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ylwhcm.com--观后感】

篇一:《一九四二》影评_3300字

《一九四二》影评

一、作品背景

《一九四二》是由冯小刚虔诚导演、精心制作的鸿篇巨制的一部电影,而且《一九四二》也是冯小刚使用胶片拍摄的最后一部电影。它展现了旧中国的饥荒灾难,具有深邃的思想、宏大悲壮的场景、精湛鲜活的表演、低沉暗淡的光色。这部影片来源是冯小刚导演根据刘震云小说《温故一九四二》改编的。小说《温故一九四二》发表于1993年,小说内容主要是以1942年发生在中原大地河南的一场大饥荒为故事背景。小说中讲述的是中国人民的苦难,拥有特殊的政治环境和地域特征。但刘震云在写作原作小说时,也介绍了当时的世界背景:宋庆龄访美、甘地绝食、斯大林格勒血战、丘吉尔感冒。据史料称,1942年夏到1942年春,河南发生大灾难,情景令人触目惊心。当时,河南全省夏秋两季大部分绝收。大旱之后,河南又遇到了蝗灾。“水旱蝗汤”袭击了河南省110个县,当地农民饿死了300万人,有3000余万人逃难。原籍河南的刘震云为此创作了这部纪实色彩强烈的小说,大胆的言辞极大地刺痛了读者的道德神经和强烈的民族情感。冯小刚看到了这篇小说后有很大的触动,从而使得冯小刚想拍一部可以根据刘震云的小说《温故一九四二》作为题材改编成的电影。《一九四二》该部影片是由冯小刚从1993年看中剧本到如今拍摄完成,共筹备18年,横跨7地,历时135天,共耗资2.1亿。这部影片是由华谊兄弟公司出品,于2012年11月29日上映。

二、作品简介

《一九四二》这部影片是在1942年我国河南省发生的一次大灾难---旱灾、蝗灾,三百万人饿死。在死三百万人的同时,历史上还发生这样的一些事:宋庆龄访美、甘地绝食、斯大林格勒血战、丘吉尔感冒 。当时,太平洋战争进入第二年,中国抗日战争也处于战略相持阶段,我国河南省地区发生了大旱,千百万民群众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逃荒。影片中的全景展现出大时代背景下,天灾人祸的众生相。在本部影片中的故事主要从两条线索展开:一条是逃荒路上的民众。在逃荒的路上主要以老东家范殿元和佃户瞎廘两个家庭为核心,展现他们的在逃荒路上的挣扎和痛苦,他们的希冀和愤怒。另一条线索是以国民党政府,他们的冷漠和腐败无能、他们对人民的藐视从而推动和加深了这场大灾难,但最终导致了自己的失败的命运。随着浩浩荡荡的逃荒队伍,冰天雪地中满载灾民疾驰的列车、日本飞机空袭逃荒的灾民、重庆轰炸等电影画面的首次曝光而层层递进,影片最后在蒋介石沉重的回首中落下帷幕。《一九四二》这部电影贯穿全片的根本就是吃的问题,同时也记录了一个民族最不应该忘却的一次灾难。

三、 作品人物分析

在本部影片中对白的方言化和副语言比较的丰富。人物操持着河南话、陕西话、重庆话等地方话,使得语言朴实而有趣。人物有着丰富的副语言。影片中通过丰富的语言展现了人物遭遇或命运的转化。 东家范殿元。在影片中,他复杂多变,善恶兼备,能屈能伸,懂

得变通。他也有义气,游说栓柱保护星星,为赎卖栓柱给法庭送白面。当瞎廘因卖女而夫妻大闹时,他舀出一满碗米准备救急时,左顾右盼发现他身后有很多的灾民在围观,急忙说:“这么多穷人,我也救不起啊。”再把碗里的米拂的平平的,“别想着卖孩子,给你娘熬碗粥喝,灾过了还我”。瞎廘的母亲被炸死,范家的财物被炸、被抢之后,他的心灰的说:“啥都没有了,那小米真该借你一袋!’显示出了她同情弱者的性格。在影片的最后老范对孤儿说:“妮儿,别哭了,身子都凉了··叫我一声爷,咱爷俩就算认识。”我们可以从这些话中体会得到老范的这份温情能给人一种无限的希望。

花枝。通过影片中的对话,我们可知她的身价一路下跌,为女儿不惜将自己低价沽售。起初少东家以两升小米和两个核桃为报酬非礼她,她不从。在逃荒的路上人贩子告诉瞎廘:她值五升小米。栓柱欲想用饼干为由诱惑亲抱星星,星星拒绝后跑开。花枝看过后凑前说“没弄成吧?人一喝墨水,就是条喂不熟的狼。给我饼干,我给你睡。”在洛阳,她力争向人贩子推销自己:“买一大的,捎俩小的孩子!特划算。”结果遭到痛斥,花枝被推倒在地,贱卖不成。为孩子有托,她改嫁栓柱,再以四升小米的价位将自己卖给牛贩。临别前,她对栓柱说,“千万不能卖孩子,我的裤子好一点,咱俩换换。”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当花枝用完最后一袋小米的时候,饥饿离人们的距离开始变得那么的接近,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狗吃人的寒心场面。孩子需要养活、刚出生的婴儿需要奶吃、生病在床的母亲需要买药,人们含着泪水卖掉自己的孩子、曾经一起患难的妻子,换来的只有3升小米。3升小

米,在现在看来是那么的不值钱,但当生存遇到威胁的时候,它又是那么的值钱,人们无奈的只有用亲人去换取救命的小米。

瞎廘。瞎廘在影片中是一个油滑而又传统的男人,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当瞎廘面临自己的母亲重病之时,他的第一选择就是卖掉自己的女儿,有这样的一段瞎廘和买主之间的讨价还价的情景,买主给他的老婆和他的女儿都标了价,可瞎廘断然的拒绝了。瞎廘的女儿曾经问过他,说:“啥叫逃荒啊?”。他用直接而又简短的话告诉自己的女儿:“出门找吃的,就是逃荒”。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瞎廘也是个粗线条的男人,当他面临困境的时候,他的心里又是有把盘算的,而孝顺在他的心里是无价的。

老马。在影片的对话中,我们体会得到他的身份在不断地变化,也显示乱世中求生的智慧。他世故利己,不乏善良本色,见风使舵。“一辈子最大的荣耀就是给省长做饭”。坐在逃荒的马车上,伙伴说:“老马,多亏了这次灾祸,才有战区巡回法庭,要不然,你一个县衙的伙夫,怎么会轮到你当庭长呢?他自鸣得意总结发迹经验,梦想着发战争财,“一场灾祸下来,咱们都是官”。在影片的最后,老马为认日本人当差,力劝栓柱保命!栓柱被刺死后,他舔着日本人尖刀上的肉,眼里噙着泪水,谄媚地说“辣”,从他的言情中,传神地展示了他屈辱求生,老马为了果腹,高尚和卑微里的他都能寻找到那丝求生出存的夹缝。

四、观后感

《一九四二》这部电影贯穿全片的根本就是吃的问题。1942年对于河南人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在这一年里河南发生了旱灾和蝗灾,又逢大批日寇入侵中原,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为了生存,3000多万人,历时106天,行程1012公里,开始了一次惨烈浩荡的逃荒之旅。电影中有很多触动我内心深处的场景,让我感慨万千。影片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我们生活在现在的这个年代,我们真的很幸福!我们生活在现代的社会里很少体会得到真正“饿”的感觉。我们更应该懂得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在这部影片里,我们可以看到人们都为了活着尝尽苦楚,却没有一个人选择自杀,他们都卑微地生存者,财主的读过书爱小猫的女儿宁愿自己被卖到妓院,只因想吃饱想活命,佃户愿意卖掉小女儿,徐帆在给孩子一个托付后自己把自己卖掉,如此凄凉,但他们都没有选择死。我们更能从中体会得到河南的普通农民也非常的坚强。选择走下去,活下去,似乎就有了活的希望。当生存和信仰发生冲突的时候,活着永远是普通人的第一选择。

