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ylwhcm.com--其他工作总结范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是有目共睹的,中国人的人均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高,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依然有上亿的人口在与贫困作斗争,我们所追求的富裕是共富,所以我国一直以来都在研究农村的扶贫政策问题,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此笔者将从我国的农村扶贫政策着手,研究其成效。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浅谈国家扶贫政策论文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浅谈国家扶贫政策论文范文

  一、中国农村扶贫政策

  (一)贫困的含义。贫困一词自古有之,但是何为贫困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贫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之相对的便是富裕,两者之间有一个界限,在此界限之上为富裕,在此界限之下则为贫困。关于贫困有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下了定义,笔者认为真正的贫困应当是生存说。主要是从物质生活水平和经济、社会、文化水平等方面进行描述和概括贫困地区的生存状况,正如于同申教授所说:“贫困是经济、社会、文化、落后的总称,是由低收入造成的缺乏生活必须的基本物质和服务以及没有发展的机会和手段的一种生活状况。”由此而言,当一个人的温饱以及基本的社会需求无法满足时,那么便可以定义为贫困。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贫困线的确定会受到不同标准的影响,具体的数据也在不断变动,但是无论如何,贫困问题仍然是摆在中国人面前的一大难题,想要攻克这一世界性难题,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二)中国农村的扶贫政策。中国农村的扶贫政策随着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也在不断的做着调整,每个阶段会根据国情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扶贫政策,从整体上来讲,中国的扶贫政策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到改革开放以前。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贫困在当时是很普遍的现象,很多农村人的温饱问题都无法得到解决,尤其是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更是有很多的人因此被饿死。当时贫困是一种普遍现象,加之实行的平均主义政策,并没有严重的贫富差距。当时的扶贫手段主要是以救济为主。一旦出现自然灾害等情况,国家便会进行救济,这种救济一般来说都是暂时性的,以当时的国情来讲,需要救济的人口太多,国家的实力又有限,所以扶贫对国家来说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以后到21世纪初。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也在不断地摸索中前进,人们的思想变得活泛,不再拘泥于自己的几亩田地,开始寻找新的赚钱手段,一部分人变得愈来愈富裕,因此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也就不断地被拉开,扶贫变得更加必要。1986年我国政府成立了“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作为扶贫工作的“先锋军”。这个时期的扶贫工作开始科学化,划定了重点贫困区域作为工作的重点,其次进行对口帮扶,广泛借助社会各界的力量进行扶贫。

  第三阶段是21世纪开始至今。我国已经实现了总体上的小康,但是贫困问题也依然严峻,若想早日解决这一问题,依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这一阶段,极少数的人依然没有解决温饱,对于这部分人国家要加大帮扶力度,帮助其解决温饱问题。二是对于那些已经解决了温饱的人,要进行进一步的巩固,提高其生活水平,防止其再次变成贫困人口。虽然现如今的贫困人口数量在不断减少,但是摆在国家面前的困难依然十分严峻,在今后的工作中依然要继续努力。

  二、我国农村扶贫政策的成效

  (一)农村贫困情况有所减轻。正所谓付出与回报是成正比的,在政府的多方努力之下,我国的农村扶贫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一方面,我国农村的贫困人口数量正在不断地减少。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我国的贫困线也在不断地提高标准,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贫困人口的数量依然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这种趋势的出现表明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整体发展水平的完善,相信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扶贫政策应当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文章的前面已经说到,随着现实情况的变化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贫困线标准也在不断的变化当中,以现在的贫困人口来讲,他们的生活水平与以前的贫困农户来说,他们的生活水平获得了极大的提高。

  (三)贫困人口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很多贫困的农村人来说,教育是改变贫困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很多家庭即使生活困难也会保证孩子的教育问题。再加上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上学对这些贫困的农村人来说也不再是梦,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之下,文盲在不断地减少。有了知识,人们才能有更多的机会摆脱贫困。

  三、总结

  贫困问题自古有之,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多的努力,结果也证明我国的扶贫政策是成功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如今我国农村的贫困人口正在不断地减少,与此同时,虽然贫富差距依然很大,但是我国的贫困人口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与以往的贫困人口来讲,有了质的飞跃。另外,贫困人口的教育问题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人们的生活不仅仅只是追求温饱,文化和教育问题越来越多的受到重视,相信在政府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国的扶贫政策会取得有效的成果。

