓励本地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推动跨境电商模式不断创新。到2019年,建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1个,初步构建跨境电子商务网状服务体系,建成B型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亿美元。

  牵头单位:市商务局

  责任单位:内江海关、内江检验检疫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内江经开区管委会

  (九)创新创业孵化工程。

  1.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动技术研发与创新成果向商业应用领域转化,提高我市电子商务产业在技术研发应用、电商服务、电商模式、电商集成等方面的创新能力,全面提升我市电子商务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速大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培育数据技术链、产业链、价值链,支撑智慧城市建设。重点支持大型企业供应链信息集成创新、电子商务平台服务创新、产品信息追溯体系建设和移动电子商务模式创新。到2019年,实现我市电子商务创新能力全面提升。

  牵头单位: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委农工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商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内江经开区管委会

  2.完善创业孵化机制。

  增强电子商务集聚区的孵化功能,打造集交易、物流、融资、培训、创意、创业等多业态一体的电子商务产业创新孵化器,为中小电子商务企业提供包括货源在内的一站式供应链管理服务。加强电子商务培训孵化,依托高校和专业培训机构,规范培训体系与培训流程,构建市—县(区)—镇三级培训网点,开展培训认证及备案管理。到2019年,构建相对完善的创业孵化网状服务体系,建成全省知名的电子商务人才培训与孵化中心集群。

  牵头单位:市商务局

  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内江经开区管委会

  (十)电商人才引进培养工程。

  1.积极引进电商人才。

  鼓励我市企业从国内外知名电子商务企业引进各类电子商务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推动我市电子商务跨越式发展。力争到2019年全市电子商务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达到100人,电子商务基础应用人才超过10万人。

  牵头单位:市商务局

  责任单位:市委农工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团市委,各县(区)人民政府、内江经开区管委会

  2.大力培养电商人才。

  整合内江市三大人才培训基地和电商培训机构、电商实践基地等社会资源,针对公务员、村社干部、企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返乡青年等开展分行业、分层次、网状式电子商务培训,培育电子商务人才集聚市场,形成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产业化发展局面。到2019年,构建市—县(区)—镇三级电子商务人才网状培训服务体系,培训各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1万人次以上,开展电子商务培训10万人次。

  牵头单位:市商务局

  责任单位:市委农工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团市委,各县(区)人民政府、内江经开区管委会

  三、保障措施

  (一)完善组织机构。

  调整充实内江市推进电子商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全市电子商务集群网状发展政策机制,统筹协调重大问题。各县(区)要加快电子商务基础工作建设,加强人员配备,建立相应工作推进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中介组织的协调作用,确定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工作目标、责任分工、实施方案与进度安排,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二)加强规划引领。

  邀请国内知名机构,制定完善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网状发展规划,明确总体思路、发展方向与重点,切实推进电子商务与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各行业各领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个性化网络经济模式,充分发挥电子商务产业先导引领作用,带动实体经济全面转型。

  (三)强化政策支持。

  围绕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中的土地、人才、融资、物流等关键问题,积极开展专项政策调查研究,认真落实国家、省各项扶持政策,制定可行的扶持政策意见和具体的落实措施。统筹整合相关促进发展资金,根据我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重点,制定财政配套政策,推动电子商务产业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和要素集聚,鼓励知名电商企业在内江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区域运营中心和区域物流配送中心。

  (四)健全考核体系。

  由市目标督查办牵头,市商务局配合进一步细化分解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对重大工程、项目逐个研究并落实推进措施。加强督促检查,实行定期通报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把推动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网状发展工作成效作为对县(区)、内江经开区及市级相关部门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完善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示范县、示范镇、示范村、示范社区、示范街等评定制度,建立电子商务发展示范工程考核体系。

  (五)加大宣传推广。

  利用网络和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我市发展电子商务的各项举措,提升社会各界互联网思维,营造发展电子商务新经济生态的浓厚氛围,增强电子商务产业投资与发展信心。依托“天府网交会”“大千网交会”等一系列线上展会活动,积极宣传我市电子商务发展情况,提升我市电子商务品牌市场影响力。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民间组织联系政府与企业的桥梁作用,定期举办电子商务企业年会、专业展会,促进行业、企业间交流、合作、发展。推动电子商务名企、名网、名家宣传,提升电子商务的社会关注度和电商品牌知名度。加强对网络服务诚信经营情况、网络交易及风险防范知识的宣传,引导公众正确使用互联网,增强对电子商务的信任度和风险防范意识,形成合力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浓厚氛围。