《一九四二》这部电影的拍摄是一个具有挑战意义的事情。刘震云的作品《温故一九四二》一直被以为是不可能翻拍成电影的,难度太大。但是,冯小刚以为如果去做一件“可能”的事情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做就要去做看上去“不可能”的事。冯小刚导演把不可能的事变成了可能的事,这一切都是他心中的梦想指引着他拍完《一九四二》源源不断地动力来源。在剧本创作中,冯小刚导演坦言,自己与编据刘震云选择用最“笨”的方式——重走1942年灾民的逃荒路。我们从中体会更能体会得到要想拍一部比较成功的电影真的不容易。看了《一

九四二》这部电影后,我们应该懂得今天幸福生活真的来之不易,更应该学会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老师,本篇论文有些地方还存在着不足之处,还请老师指正和批评! 在我还没有学习影视鉴赏这门课程之前,我只是看看电影的内容好不好看,精不精彩。从来没有深入的去了解一部电影。而现在通过学习影视鉴赏这门课程之后慢慢地学会了该如何去欣赏一部影片。从影片中学到了更多的东西。平时,我们只觉得老师对我们要求太严格了,其实,我们错了。老师平时对我们严格是对我们好,而我们却误会老师了。。。老师想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会更多的东西,让我们学会欣赏一部好的影片,我们从中获得更多的东西。从而我们才会从中发现生活的美,体验生活的美,享受生活的美!)

学院:数学学院姓名:李 太 杰学号:110203029

篇二:《一九四二》影评_1600字

《一九四二》观后感

走出影院,内心说不出的沉重,第一感觉就是我现在无比的幸福,在那样艰难的环境下,人们依然能够坚强地活着,我现在每天吃的好穿的好,冻不着饿不着,怎么能虚度光阴,不努力奋斗呢?

就像张国立在《鲁豫有约》中说的,《一九四二》出现的正是时候,在现在大部分人都过着物质极其丰富的生活的时候,就应该让大家回味一下历史,让大家看到自己这个时候的幸福,让我们更加好好地珍惜生活。

他说:“你看到每一个人物的悲惨的状态的时候,都像胸口上打了一个闷棍,打的你是叫也叫不出来,喊也喊不出来,哭也哭不出来。等到影片结束,你看到那一丝温暖的时候,你可能眼泪会默默地流下来…….“

他还说:“这是一部来的特别是时候的电影,现在这个时代我们不会再挨饿,物质相当丰富,从五千年前到现在没有一个时代能超过今天。但是我们今天的人都在找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应该不应该回头看一看,看一看7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河南人,他们当时是用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在生存,怎么样咬着牙一步步地坚持下来的,并且活下来的人给我传递了一种民族的韧性和精神。这部电影来的是时候,各行各业的人都需要回顾一下那段历史。“

一部电影,将大社会与小家庭一同呈现,相互交织,社会的状况直接影响到家庭。在家庭的选材上,该影片选择了一个典型的地主家庭和一个佃户家庭,非常具有代表性。

影片无论从演员的妆饰、人物的语言、拍摄的道具,还是狂轰烂炸的炮弹,无一不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情况。还有炸飞的胳膊,炸开花的肉体,那一幕幕血腥的镜头都真实地反映了战争的残酷,烘托出了民众的无辜,这种真实性在普通电影中是很难做到的。

天灾人祸,生灵涂炭,饿殍遍野,卖妻鬻女,贪污腐败,歌舞升平,这些让人看得内心凄凉,真的是哭又哭不出来,直觉的内心沉重。但是逃荒途中,他们的风雨同舟、亲情与承诺,又让我看到了一丝丝人性的光芒。守得云开见月明,最后还是将观众带向了对美好未来的想象。

这是冯小刚继《唐山大地震》之后,他的另一部灾难片题材的作品。灾难片最能给人震撼,直击人的内心,发人深省。他能让我

们体会灾难面前人的弱小,生命的脆弱,但是尽管如此,人又很伟大,人的求生欲能支持他们克服各种困难,坚强地活下来。土匪强粮仓是为了活命;穷人出门逃荒是为了活命;星星卖身是为了全家人活命;死了丈夫的花枝把自己嫁出去,又把自己卖给别人当老婆,是为了孩子活命。不论他们出于爱情,还是出于亲情,他们始终没忘记要努力活着。

这部影片给我深刻印象的还有花枝的小红袄,如若不是那鲜红的颜色出现在这灰色调的画面中,我都忘记了这是一部彩色电影。其实花枝一直穿着这身棉袄,只不过到后来,连棉袄也看不出颜色了。一切归于黑与白,以及那种代表了落后与死亡的灰。黑白的序幕,大片大片黑白感觉的镜头表现,灰色的土地,灰色的房子,灰色的男人,灰色的女人,灰色的饥饿,以及灰色的死亡。有时候你分不清楚这是黑白的镜头,还是灰色的镜头。也许,此就是彼,彼就是此。这更让人身临其境,体验到这种灾难的痛苦。

这部电影唯一让我觉得不协调的地方在于花枝和拴住结婚叩拜之后,天空中出现了亮色的礼花。在那种逃难途中,四处饿殍遍野、满目疮痍,在那凄凉旷远的荒地,会有人家放烟花吗?反过来想一下,或许就是这种让人不可思议的反差更能体现穷人的痛苦:在那样一个时代还能有政府官员歌舞升平,贪污腐败;还能有商人投机倒把;而下层的穷人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却还能坚守人性,信守承诺,坚持孝道、仁义;穷人们的善良在黑暗中熠熠生辉,而相比一些不作为的官员们的心却在灯火辉煌中越来越黑。也许这恰恰就是这个突兀的烟花所要表达的意思。

影片到最后是东家和一个陌生的女孩,在冰天雪地里成为了一家人,最终旁白告诉我们他们度过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有了现在的幸福生活。不禁,我的心为他们放下,还好,他们都有了各自的归宿,逝者长已矣,生者如斯夫。

什么都别说了,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多学点,别虚度。

感谢作者,感谢导演,感谢编剧,感谢演员,感谢《一九四二》的所有工作人员,是他们经过十八年的坚持,在今天给我们呈现了这样丰盛的精神大餐,让我获益良多,感谢!

篇三:一九四二影评_4100字

一九四二影评(一)

暗夜里的火车呜鸣着一路驶来,在人与人攒动的拥挤中,人们带着微弱的希望苟延残喘支撑着生命,游荡的灵魂已赶不上那摇摆的希望,走下去,活下去。

片长近两个半小时的《一九四二》看完后一点不觉得拖沓冗长,每个演员的台词短小经典又不失悲剧里的冯氏幽默,影片结尾时,影院里几乎没有不掉泪的观众,而我流过泪后竟有些麻木的状态,一种乌云般的压抑让人愤愤不平又不知如何释放。

影片以让人恐慌的一九四二年为大背景,鲜明故事情节为基调,运用人物对比的艺术手法,于情于理都演绎的精准到位!一位泱泱大国的军统一号蒋介石竟然在良知和基本德行上输掉了一个美国记者白修德,一个外国人基于人性的层面将生死置之度外,用实际行动竭尽全力挽回事态的炎凉,再环顾中国国民政府的冷漠和无情,不得不让人发指和自省!