  浅谈国家扶贫政策论文范文

  一、前言

  随着中央关于印发《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开办发[2014]30号)文件精神的下发(2014年5月27日),和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国家主席将扶贫开发工作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

  近30年中国的扶贫工作取得很大成就,总结经验的同时也发现基层扶贫工作有以下特点:(本文以陕南安康市汉阴县平梁镇为例)(1)群集性和插花型是农村贫困人口呈现的两种状态,他们是并存的。他们分布在落后地区,比如生态环境落后,经济落后和自然灾害多发的地方。如平梁镇30公里以外的蒿坪村在2014年被确定为国家级贫困村。(2)很多家庭受到自然灾害、通货膨胀和家庭变故之类的意外变得贫穷。这类人容易受到外部的影响。而且具有很大的脆弱性。在基层村组入户采集扶贫信息时,这种情况十分常见。(3)由于很多的社会保障供给不足,基础设施也很滞后,给很多贫困地区造成了很大的影响。(4)经济增长不足、扶贫政策效率也很低,对他们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扶贫中两大政策的比较分析

  (一)普适性政策

  扶贫工作中目前有两大类政策,一是普适性政策,普适性政策:就是不区分个体之间的类别,按照一定原则,主要从公共教育和医疗支出,基础建设等方面对个体实施政策。他扶助的对象非常广泛,不会出现遗漏。也需要政府财政预算来保证政策的有效实施。除此之外,在不同的群体之间,生存能力不同的情况下,每个个体获取也有利益的差别,也会导致差距的增大。

  (二)瞄准性扶贫政策

  只针对贫困主体,它需要根据贫困主体的实际生活状况来进行补贴,主要有实物补贴、雨露计划、扶贫小额信贷、易地扶贫搬迁、社保制度等,即就是以来全国上下开展的精准扶贫工作。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家、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实行精准扶贫,要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

  瞄准性政策可以避免资金向非贫困主体滴漏。然而,瞄准性政策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契约来缓解直接过程中信息不全导致的福利损失,早缺少个体级家庭信息的时候,政府需要从庞大耳钉群体中找到贫困目标,才能提高精确性,但是由于期间成本比较高,个体和家庭得到的福利就会大大减少,还会使很多人放弃接受。

  三、扶贫主体的识别

  在开展扶贫工作时,尤其是基层乡镇,首先遇到的是贫困主体的识别问题,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怎样界定贫困人口;二是如何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确定贫困主体。

  (一)收入贫困维度

  在贫困识别的过程中,贫困标准有重要参考价值。2015年贫困线按人均年收入计算:国家标准为2736元/年/人,陕西省标准为2875元/年/人;2016年贫困线标准为2950元/年/人;2016年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确定的扶贫线标准为3150元/年/人。

  对个人来说,在划定贫困线后,根据贫困指标来界定贫困人口及贫困程度,分为国标贫困户、省标贫困户、市标贫困户(暂未执行)。贫困户类型分为一般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等。如汉阴县平梁镇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时,为客观、公正确定扶贫主体,设计了调查问卷进行综合研判。

  对区域来说,现行最普遍使用的是贫困发生率,即某一地区贫困人口与总人口之比。就平梁镇扶贫信息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截止2016年2月),贫困人口为2974人,总人口(常住人口)为35060人,贫困发生率率为8.48%。平梁镇蒿坪村总人口468人,贫困人口219人,贫困发生率为47%,因此该村被评为国家级贫困村(2014年4月)。不过该指标的不足在于它对贫困者的收入水平、收入改变及贫困者之间的收入转移不敏感,使其在政策分析中有很大的不足。

  (二)多维贫困测度

  个体很少的收入和不完全的生活情况。在健康和教育处在匮乏的水平,在多维贫困测试中识别度不高。“双界线”满足相应的公理和操作性得到广泛得运用,这个方法是lkire和Foster提出的。贫困幅度下降,收入差距也越来越大,是由于大多数个体在医疗、教育等贫乏的状态,在我国实施扶贫计划后。所以,测试多维贫困还是有很多积极的意义的。

  (三)贫困脆弱性与长期贫困

  贫困主题的脆弱性使贫困动态变化是长期贫困的另一个困难。脆弱性是家庭以外落入贫困的最大可能。在意外(疾病、自然、灾害、经济波动)的情况下;个体对应对风险的能力也不一定,比如资产的多少,的购买能力和自生的能力都能体现个体的脆弱性。这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降低则可以减少个体的长期贫困,增强其有效性。