  2020年电子商务服务企业三年发展战略规划3

  根据《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实施大数据战略加快数字广西建设的意见》(桂发〔2018〕16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电子商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桂政办发〔2018〕103号)等文件精神,为推动我市电子商务加快发展,打造流通新业态、创新流通新模式、培育流通新动能,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五个扎实”新要求,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电子商务发展培育新经济动能,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促进流通创新发展,着力构建完善的电子商务服务体系;以“互联网+流通”为载体,降本增效、拉动消费,推动传统流通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动优势产业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强优势、补短板,进一步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将我市建成面向桂中重要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和特色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内联广阔腹地,外接东盟市场的线上-线下互联互通重要枢纽。

  (二)奋斗目标。到2020年,实现全市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突破100亿元,年均增长20%;其中全市网络零售额占当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以上。建成具有示范作用的电子商务产业园 4 个,培育和引进电子商务龙头企业 10 家以上;规模以上企业 80%以上开展电子商务经营,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开展网上经营的比例超过 85%,真正实现“来宾创新”目标。

  ——引领数字经济,壮大发展动能。建立健全智能化流通支撑体系,进一步完善移动宽带、物流配送等电子商务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能力;以“互联网+流通”创造新的消费需求,开辟就业增收新渠道,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发展空间。到 2020 年,各类电子商务主体直接新增就业岗位累积超过 1.4 万个,产业集聚与产业园区发展新增就业岗位 3 万个以上。

  ——加速推进大数据,电子商务服务体系成效初显。构建商务大数据,初步形成覆盖重要平台、主要领域的电子商务统计分析和运行监测体系。到2020年,电子商务服务业营收规模达2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

  ——助力乡村振兴,加快精准扶贫。围绕电商扶贫、农商协作、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有效助力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到2020年底,实现全市农村网络零售额翻一番,全市建成电子商务运营体系,电子商务进农村覆盖率达40%,全市村级电商服务站点超过500个,电商知识和技能培训1万人次以上,其中:完成忻城县和金秀瑶族自治县两个国家级贫困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全覆盖,贫困县电子商务进农村覆盖率达100%。

  二、主要任务

  (一)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新兴业态。

  1.大力发展智慧商圈。鼓励商业基础较好的县(市、区)探索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体验式智慧商圈,促进商圈内不同经营模式和业态优势互补、信息互联互通、消费客户资源共享,向主动服务、智能服务、立体服务和个性化服务转变,提高商圈内资源整合能力和消费集聚水平。充分挖掘壮、瑶族等独具地方资源禀赋优势,提高产品和服务的数字化、特色化、差异化、精准化营销推介能力,振兴乡村商业经济。〔牵头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工商局〕

  2.大力推动消费提质升级。支持企业充分应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营销、支付、售后服务等方面开展线上线下互动,促进传统零售企业转型升级。利用互联网创新商业模式,鼓励商贸流通企业应用虚拟现实、现实增强等人工智能新技术,推广可穿戴设备、生活服务机器人等智能化产品。〔牵头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市科技局,人民银行来宾市中心支行〕

  3.大力推进流通创新发展。鼓励商贸流通企业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电子标签等技术,拓展产品和服务消费新空间、新领域。大力发展流通创新基地,为中小企业应用互联网创业创新提供集群注册、办公场地、基础通信、运营指导、人才培训、渠道推广、信贷融资等软硬件一体化支撑服务。引领绿色消费,开展绿色商场示范活动,推动“互联网+回收”模式创新,打造绿色流通生态体系。〔牵头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科技局、环保局、工商局、金融办〕

  4.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社区。加强电子商务企业与社区商业网点融合互动,依托信息化手段将社区服务资源进行线上线下整合,构建社区电子商务应用体系,完善“一站式”便民服务消费功能。鼓励社区便民直销点和各类生产、销售、服务企业通过社区服务站点为社区居民提供商品和服务,促进居民网上消费。〔牵头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市民政局、住建委、质监局,人民银行来宾市中心支行〕

  5.着力打造电商活动品牌。举办好来宾“壮族三月三”电商节、来宾电商年货节、“党旗领航·电商扶贫”等一系列电商活动。加大宣传力度,汇聚各方资源,积极组织本地特色产品参与电商促消费活动,导入全国知名电子商务平台流量资源,力争将我市电商活动打造成为具有全区影响力的电商节庆品牌活动。(牵头单位: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工委,市扶贫办等)