追溯历史辙痕,蒋介石一贯的口号“攘外必先安内”不过是他“光环”下一个脆弱的“标签”,国民政府打着统一战线,高举建国大业的旗帜一次次上演着“拉大旗扯虎皮”的角色,遇自然的大灾大难之时,除了装傻就是沉默,试问,这就是蒋的“安内”?!遇抗日生死对决时,除了撤退就是躲避,试问,这就是蒋的“攘外”?!大危大难、民不聊生之际,我们看到的是政府层层剥皮去茧再抽丝,置百姓的饥荒于不顾、置日军的袭击以躲避。

一面是河南中原大地上狗吃人的惨绝人寰,百姓为一口吃食而放弃了人类底线上最后的一点点尊严,一片哀鸿遍野、生灵涂炭。一面是歌舞升平、杯影交措的国民政府的霓虹酒绿。蒋的“救国图存”口号不过是在泱泱大国树立的一面华而不实的旗帜,所谓政府的一个个将领们在面对日本人来袭时,不过是色厉内荏的草包,遇危之处先思己!他们的灵魂已经慢慢的侵蚀着道德,一步步迈向独夫民贼的残忍和荒诞!

这段悲哀又不堪的历史,如同南京大屠杀般的又一次证明了日本人的劣迹,日在中国的国土上肆意屠行和残暴,令人发指!而同时发人深省的是国民政府的腐败和荒诞!与其说这又是人类的一场浩劫,不如说“一九四二”是一个应该铭记每个中国人心中“不能忘却的纪念”!

一九四二影评(二)

《一九四二》自开拍起就一直让我惦记着,这是一段我不知道的真实历史,因为发生在我出生的那个世纪,所以,我认为,这么重大的事件,我至少应该知道个大概。我没有看过电影所依据的刘震云的小说《温故1942》,是因为我这个电影迷更想看看电影能给我的视觉和心灵带来什么样的震撼。

影片开头就以旧照片的昏黄色彩作为底色,一行行字幕,随着已经不甚清晰的方言影音变换着,讲述了发生在那个年月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当时国家所处的背景。我不敢确认那声音是不是当时最高统帅蒋介石的声音,但似乎应该是他的,除他之外,还有谁能站在这样的高度发表这样的演说呢?

黯然的色彩沉重的影音,把观众带回了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一场旱灾,加蝗虫的肆虐,河南发生了吃的问题,赤地千里,饿殍遍野,三千万灾民在逃荒路上受了这辈子想都不敢想过的罪,也吃了几辈子都吃不完的树皮草根。这场灾难没有因为谁家门显赫,谁家富贵逼人,而有所眷顾,财主和贫农一样,都遭受了百年难遇的灾害,都一样地走上了逃荒之路,那时节,有钱也买不到粮食,即便有粮食,也会被饿得聚集在一起的饥民们哄抢而空。法不责众,也无法责众,生存都无法保障之时,法有何用?更不消说道德的层面了!

影片紧紧围绕着此次的自然灾害,通过相携相助的财主一家、财主家的一个长工、以及一家贫困不堪的农民在逃荒路上的种种遭遇,蒋介石政府的麻木不仁,国外爱心记者的实地采访,和日本军队对待饥民的态度,四方面展开说去。通过他们的视角、语言和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反映了河南人民在1942这一年所遭受的前所未有的灾难。

“第十九天离家一百九十一公里”、“第五十一天离家三百五十公里”……记不清这样的字幕在银幕上打出过几次,但记得最后一次是一百零几天,也记不清这第一百零几天离家多少公里,但一定不会与离家的时间成正比!饿着肚步履蹒跚的饥民能有多大的能力迈出健硕的步伐?他们行走的路线也只是惯性使然,因为身后是秃山荒地没有粮食,头顶是时时威胁生命的日军敌机,他们只能向国统区奔命,渴望能抓到一线生机。

然而,面对正在遭受自然灾害煎熬的河南灾民,蒋介石政府又做了些什么呢?本为向蒋介石报告河南灾情的当时河南省政府主席的李培基,在蒋面前却欲言又止,在适当的时候未能道出实情,以致失去争取政府救助的最佳时机。不知是因灾情实况没能及时上达,蒋没能意识到灾情的严重性,还是为了筹措军饷有意回避河南的灾情,在对河南灾民和战局战事的权衡时,蒋还是选择了后者,灾民被彻底地推到了死亡的边缘。更可恨的是,蒋下面的战区也是灾区的部分国民党军官更是利用军饷,发灾难财。反倒是国际友人《时代周刊》的记者白修德,敏睿地嗅到了国民党当局隐瞒了灾难级别的实情,没有听信国民政府的虚假言论,到实地对灾民的现状进行了采访与取证,并在《时代周刊》进行了发表,迫使国民党政府不得不做出救灾的姿态。

这里还要说说侵华的日军,他们适时地抓住了这一时机,向灾民施救,从而改善了日军在国际上的不良影响,同时,也使得获得救助的,本为中国人的灾民加入到了日军的队伍,倒戈相向对付起了自己人——国民党的军队,这也是蒋介石没有想到的。这不能怪这些灾民没有骨气,在生存和气节只能择其一时,从人性的角度来看,能有多少人会选择气节?更何况,当生存连带着的是一家大小的性命,连带着传宗接代延续香火的祖训之时,选择哪一个是不言而喻的!

影片没有表现出日军对灾民救济的现场,也没有表现灾民拿起枪打自己人的场景,而是通过日军长官间的对话,以及蒋与部下的对话表现出来的。这怕是冯导有意这么处理的吧?否则,看着自己的同胞未被同为黄炎子孙的国民政府救助,反被侵略者“良心发现”施以救援,让咱中国的观众情何以堪!

看惯了冯小刚带有京痞味反映社会现实的影片,猛一看这严肃沉重话题的影片时,还反应不过来是他执导的,但这部电影一如他历往所拍的影片一样,切中观者之心!这是我近年来看到的最好的一部电影!

此部影片之所以好,首先表现在了剧本的编写上,编剧通过几个视角分别展示了这场灾难的现场,和当时社会各方对这场灾难的态度,表现了天灾外加人祸的史实,从中也能明显地看出,冯小刚剧组是在竭力表现事件的真实性的。而诸如人吃人,日军对灾民施粮救助等环节的有意隐去,以及当时最高领导人蒋介石对灾情的表情变化、动作和语言等的处理,可以看出,也都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看来,十多年的筹备工作没有白费。

其次是影片的场景,真可以用“波澜壮阔”来形容,虽然我并不愿意用这个词来形容咱的灾民前辈,但是,影片场面确实宏大!在高科技泛滥的今天,很多影片已经运用上了这一技术,以达到冲击视觉的效果,可冯小刚剧组并没有引入这一先进的电影技术来表现宏大的逃荒场景,而是实实在在地运用老方法,用大量的群众演员来再现当时的悲怆场面,使得观众有了真实之感。在镜头的表现上,也尽量避免着叩问道德尺度的画面,做到了点到为止,这也是影片的摄影之所以能获得国际大奖的原因所在吧?2亿元的投资投得适得其所!