  四、总结

  当今我国扶贫攻坚道路任重而道远,针对现时特有的贫困现状,选择合适的扶贫政策是提高扶贫效率的关键。首先,增加贫困山区以及生态脆弱区等落后地区的通讯、道路等生产性公共资本投资,促进落后地区的信息流通,打破地区固有社会网络的束缚,推动人口向外流动。对于生态脆弱区以及山区的居民可以实行整体搬迁,但是需要注意贫困人口的能力投资问题,防止他们因缺乏工作技能而产生归类效应,重新返贫。其次,增加与教育、健康等能力相互补的公共投资,提高贫困人口的教育,健康等能力水平,通过公共资本与地区私人能力分布的相互匹配来提高公共投资的益贫性。最后,对于政府和其他的资助者来说,需要通过一定的机制设计来获取私人能力分布信息,缓解相互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扶贫政策引发的贫困者行为扭曲效应,提高扶贫政策的精准性,使得相应的公共政策能够与私人能力匹配获取最大效率。普适性政策和瞄准性政策有机结合,合理权衡,提高扶贫效果。

  浅谈国家扶贫政策论文范文

  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指出:“必须清醒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认真加以解决。”贫困问题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正是这种发展不平衡的主要表现之一。笔者对境内洒志彝族布依族苗族乡进行了实地走访,对其实际贫困状况进行了调研,希望能对制定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规划提供一些借鉴。

  一、少数民族乡贫困人口的生存现状

  关于贫困、贫困人口的界定,一直以来国内外都有很多代表性的观点,笔者较倾向于这样的界定:

  贫困有相对贫困与绝对贫困之分,相对贫困是在把我们的生活水平与拥有较高收入的参照组相比较后产生的贫困。它有一定的主观性,依赖于一定的价值判断而存在。绝对贫困是指低于维持身体有效活动的最低指标的一种贫困状态,这种最低指标是指“勉强维持生存的标准,而不是生活的标准”。通过这一概念,我们可以发现,从理论上讲一个社会的贫困问题是可以消除的。对于这一指标的确定,我们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及时作出调整。在2011年11月29日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时任国务院温家宝宣布了中央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的决定。

  笔者所到的洒志乡,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乡镇,到2011年年末,按照上述新的贫困标准,全乡尚有贫困人口2572户共计6538人,占全乡总人口的30.97%,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比例。该乡是一个纯农业乡。经过20多年特别是近10年来的扶贫开发,洒志乡的各项发展指标明显进步,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贫困状况大为缓解。基本实现了整体解决温饱的目标。

  1.贫困状况仍未根本改变

  一是如前所述,该少数民族乡贫困人口占全乡总人口的30.97%,可见其贫困人口数量还是比较多,贫困面仍较大。二是贫困程度还比较深。脱贫解困人口相当脆弱,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市场波动或子女上非义务教育学校等,就容易出现返贫。三是多为全方位的贫困。除经济收入低下外,精神也比较贫困。访谈中,他们虽对生活现状不满,但大都听天由命,

  2.扶贫开发的难度越来越大

  随着扶贫开发工作的推进,少数民族乡镇脱贫的难度越来越大。一是影响和制约农民增收致富的因素不断增加,农民脱贫致富难。这不仅有自然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也有市场和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冲击的原因。伴随着生产资料价格居高不下,农业和畜牧业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增加了农民的支出,抵消了政策实惠,也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给农民增收带来较大影响。大部分养殖户初期投入的资金除政府扶持的用于购置种苗部分外其余多是东拼西凑,一旦经历了一次大的价格波动或瘟疫,直接可导致其因还债而再度返贫,且再动员其涉足种养殖业就变得难上加难。脱贫致富难度可想而知。

  二是目前未脱贫人口大多数或病或残、或智力低下、或年老体弱,能力性贫困突出。由于自身贫穷,一些到户的扶贫措施或无启动资金、或无劳动力等让他们很难享受到,从而导致脱贫难度大,返贫机率增加。从走访调查中得知,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中,受过专业培训的少之又少,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更少,参加工伤保险的更是微乎其微。使得因劳动、工伤事故等造成的返贫情形比较突出。