  (二)大力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

  6.夯实物流网络设施基础。按照“集中统筹、分级保障”原则,科学规划建设快递物流基础设施,完善优化快递物流网络布局,加强快件处理中心、航空及陆运集散中心和基层网点等网络节点建设,构建层级合理、规模适当、需求匹配的电子商务快递物流网络体系。优先保障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基础设施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将智能快件箱、快递末端综合服务场所纳入社区规划。优化农村快递资源配置,健全以县级物流配送中心、乡镇配送节点、村级公共服务点为支撑的农村配送网络。〔牵头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发改委,市邮政管理局;配合单位:市商务局、国土资源局、住建委、农业局、林业局、交通运输局〕

  7.完善快递物流服务体系。鼓励快递企业、电子商务企业与连锁商业机构、便利店、物业服务企业、社区服务组织、各类院校以及专业的第三方企业开展合作,提供集约化配送、网订店取等多样化、个性化服务。构建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快递物流服务体系,完善联收联投共同配送监管机制,促进快递末端配送、服务资源的有效组织和统筹利用。支持快递物流企业发展适合农产品特点的现代物流配送体系、供应链体系和生鲜冷链物流体系。〔牵头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邮政管理局;配合单位:市商务局、住建委、交通运输局〕

  8.提升快递物流标准化、智能化水平。加强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等现代信息技术和装备在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领域的应用,大力推进库存前置、智能分仓、科学配载、线路优化,鼓励快递物流企业提升快递物流装备自动化、专业化水平。加强快递物流标准体系建设,推动建立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各环节数据接口标准,引导电子商务企业与快递物流企业加强系统互联和业务联动。整合共享上下游资源,鼓励仓储、快递、第三方技术服务企业发展智能仓储,延伸服务链条,提高电子商务企业与快递物流企业供应链协同效率。〔牵头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邮政管理局;配合单位:市商务局、发改委、科技局〕

  (三)加快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

  9.构建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县(市、区)、乡(镇)、村三级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通过以自治区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为抓手,整合各级、各类农村电子商务平台资源,实现全市电子商务进农村和电商精准扶贫数字信息交换汇集。争取建立统一的县级电子商务线上服务平台和覆盖城乡的标准化线下服务站点,为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实体店、乡村旅游点、农业电子商务企业及农村个体网商、农村电子商务创业者等提供服务。〔牵头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市农业局、林业局、扶贫办、供销社〕

  10.大力实施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县(市、区)、乡(镇)、村三级电子商务物流体系和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农产品营销体系、人才培育体系、县级公共服务中心、乡村服务站点。支持快递企业以合作模式布局农村末端市场,推进快递网络向下延伸,与供销、交通运输、金融等服务站点实现行业资源和产业链间的深度融合。推动农村流通现代化,带动农产品批零市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共建网上购销渠道,培育农民网商,推动农产品网上交易,促进产销对接,改善农村网络购物环境,形成农产品上行为主、工业品下乡为辅的双向流通体系。〔牵头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市财政局、交通运输局、农业局、林业局、工商局、质监局、扶贫办、供销社,人民银行来宾市中心支行〕

  11.大力培育“网红”农产品。围绕市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筛选有特色、有市场、有规模、适合网络销售的产品作为电商销售龙头产品,认定一批电商购销基地,形成产业分布基础数据台账。建立农产品网销标准体系,梳理或制定适应电子商务的农产品质量检测、分等分级、产品包装、业务规范等产品质量和服务标准,大力推广质量认证,积极培育地理标志产品、商标。积极组织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电商平台对接,开展媒体策划、品牌塑造及网络营销,提高农产品网络销售的知名度、信誉度和美誉度。〔牵头单位:市商务局、农业局;配合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林业局、工商局、质监局、扶贫办、供销社〕

  12.大力实施电商精准扶贫。加快推动电商扶贫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关联,推进“电商+产业+扶贫”融合发展,组织贫困县与国内知名电商平台开展扶贫合作,开设县(市、区)扶贫馆。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融入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各环节,探索创新“一村一店一码”“一县一品一码”等到村到户帮扶模式,促进电商精准扶贫。〔牵头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商务局、扶贫办;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农业局、工商局、质监局、供销社〕

  (四)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

  13.鼓励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支持企业利用自建平台和第三方平台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业务。支持来宾优质产品开拓海外市场,打造跨境电子商务“来宾品牌”。支持来宾跨境电子商务企业、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在东盟,特别是越南、印尼、新加坡等境外主流市场建设海外仓和快递物流分拨中心。对符合条件的跨境电子商务企业“走出去”重点项目提供必要的资金等支持,为跨境电子商务提供风险保障、融资增信等服务。(牵头单位: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市财政局,人民银行来宾市中心支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来宾市中心支局,市邮政管理局)