一九四二影评(三)

《一九四二》让我想起了《饥饿游戏》,这绝没有对当年那成百上千万中国人所经历的苦难不敬的意思。饥饿游戏的本质是求生,而且是在抛弃正常的道德底线和行为规范的前提下不择手段的求生,为了生存这个终极目标,你甚至可以夺取他人的生命而不受责罚。《一九四二》中的逃荒又何尝不是如此?()为了不被饿死,可以去偷盗劫掠、去卖掉妻儿、去易子而食……由于禁忌原因,影片并没有展现更严酷的求生方式,但也最大限度地还原了那个人间地狱的惨绝人伦。我们不会指责栓柱和瞎鹿偷取白修德的财物,也不会鄙视老马对日本人的卖身投靠,对于从小就接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和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信仰教育的我们来说,《一九四二》其实是在让我们正视人内心的生欲和软弱,活着才是最大的道德,在这个饥饿游戏中,自己才是自己的上帝。当然影片也并没有绝望到底,影片中的一些情节还是能让人在彻骨的寒冷中去体味到一丝温暖和亮色的,如花枝和栓柱的命运,老范最后对弃童的关爱等等。

同为大事件背景下的平民化叙事,冯小刚在《一九四二》中要比《唐山大地震》冷峻和成熟得多,抛开电影技法上的东西不谈,更加人性化的价值取向和更具影射意义的现实批判都是《唐山》所不具备的,也使影片避免了成为对民族苦难的一次商业消费。也许这些东西更多地得益于刘震云。冯小刚的电影作品可以分为喜剧和非喜剧两大类,个人认为在这两类作品中分别代表冯小刚最高创作水平的分别是《手机》和《一九四二》,而这两部电影的一个共同点是刘震云的原著和编剧。如果把这个判断引申一下,冯小刚最好的电视剧作品《一地鸡毛》也是来自刘震云的文本。

刘震云和与冯小刚合作过的其他作家最大的不同在于他的农村生长背景,他有着根深蒂固的淳朴价值观,以及由真正的苦难发酵出来的幽默和练达,这与王朔俯瞰红尘式的尖刻调侃是有着本质不同的。如果说有着相似成长经历的王朔与冯小刚是相濡以沫的关系,那么刘震云的农民式智慧对于冯小刚的意义则是醍醐灌顶的。从文学范畴上说,越接近中国农民,就越能直抵中国国民性的最深处。因此,《一地鸡毛》中的小林和《手机》中的严守一都是来自农村的,而《一九四二》中的流民更不用说了,他们本身就是农民。而当我们经由一个农民的视角去感受这个世界时,我们的情怀往往是悲悯的,甚至有点兔死狐悲,因为离开土地的农民融入这个纷繁世界的方式往往是困惑的、痛苦的、被颠覆的、被伤害的,这其实是我们每个人境遇的放大和反射,当然赵本山们给我们呈现的在希望的田野上快乐生长的社会主义新农民不在此列。

这是不是冯小刚最好的电影可以见仁见智,但我认为这起码是他最重要的一部导演作品。冯小刚为这部电影筹划了近二十年,起初可能只是一个意向,但后来已经成为他试图证明自己驾驭题材和升华创作能力的一个夙愿。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一九四二》那样的梦想,也都希望有朝一日能像凯撒大帝那样说:“我来了!我看见了!我征服了!”但对大多数导演来说,他们终其一生可能都碰不到自己的《一九四二》。

篇四:《一九四二》影评_3000字

你,我,每一个人都是幸存者

--

评《一九四二》

我们的历史小说可以将两千年前某个下午的生活场景都构想出来,如同亲身经历;我们拥有强大的网络搜索功能,甚至可以精确定位到我们目前身处何方,但是我们却不能对短短六七十年前发生的大灾难有意个细致而客观的了解,我们是幸福的,但却也是可悲的。

我能知道的,是美国记者估算的沦陷区大约死亡300万-500万人,有超过2000万人受灾,也有些说法是3000万人,其实不重要,当数字上升到千万的时候,再去形容其多有什么意义?我只知道这些,而这些,我也常在怀疑:这是不是美帝反动派恶意制造的假新闻?我听说铁道沿路都是河南人的尸骨。

我听说日本人曾经在沦陷区救灾。

我听说灾民看到美国传教士们就跪在地上请求他们的搭救,传教士们扔下小袋面粉。我听说,刘震云在书里写到豫西百姓缴了五万国民党军人的械投靠了日本人。

可是只是听说而已。

我看了预告片,不到半分钟我的眼泪就忍不住,我知道冯小刚导演你又想来赚眼泪了。300万或者500万,写在纸上只是很短很小的存在,所以吃饱喝足的我们如今每天在电脑前吐槽的时候,也可能只是把它当作书面数字而已。

我不是英雄,同样你也不是,假如回到1942,我们只会是那漫长的黑色的饥饿的悲伤的流民路上的饿殍,那时或许你正在煮你的儿子吃,当然也可能是在煮你的父母,也可能你在被人吃,也可能早被野狗撕烂了身体。如果有地狱,我想这样的情景就是。

你或许还在为保钓愤愤不平,你也许还在吐槽我们的政府,但是我所能说的,没有真正饥饿过的人,不配谈爱国,当然还有文青们所谓的爱情。没有饥饿过的人,才会期待一场乱世的来临。有人在说,冯小刚你要真有本事你去追问1962啊,我只想说,有时候冯小刚骂你们是网络暴民真没骂错,反问一句有本事你来做国家领导人,你让我拍什么我就拍什么,他想拍的东西未必能真正由他去拍,即便他拍了也不会有人看到,他能对这个现实做什么?1942已经让有些人的菊花不舒服了,拍2046才最安全!

不要再说这些无聊的言论了,我只想庄重的去看《1942》,用幸存者的身份。你我每一个人都是幸存者。

希望这片土地上,

不再有饥饿;

不再有伤害;

愿吾国吾党爱吾民如爱父母。 ——二十年后,死了更多的人。那时,在哭泣的不仅仅是河南。

备注:不要说用灾难去绑架观影人,我问过很多大学同学1942这个年份,大部分人一脸茫然,我说三年河南灾荒,仍有大部分人一脸茫然,不管冯小刚是否能够客观真实的展现那场灾难,至少这部电影让更多人知道有这么一个事情,总会有意义的。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吃饱穿暖的生活。

短评里面一个2B很牛逼的说“我还没看,也不会去看,我就给一星。”人不能无耻到这种地步。我给五星,上映之后如果拍的不好,我会减。

诸如那些说这是拍给河南人的电影,那群人渣也配什么的言论,不用反驳你,因为你的德行已经展示了你究竟出于什么档次。

再补:我想这的确应该是一部很有争议的电影,政治因素,地域因素是两大矛盾点,我只看了预告片,上映之后我会第一时间去看,五星是看不惯那些1星的人。我也是个极端的人,我喜欢的东西,别人可以不喜欢,但是假如我看到别人侮辱它我就会很难过,就这么简单。我并没有什么立场,也没那么民主与自由的想法,本质上我只是个屁民。

让我高喊一声:GD无能GD腐败!求别再说什么歌功颂德,我他妈还在辛辛苦苦为买房买车而做孙子呢,能爱国爱党么?

看电影到优热网

~~~~~~~~~~~~~~~~~~~~~~~~~~~~~~~~~~~~~~~~~~~~~~~~~~~~~

以上是没看之前写的,下面是看完之后写的。

~~~~~~~~~~~~~~~~~~~~~~~~~~~~~~~~~~~~~~~~~~~~~~~~~~~~~

可恶的冯氏小聪明——没了追问的《1942》

如果说《唐山大地震》是一个感叹号的话,那么《1942》可能就是一个逗号,陈述语气的使用,虎头蛇尾的设定,少了起转承合,等不到的高潮让这部电影使人十分压抑,正如有人说的“堵”,确实很堵,所以作为一部电影,它确实没那么好看,演员表演十分到位,李雪健老师用力有点过猛,关于电影本身其实就是这么回事,远没有预告片那么好,但是也没有很多人说的那么差。

冯小刚无疑是圆滑的,所以这部电影才可以上映,然而阻碍冯小刚的恰恰也是这种圆滑,我们可以在电影里发现冯氏的那种小聪明小幽默,如同往年冯氏贺岁片的风格,在贺岁电影中,无论是多年前的《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或是《天下无贼》,这种小幽默小聪明让人可以很舒适的享受娱乐的感觉,也许是被娱乐,不管怎样,那都是轻松的电影。