  二、少数民族乡贫困人口脱贫难的原因分析

  1.交通建设滞后,行路难

  一些道路由于级别低,养护管理跟不上,导致抗灾能力弱,很多道路经不起自然灾害的侵袭,遇到暴雨或山体滑坡极易造成交通中断,人员及货物难以进出。交通建设滞后的根本原因是资金短缺。由于地方财政困难,配套能力十分有限,导致部分乡村公路建设推延,无法及时实施,或降低质量标准,埋下安全隐患。笔者在交通部门了解到,目前洒志乡的通村水泥路仅有2009年修通的金家坪至平桥村和2011年修通的大树脚至簸箕田。资金短缺还反映在已建成乡村公路的保养、维护上,由于特区财力弱小,导致目前大部分农村公路处于无养护状态,缩短了使用寿命。

  2.产业扶贫薄弱、滞后,发展难

  扶贫脱贫,无论是一家一户扶持,还是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无论是移民搬迁,还是劳动力培训转移,基础设施只是前提条件,发展生产、壮大产业才是要害、关键。只有真正切实解决生产、产业问题,脱贫致富才有保障。虽然在扶贫开发实践中,洒志乡也十分注重生产、产业问题,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大力发展支柱产业,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希望以此带动千家万户,但生产、产业问题并非一蹴而就。以致目前特色产业虽初具规模,但较为分散,龙头企业仅有洒志乡畜牧养殖示范基地(贵州凉都鑫农牧业有限公司)一家,但带动能力不强。原洒志茶叶协会即现在的利农合作社也已名存实亡,机构存在,但事实上仅相当于一个生产销售茶叶的个体户。总之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在带动农民致富增收的作用方面效果甚微。

  3.接受教育培训效果不理想,改变观念难

  经分析表明,少数民族乡的贫困人口之所以贫困,与其受教育的程度、个人技能、素质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走访中了解到,有极少数村民,还不能流利地讲汉话,与外界语言交流困难,脱贫发展谈何容易。外出务工的青壮年,也大多无一技之长,收入低下。因此,应把提高贫困人口的素质,当作第一位的任务。为此,必须下大力抓好教育,尤其是职业技术教育。

  三、因地制宜脱贫政策思考

  首先,要依托国家政策,从根本上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快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步伐。

  到目前为止,农村扶贫的基本政策并没有大的变化。在具体政策的实施过程中,要认真搞好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的综合协调,采取有力措施,消除各项措施之间

  其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经常提但又迟迟未能圆满解决的问题,归根结底主要就是一个资金问题。所以,只有国家安排必要的财政资金,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鼓励、支持贫困农户投工投劳,开展农田、水利、公路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解决农村交通、饮水等事关农民生存发展的基础设施这一根本问题,创造发展生产的物质条件。

  第三,加大产业扶贫力度,为脱贫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

  少数民族乡的贫困问题中,“产业发展难”首当其冲。应提供完善的技术服务,充实基层农业技术服务力量,让农技人员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消除产业发展的技术障碍。再就是通过追求共同的利益真正把农民动员组织起来,建立合作经济组织,分工协作,提高市场抗击风险的能力,联合做大做强。

  最后,扶贫应与治愚相结合,从根本上提高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素质,使其具备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的能力。

  一是加强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人口整体素质。通过派遣和邀请技术人员深入贫困村现场指导生产、召开培训会等多种形式提高群众科学种养殖水平,转变生产观念。增强自我争先发展的紧迫感,开拓进取、依靠自身力量脱贫致富奔小康。

  二是治理人居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环境保证。要按照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的要求大力推进生态家园建设,开展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努力实现生态文明村经济结构好、人居环境好、道德风尚好、生活方式健康的目标大力建设富裕、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村寨绿化、道路硬化、庭院净化”为切入点在少数民族各自然村寨开展文明村寨建设,引导村民向文明、卫生的生活习惯发展。

  三是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少数民族地区群众观念落后,长久以来形成多生多养的情况。所以加强计划生育工作力度是解决贫困地区尽快脱贫致富的重要因素。扭转人口增长快于经济增长的局面,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总之,在我国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历史进程中,能否建设一个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而搞好扶贫开发和经济发展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因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及时发现和研究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不断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使少数民族地区逐步脱贫并最终能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本文来源:http://www.hylwhcm.com/gongzuozongjie/40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