  (五)加快引进培育一批电子商务龙头。

  14.引进培育一批电商龙头企业。大力培育本土电子商务龙头企业,扶持一批业务基础好、组织体系健全、枢纽辐射作用强、诚实守信的电子商务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电子商务企业在来宾设立区域分公司。鼓励大型百货商场、连锁超市利用线下资源优势发展新零售,开展网络零售批发业务,推动全渠道、定制化营销。〔牵头单位:市商务局、投促局;配合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发改委〕

  15.打造培育大宗商品现货市场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依托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重点围绕食糖、茧丝绸、松香、林产品、中药材、水果等优势产业,支持大宗商品现货市场电子交易经营主体发展壮大,争取打造有影响力的大宗商品现货市场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牵头单位:市商务局、金融办;配合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工信委、农业局、林业局、工商局,人民银行来宾市中心支行,来宾银监分局〕

  16.建设培育一批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建设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协调、特色鲜明、要素集聚、配套完善的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基地)。依托现代物流产业园资源,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园区与快递物流园区融合发展,建设“电商+物流”产业园区。利用改造原有厂房、园区、大中专院校等资源,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电子商务企业,建立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区。〔牵头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商务局、发改委;配合单位:市人社局、工信委、科技局、国土资源局、住建委〕

  (六)积极推进电子商务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17.推进电子商务与农业融合发展。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鼓励对大田种植、畜禽养殖、渔业生产等进行物联网改造。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监测统计、分析预警、信息发布等手段,健全农业信息监测预警体系。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完善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积极探索农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会展农业、农业众筹等新型业态。(牵头单位:市农业局;配合单位:市科技局、商务局,市邮政管理局)

  18.推进电子商务与工业融合发展。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加快打造工业互联网云平台,推动“来企上云”。积极引导机械、食品、医药、电子、有色金属等具有竞争力的规模以上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加入全区、全国产业链。鼓励铝业、糖业、造纸等龙头企业搭建行业云平台,整合工业互联网平台资源,推动上下游企业入云,促进企业生产流程创新和业务创新。(牵头单位:市工信委;配合单位:市发改委、科技局、商务局、食药监局)

  19.加快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对传统服务业的管理、产品、业态和发展模式进行全方位改造提升,有序推进电子商务在餐饮、教育、医疗、交通、休闲娱乐、旅游、家政等领域的应用。加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信息处理、数据托管、应用系统开发、咨询、培训、代运营等专业化外包服务,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支撑保障。(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商务局;配合单位:市教育局、卫计委、交通运输局、科技局、旅发委)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来宾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要全面统筹、协调推动来宾市电子商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强化对电子商务发展的指导、组织、协调,制定扶持和鼓励电子商务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健全覆盖全市的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组织保障体系和工作机制,协调解决全市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牵头单位:市商务局、发改委;配合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相关部门〕

  (二)强化人才支撑。支持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企业及社会培训机构合作办学,探索实训式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与培训模式,提高教学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提升网络创业能力。支持电子商务企业以岗前培训、技能提升和高技能人才培训等方式,加快培养电子商务领域的高素质人才。支持将重点电子商务产业园区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产生的住房货币补贴、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等列入成本核算;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人才引进规定,确保符合条件的电商人才充分享受居留和出入境、落户、子女入学、医疗服务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牵头单位:市人社局;配合单位:市教育局、商务局、科技局、公安局、财政局)

  (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电子商务的发展,充分用好现有税费减免、用地保障等综合支持政策。全市各级财政要根据本级财力状况和相关政策规定,支持电子商务发展。市本级要优化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等相关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支出结构,加大对电子商务的支持力度。支持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开拓国内外市场,支持电子商务重大项目建设、服务体系建设、人才培训、关键技术研发以及电商模式创新。对在我市设立全区、全国或区域性总部和营运、服务中心(基地)以及区域性物流配送中心(基地)、结算中心的国内外知名电子商务企业给予重点支持。〔牵头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财政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商务局、国土资源局、教育局、科技局,市邮政管理局〕

  (四)营造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环境。创新监管手段,依法加大对侵权假冒、无证无照经营、虚假交易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加强网络交易信息化监管,提高网上违法交易线索的发现、收集、甄别、挖掘能力,建立“风险监测、网上发现、源头追溯、属地查处”机制。强化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运营企业的监管责任,督促企业建立网上经营者资质审查、经营者网络交易等业务监控制度,以及违法交易信息巡查清理、举报投诉处理等制度。加强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推动企业市场化信息公示系统与信用系统的对接,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推动政府部门间的信用信息共享,优化信用评价、评级的形式与方法,构建多方参与、标准统一的电子商务诚信体系。

本文来源:http://www.hylwhcm.com/gongzuozongjie/22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