可在这部灾难片里,看见属于冯氏的那种小幽默与小聪明,多少让人有些忿怒。因为这些小

聪明原本可以用的更加有意义,比如这部电影发布会的名字叫做——《追问·1942》,大概真的没了追问,所以电影本身冯小刚就干脆吞掉了那两个字,最后出来的这部电影,也仅仅就是个陈述事实(还不一定是真实的事实)的作用,没了预告片那种五个问号扑面而来的气氛,这部电影也就没了什么内涵之说。电影中那些细节上的小聪明比如各种耍点冷幽默的台词,尤其让人觉得可恨了起来,因为这些小聪明完全可以耍的更高级,耍的更有意义,比如“追问”这两个字,原本已经可以说明很多东西,可最终,圆滑的冯小刚放弃了任何可以赋予电影少许内涵的细节,不是没有能力,而是他把能力用在了那些让人半笑不笑的小幽默上了。

第二,关于外国大影星的参演,在预告片中,我以为这二人的戏份很重,所以请个辨识度比较高的大牌是有必要的,然而上映的电影中,我们发现,白修德的角色多少还有一定的戏份,然而神父这个角色完全可以由任何一个外国演员扮演,没有必要去请大牌,高价外国影星参演无关紧要的角色,这让人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演员演的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总觉得有些不对劲的感觉。

其实关于电影本身就是上面那么多,好戏永远在戏外,看电影的时候哪怕是到了结尾的时候,影院里仍然少不了笑声,如同我们的现实:永远都少不了看客。关于饥饿——当灾难已经发生的时候,如何才能不挨饿?你有三种选择,一是吃树皮,吃泥巴,杀人吃。二是信主吧,信了主饿肚子也就不觉得饿了,直到饿死。

或者第三种选择,跟熟悉的人组成小团队,抢别人的粮食,吃别人的肉,发展下去也许你们的团队会被人吞并,也许会你的团队变大,吞并别的小团队,然后占山为王,这时你已经不仅仅想吃饱了,然后占领更大的土地,这时你已经想要成为真命天子了,然后你就君临天下,这时你就要吃好睡好了,必须把最初一起合作的队友们全都解决掉,否则你就吃不好睡不好了。关于战争——有些人说,战争会带来新生,我同意,但是绝对不是善良的人们的新生,战争是只有恶人才能活下去的洗礼,有句老话是乱世人不如狗!没有饥饿过的人,才会期待一场乱世的来临,才能知道人不如狗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以上是看电影时一直在脑子里回应的一些事情,这部电影没那么好,但是也没那么差,毕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有些东西必须依靠圆滑,所以我觉得应该值个三星。整部电影记忆最清晰的一句台词是“这次,我要关一批,杀一批!”道明叔其实可以考虑有一天去演演总理,就是准备了一百口棺材的那个!

给四星,一则是为了给那些看都不看就给一星的人,二则是这个影评已经发了两月,不能对不住那些因为写的是好评而给了有用的人们。

其实,这只是一部电影,而且只是一部畏畏缩缩说点boss允许说的话的电影。

但也不只是一部电影:“那些事儿,我都已经忘了,你还提它做啥?”——电影最后一句台词。

篇五:多维综观评述电影《一九四二》_4500字

[摘要]电影《一九四二》用质朴平叙的方式,借用历史事件的艺术展现,通过多方、多角度的艺术处理,使影片更具内涵。同时,紧随时代的多元发展,面对人的课题也是重说难悬,而冯小刚却运用视听综合艺术展现的电影同观众一起探讨与人有关的重大课题,以此来使我们在这个安逸而又浮动的社会对自己、对人生甚至对社会形成思考,引起观众更多遗失的意识,增强人生最本质的东西,也是本文关注的重点。本文试从人的角度多方展开的方式,探讨人与人、与社会交织问题以及民族间的关系问题。

[关键词]电影;《一九四二》;艺术;审美

电影《一九四二》可以说是一个对于人的思考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真实体现,也是当今时代中人最容易迷茫与意识缺失的有力召唤。

一、电影《一九四二》构成性解析

电影作为一门时空与视听综合的艺术,而归结到电影创作内容的本质就是故事的银幕化,是一个个的故事承载了整个具有艺术展现的银幕。所以,电影是以讲故事寓现实明哲理的综合艺术形态。可见,讲故事就成了电影创作的重点,也就是说,有故事可讲才得以有电影可演。

从故事的基本构成来看,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但是,从电影《一九四二》的叙事整体来看没有明显完整的故事。从影片的整体来看,就是对一个历史事件――河南省旱灾荒年的真实记录,从历史的时间进程中,可以说是将1942年冬的一个历史片段拿了出来映之于银幕之上而成为今天我们看到的电影《一九四二》,整个事件就是灾害之年的逃荒历程。然而,从影片所表现的思想来看是不连贯的,散落在影片的各个角落,但是,让观众仔细琢磨影片的任意角落之后却都有可思可感的内涵与意义。从叙事角度来看,没有完整的故事结构,开头就是灾荒,并且是甚为严重的灾荒,以此而见,没有故事讲述的开头,也就是没有故事发生的诱因。

在紧随电影《一九四二》一路游程下来,从起初至结尾都没有大的矛盾冲突,而只是偶有的小波澜,这可能是抓起观众内心紧张的几个点。譬如,影片开头土匪成群集结到张国立饰演的大东家家里,匪首与东家的矛盾冲突,可能算作是一个节点的起伏。同时,还有少东家非礼花枝时的紧张气氛以及在逃荒路上日本飞机的轰炸、瞎鹿被打入沸水锅里、栓柱被日本军官刺死等这一幕幕惊险的画面可能是构成观众紧张的情节点,但是从影片的整体诉求上来说,并不是导演最终的表现目的,同时也不构成影片整体的矛盾冲突,也非影片的高潮。

尽管影片整体上趋于平淡,缺乏强刺激性的镜头,但是,在影片的整体节奏把握上较为精准,并有了鲜明的转向。也就是,不是为煽情而煽情。在整部影片中,导演并没有刻意制造煽情的气氛,一切表现都是那么自然而顺理成章,也就是在以上所说的几个情节点的节奏控制上相得益彰。如少东家非礼花枝一幕,作为富豪乡绅之子并没有以权势欺凌妇女,而是用粮食来换取,从这一细节上表现的是人性最真实的一面,最终导演也没有将少东家烘托得有多么威严、有多么财势,可见导演节奏的张弛有度。再一个明显的一处就是栓柱被刺而亡的一幕,照常理来说大部分导演会极具力量尽情渲染,催情的音乐轰然而上,但冯小刚并没有这么做,而是戛然而止,因为他不是表现爱国情感,更不是英雄主义的写照,是真实的体现,当然,也是冯小刚导演意图不在于此的有力证索,可谓是“体大节而趋于小节”之使然。

在整部影片的叙述中给出了电影创作新的形式,可以说去故事化。虽然,没有完整故事造型,但是却寓含了很深的要义,从这一方面来讲,冯小刚导演不仅一去往日之风范,揭起了新的艺术尝试。同时,影片以开放式的受众接受思维道出了由1942年自然灾害所引发的自然真实与内心真实的双重写照。让观众可以在影片的任何角落自由思想,同时,开放式的叙事结尾和真实平朴的纪录手法,开拓了影片创作的新风尚。

二、人之真情塑意的表达

回味电影《一九四二》,不时闪现出的是电影中更多凸显“情感”交织的画面,这主要体现在影片中点点滴滴的细节画面中。在影片的开始“少东家非礼花枝的时候以米粮换取精神所欲的态度”,体现的是一种情感,是出于少东家作为人的一种协商而非强迫,这个细节也正突出的是人最基准的情感。“土匪结群齐至东家只为讨口饭吃,生活好了再还东家粮食”,这就是电影《一九四二》所塑造的土匪品行。在以往土匪给受众的感觉是匪性强暴、粗野放狂,然而,在那么一个灾害饥饿之年,土匪讲人性、讲人情,就是一种情感的表达,表露出来的是借口饭而非抢口饭,这就是导演不同的表现意图。而“在逃荒途中,瞎鹿为救母治病偷卖孩子与花枝争吵中,东家作为一个富豪乡绅最终忍俊不禁施借于瞎鹿一碗小米”,从这里也体现了人之本真的情感。而“在接下来的逃荒中,为救孩子活命,花枝依然决定与栓柱成亲并自己把自己卖了换取双向的口粮(给栓柱、孩子换粮和自己有口饭吃)”,这里透露的是什么呢?是作为母亲的爱和与人的爱。作为母亲的花枝最基本的是渗透的母爱;作为仅有一天夫妻之情的花枝吐露的是妻子的爱;而作为被自己所卖的花枝暗含的是对自己的爱,在此一细节上可以说让我们反思良多,笔者相信这也应是导演创作此处的用心。

作为非亲生父亲的栓柱,仅仅为了孩子的一个风车玩具,纵然放弃了一个馒头和喂马驾车的活计而换来的是残暴的死亡。在这里并没有表现轰然的煽情,也没有表现中国人的不屈,更没有表现因日本人的凶残而烘托的爱国热情,反而向我们诉说的是人之常情,这就是一个导演用别样的角度诉说着这个时代人所逐渐丢失的最基本的亲情(因为当今时代正在被物质化,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逐渐被物质化,或者说是利益化,纯然的情感正在逐渐消失),这才是导演所要普志的意义之所,也是通过影片中人物点滴细节的塑造所阐述的意义。最后,一个经典之处就是张国立饰演的东家在逃荒途中亲人逐渐离失,换来的是他内心的拷问“身边就只剩我一个人了,逃荒也是死,往回也是死,还不如死得离家近点”,之所以一个亲人也没有了,只有自己的家还是离自己最亲近的,毕竟那里是自己的“雀巢”,是最有情感的居所。此时途中拣来的一个身边失去了所有亲人的小女孩的表述中“我身边没有一个认识的人了”吐露出了小女孩对亲情的依赖,最终,东家与小女孩牵手搭为亲人。在这一幕幕的亲情诉说中,都是平淡的表现却是人之常情的真实,这就是导演所要语思而道知的真意,也是对于人与人情感交织的召唤,也是影片塑形表意的初衷。 三、两种群体的展现,诉求两种观念

在电影《一九四二》中鲜明地给出了两个群体,同时表现的也是两种观念。一种群体就是:河南受灾的底层百姓;另一种群体则是高之而上的国民政府及官员。整部影片是围绕着两个不同阶层人物的活动进行的艺术综合体现,同时也在人物的强烈对比中寓含了不同追求的精神理念。身处灾难之年的百姓寻求的是人之最本能的需求――求生;而上层阶级寻求的是自我荣耀的展示(尤其是排场的讲究),其中以陈道明出演的蒋委员长为首的高层政府时刻以脸面、排场为重。

河南省庶民正处饥荒之时,而上层高官却以隆重的礼乐相欢送,这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实,从这两层人群的对比心理学和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是属于人性不同层面的两个极端:受灾的百姓,追求的是人的最根本的活动――生理所需;而上层高官、政府追求的是生存保障后的理想、精神追求。同时这也是两种理念,从这个角度来看,也许冯导探讨的正是人的价值、意义所在,也正是在不缺温饱(也就是生命有保障)的时候对人生理想追求的深刻反思,笔者认为电影《一九四二》道出的是人性的思考,是对人的普世的关注,是对人的各种内在的反思与扩张。

作为影片中时常出现的河南省省长李培基而言,他在官与民的中间来回穿梭实旨上就内化了一个带领我们上下探索思考的“引索人”,引领我们对人生探索与思考。从李培基自身来说“我是要坚守灾民寻求粮食呢,还是要对上探求人生理想呢”,我如果坚守求粮其结果就是我丢官失职沦为灾民,理想破灭;如果我探求理想――保官享乐,那我所失去的是人生最基本的良心(也亦为“粮”心),失去了万众的依靠,其理想、官职也终究破灭。而作为上层代表的高官蒋鼐文正是处于人的精神追求层面,每个场景的出现都时刻印证了其对精神追求的捍卫而不顾人生存的基本保障,顾此失彼,终致国民党败利退居台湾。

四、两种“人族”与两种“信仰”

影片表现的是我们中国河南1942年冬至1944年春的一段灾荒图景,何必要有西方人的出现?笔者从自身认知的角度,认为这存其普世观念,人不分种别、国类,都是相同。从电影的一开始就有以中国传教士穿梭于灾荒人群间传述上帝之福音,而作为连生命都难以自保的灾民来说,有谁能有这番情志。当然,灾难面前,主是无能为力的,尤其是传教士在日军突袭的荒路上,眼睁睁看着灾民尸横荒野,却又无能为力。终回教堂,怀疑主的能力。其实还有一个经典的空镜头,就是从教堂拉出的一个全景画面,教堂置于画面右上角略高于周围相对残旧的房舍,别有一番意味,这可以寓意人生命的金字塔:置于下方的破旧的屋舍象征的是人(灾民)所需生理满足的追求;而置于上方的教堂代表的人(传教士)对生理满足后的精神、理想的追求。

从这个中西对比的角度,河南灾民追求的还是人最基本的求生层面,连生都无能为力了,还怎么信仰?所以,对影片的灾民来说,能有口饭吃比什么都重要。从这个层面讲,人在只有摆脱了生命危难之时,才有余力去追求精神层面的美好生活,而且中国灾民的信仰是追求生而所需的饭食,而作为西方上帝的信仰是解决了人生存所需层面的高层理想追求。

五、总述:感读影视,反思镜鉴

从人生的情感诉求到人生不同层面的探究,都给处于当今繁复多元时代中的人以生命的思考与探析。电影《一九四二》是以逃荒为线、以多种关注为铺而展开的叙述。逃荒之线不言自明,而多种关注是化作几方视角而言的,其中有奔波于政府、军官与灾民之间的李培基为关注点,以蒋委员长对河南置于不屑的关注点和以美国记者对灾民为视角的关注点等。形成多方关注的结构。发起的最终关注对象是灾民,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关注的是人,是对人的思考,同时人与自然、人与人的主题也就跃然幕上。河南省自然灾害,从某种角度显露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在政府与灾民的关系处理上并为以人为本。

所以电影《一九四二》给出更多的是人与自然、以人为本的观念。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影片开幕则已道明,而以人为本的观念是在剧中政府官员的出现开始而生。现在也正是世界各国需妥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时期,同时中国也率先提出“以人为本”的观念,足见我国更有高瞻远瞩的视界,以《一九四二》灾荒为鉴,为中国及世界日后的发展提供多种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5276267.htm.

[2]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 韩强,王振兴.微电影之艺术结构探析[J].电影文学,2012(21).

[作者简介] 韩强(1972―),男,黑龙江虎林人,堪培拉大学教育学硕士,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广播电视声音技术与艺术。王振兴(1987―),男,山东邹平人,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2010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广播电视声音技术与艺术。

篇六:张朝光:《一九四二》影评文章_2000字

一九四二:不应忘却的记忆

近日,由著名导演冯小刚拍摄的电影《一九四二》正在全国各地影院热播,影片再现了1942年河南特大饥荒的悲惨历史场景,让观众在观影之余,也引发了对天灾人祸与生命价值的沉重思考。

一九四二年,河南大旱,蒋介石政府忙于与日本人作战,无暇顾及数千万灾民,灾民只好自己逃难,成为被国家遗忘、抛弃的一群人。《一九四二》的视角从一个河南的地主展开,张国立饰演的这位地主小奸小滑,不怎么坏,但心眼也不少,藏着粮食和其他居心叵测的灾民们对峙,但终究躲不过已经饿得理智的众人。于是,这位地主在被一番烧杀抢掠之后,也变得一穷二白,儿子被人捅死了,他带着家里的长工、临盆的儿媳妇、女儿与母亲,开始了“躲灾”——他不承认这叫逃荒,因为穷人才逃荒,他至少,是一个有身份的人。躲灾的人在路上却遇到了一个又一个灾害,在饥饿、疾病、冰雪还有日本军队的轰炸之下,身边的人一个接一个死去,让张国立饰演的这位地主陷入了无止境的绝望当中。他身上的灾难以一映百,代表了那个年代河南受灾的千千万万的民众。伴随着这场灾难,一九四二年的众生之相缓缓揭开。有来自《时代周刊》的美国记者,为了第一手的新闻素材和普利策奖,深入灾区;有在灾区的神父,为了让灾民信教而

安抚众人;有兢兢业业的官员,虽已身居河南省主席高位,但仍为了民间疾苦而奔走,却不得不面对腐败透顶、病入膏肓的国家;更有着用军粮来“赈灾”的日本高官,目的是为了让灾民们吃了饱饭,充当侵华的炮灰„„以及,听到河南饿死了三百万人时,勉强挤出“几滴眼泪”的蒋介石。

查阅史料,河南大饥荒早在1941年就已经开始出现征兆,水、旱、风、雹、虫等各种灾害汹涌而来, 全省92个县市遭灾, 农作物严重歉收,农民开始吃草根、树皮。到1942年,持续一年的旱情更加严重,夏秋两季大部绝收。加上去年刚遭大灾, 人民储粮告罄,因而引起特大饥荒,全省嗷嗷待哺的饥民达1000万人之多。大旱之后,又遇蝗灾。这时草根几乎被挖完,树皮几乎被剥光,灾民开始大量死亡,处处都是饿死骨。在许多地方甚至出现了“人相食”的惨状。饥荒遍及全省110个县,豫西、豫北又接连发生特大蝗灾,当时有300万人西出潼关做流民,沿途饿死、病死、扒火车挤踩摔轧而死者无数。当时灾民为了活命,卖儿卖女者随处可见。 但灾难的形成仅仅是因为自然原因吗?当然,日本侵略给救灾造成的困难不言而喻,但国民政府在饥荒时依然贪污腐化、横征暴敛,军队甚至不顾客观困难对灾民强征军粮,凡此种种,相互叠加,终于酿成了这场灾难。国难之际,如不是美国记者白修德如实报道这场惨绝人寰的饥荒,通过美国政府给蒋介石政府施加了压力,恐怕当时的政府还迟迟不

会开仓放粮。总的来看,《一九四二》客观还原了国民政府和国民党军队对于灾民的罔顾,当时的政府领袖蒋介石只顾国际舆论、忽视灾民的生死;河南省主席李培基瞒报灾情、庸碌无能,李培基治下的一众河南官员也只以本部门的利益为先,毫无公心,大灾当前还勾心斗角,企图徇私舞弊、中饱私囊。河南战区司令蒋鼎文等军官,也是只顾个人的仕途而对灾情视而不见,甚至不少下属从赈灾粮中大获渔利。可以说,官员的渎职与腐败构成了这场饿殍遍地的人间惨剧的社会因素。

从结局来看,《一九四二》无疑是一出冰冷彻骨的悲剧,三千万逃荒的灾民,一路流亡而去,因战争、疾病、寒冷和饥饿渐次凋敝,直到最后他们也没有得救,对于活下来的灾民来说,体面、尊严甚至民族大义都变得空前犹疑,在这场生存大战中,没有赢家,只有苦熬过来的幸存者。

阅读历史可以明心智,历史就如一面面不同的镜子在他们各自的位置闪烁着光芒,等待着后人的发掘、观赏与解读。管子云,“仓廪实而知礼仪”,基本生存都难以保证,一切都会在饥饿中变得虚无缥缈。道德、身体乃至生命都成了待价而沽换取粮食的工具,礼义廉耻所构筑的传统价值观在空前的饥饿中变得薄如蝉翼,不仅传统的儒家宗法理念被弃若敝履,就连基本的家庭伦理也饿得头昏眼花、不堪一击——丈夫变卖妻子,父亲兜售儿女,以及各种通奸匪劫事件,更是

不一而足。我们在电影院观看《一九四二》时,心灵受到的震撼是近年来的任何一部影视作品都无法比拟的。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在他的大饥荒研究中指出,导致全面性大饥荒的原因往往并不是粮食总供给量的不足,而是由于信息封锁、分配不公、政府无能等公民权利的“贫瘠”所致。天灾人祸,天灾在前头,可压倒骆驼的最后那根稻草,还是人祸。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多灾多难的历史。当大饥荒让一切坚固的东西都变得虚无缥缈时,记述这段历史的《一九四二》反而厚重起来。记得有诗人曾写道:“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当我们这些“未来人们的眼睛”注视着大银幕上的《一九四二》时,我们的睫毛正在拨开历史风尘,我们的瞳孔正在看透岁月篇章——对经历了那场大灾难的同胞们来说,这是一场迟到但必须铭记的告慰。

篇七:电影《一九四二》观后感_400字

电影《一九四二》观后感

我昨天观看了冯小刚执导的电影《一九四二》,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影片讲述了一九四二年我国河南省发生的一次特大旱灾和遭遇此次旱灾的广大河南人民的悲惨命运的故事。我对遭受了巨大苦难的同胞们深感同情。

从这部悲惨的故事里,我深刻地体会到,吃饭对于人来说是个多么重要的问题。极度的饥饿会令人感到极其痛苦,会使人丧失尊严。由此联想到,粮食安全问题对于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是一个最大的民生问题,切切不可有半点疏忽大意。政府提出的农田土地红线政策十分必要,必须不折不扣地加以落实。

历史是不应该被人们忘记的,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灾难的历史事实尤其不应该被人们忘记。人们应该从这些惨痛记忆中受到启发,从而使这些苦难的经历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

我向《温故一九四二》小说的作者刘震云和《一九四二》电影的导演、演员等为重现70年前发生的那段中国人民的苦难历史而做出了艰辛努力的人们表示崇高的敬意!我认为,你们写作这样的小说,拍摄这样的电影,绝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你们勇敢地担负起了用文学艺术手段记录和反映历史的社会责任。

写于2012年12月10日

篇八:电影《一九四二》观后感_1700字

电影《一九四二》观后感

1942年,一个遥远的年代,充满了战争和饥饿,恐慌和死亡。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处于白热化阶段。燎原之火,生灵涂炭,天灾人祸,哀鸿遍野。

军事家和政治家的目光聚集在一城一郭的征伐劫掠之时,几乎鲜少有人注意到古老的中原河南正爆发一场惨绝人寰的大旱灾。1942年,河南大旱,转眼下一年,紧接着又是一场特大的蝗灾,连番的自然灾害导致了一场几乎遍及整个河南的大饥荒。饥饿如魔咒一般降临到3000万人身上,吞噬了至少300万人的生命,迫使300万人流落他乡。那时,已有1/3土地被日军占领的河南,仍然是国民党手上最丰产的省份,国民政府从那里征购粮食供应着整个西北的军队、官僚和城市需求,这样的负担,令河南的农民在往年储藏下的粮食早早告罄。在传统的中国,应对自然灾害,强大的集权政府往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当1940年代,河南的灾荒已成事实时,国民政府或耽于抗战,或碍于国际形象,却迟迟不见任何及时有效的行动,广大的灾区简直就是无政府的状态。于是,当遍地绝望的时候,茫然无助的灾民,只有向着更远的有粮食的地方逃难。

影片的主角老东家,狡猾,市侩,典型的封建地主,可即便如此也无法对抗这史无前例的灾难,他被迫逃荒,亲眼见证着儿子、儿媳、老伴等亲人的种种死状。他的遭遇是三百万灾民的缩影,面对这群人的苦难,无论是高高在上的蒋委员长,还是深入民间报道灾难真

相的美国记者白修德,以及海内外的每一个人,怎么能从这眼前的人间炼狱之景侧目,绝望无止的逃生,中华民族多舛的命运。

人性是复杂的,当真正获得了生存机会的时候,人性便开始闪耀光芒,花枝出卖自己,更多的是为了自己孩子的继续生存,并将自己比较完好的棉裤换给了栓柱;栓柱为了保护花枝的孩子不惜生命的回去找丢失的孩子,并最终为了保留住孩子的纪念物惨遭杀害;甚至腐败的军需官听到星星吃撑了而不能弯腰的叙述我也多少有些动情。

影片真实再现了当年社会的生活状态,让我们这群80后不禁感慨自己生活在多么幸福的时代,有吃有喝,和平的时代。小时候曾听爸爸妈妈讲60年闹灾荒,小时候穿不上衣服,吃不饱饭。妈妈姊妹6个,姥姥就是一把糠野菜熬一锅稀饭,大家都是抢的吃。地上长得能吃的都吃了,什么树叶子能吃就吃什么,听起来像天方夜谈。根本没什么油水,家里炒菜的时候都是用筷子在油瓶里面蘸一下,滴两滴在锅里。四姨吃的拉不出来,姥姥就用手给她抠„„原来爸妈讲过的自己小时候的生活,在这部影片里我真实看到了,看得我心里难受,眼里湿润。

当树皮被扒光,草根被吃净,人们丧失了人性,更可恶的是竟然到了人吃人的地步,里面残忍不堪的镜头更是让人触目惊心。白修德拍到的狗吃人的照片让蒋委员长面目何堪?政府的腐败,官员的贪污,即使在这样的大灾之年也毫不逊色,可恶的政府在惩治他们的时候,还要求灾民也来观看,要求形式主义。这是蒋委员长在政治上的一场大失败!当河南省长李培基告之河南省灾荒政府统计死亡1062

人,实际上有300万人时,他不禁潸然泪下,走进教堂向上苍祈祷。朴实的栓柱,宁死也不吃日本人的馒头,也不帮日本人打仗,可是又有多少为了活下去的老百姓在给日本人干活?被国民政府军当做包袱放弃的灾民在巨大的生存压力面前,为了继续生存只能选择日本人“刺刀上的馒头”得以苟活,但其倒向日本人的根源不正是因为国民政府军放弃了河南,放弃了灾民,放弃了人民,所以恶毒的日本人才能通过发放“刺刀上的馒头”得逞,这些侵略者才能在一定范围内得到灾民的支持。蝼蚁尚且偷生,何况这些已经异化的市民。

这样的历史让我们震撼,我们炎黄子孙更不能忘记。感谢冯小刚导演这部影片,只有让历史的苦难昭然若揭,我们才能更清晰地认知我们这个民族,认识到我们如何走到了今天。在这物质丰盈,社会和谐的社会阶段,为我们上演了一道精神大餐。无论影片的角度如何,无论它所提供的政治背景是否正确,我们确实有过这样的历史。当今社会发展之速度,我们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是老一辈人的苦难我们不能忘记。在提倡节俭,不浪费的今天,看过了电影《一九四二》更加迫使我们追求简朴的生活,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不禁重温儿时“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

篇九:电影《一九四二》对话特色_4500字

[摘 要] 冯小刚虔诚导演、精心制作的鸿篇巨制《一九四二》经多年酝酿,历尽艰难终于拍竣。它展示了旧中国的饥荒灾难,具有繁复深邃的思想、宏大悲壮的场景、精湛鲜活的表演、低沉暗淡的光色。人物对话较多,经过精心雕琢,富有特色,功效多样。本文仅以人物对话为切入点,剖析特色,探讨对话在交代事件情节、折射社会问题、塑造个性形象、展示人物命运、表达丰富情感、蕴涵哲理意味、揭示主题思想等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 对话;塑造性格;交代情节;揭示主题;副言语

《一九四二》筹备达十余年,横跨7地,历时135天,耗资2. 1亿,呕心沥血而成。本片人物众多,个性鲜明;场景宏大,节奏分明;多线并行、重叠叙事,难以含蓄委婉去展开情节,而较多运用对话。对话的内容、表意繁复多样,作用广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具有叙事性

对话交代情节、事件及其发生的背景、过程,反映现实,便于观众理解。

1.交代国际局势和中国处境。秘书为蒋介石读电报:罗卓英率军在缅甸曼德勒以西惨败,日本用瓦斯使国军死伤八百多人;还有仁安羌危机、甘地绝食、德军进攻斯大林格勒、豫北会战、周佛海脱离汪逆。陈布雷告诉蒋介石:“四国首脑会谈将在开罗举行,商讨战后事宜,但是丘吉尔和斯大林不愿意中国参加”。可见中国正面临内外交困的艰难处境。

2.介绍中日兵力、战况。冈村宁次在飞机上问:“目前集结在河南的中国军队有多少?”军官答:“蒋鼎文有八个集团军,实有四十万。”手下向驻河南的第一战区司令官蒋鼎文汇报:“长垣封丘一带可能要丢,许多阵地已经开始白刃战。日军死伤八百多人,我军死伤五千多人。”正当蒋鼎文决定对汤阴、安阳进行合围时,他收到蒋介石从缅甸前线发来的急电:“委员长让国军撤出河南”。他分析置老蒋灾民于不顾的策略:“国家贫弱,只有甩包袱才能顾全大局”。可惜这“妙法”扭转不了国军的节节败退。国民党既不能卫国,也不能保家;既不能发展民生,也不能抵御外辱,最终败逃台湾。

3.反映灾民的惨状。《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前往教堂,与梅甘神父交谈:“这么多的灾民颠沛流离,我却看不到政府的援助。”他告诉蒋介石:河南三千万人遇到吃的问题,逃荒的灾民正在一天天饿死……我听说灾区发生人吃人的情况,我亲眼看到狗吃人!”还拿照片作证。逃荒的火车好不容易到达潼关就被迫停下,荷枪实弹的军官怒喝:“到陕西的灾民有几百万,再往这运,陕西就成灾区了。士兵们开枪!往车上赶,赶回河南去!”

佃户瞎鹿告诉人贩:“逃荒一个月了,家里大人小孩已经十天水米没打牙,每天都在吃柴火。”他对寻死的娘嚷道:“上吊?有房梁吗?”逃难的医生有气无力地对老范讲:“俺娘、孙子、孙女都死在路上,我走路已经打飘。”目睹花枝在儿子的肛门里抠不出大便,母子都难受,老范说:“拉得出来才叫怪,天天吃的都是树皮。这树皮吃得我满嘴都是苦的,过去全都是饺子、包子的味。”中国人的苦难由此可见一斑,人们常用“家徒四壁”形容穷困,而他们却幕天席地,流离失所。

4.反映残酷的现实。河南同乡会会长、西安商界大亨张钫愿意捐出一半家产,但很担心:“怕就怕捐出的东西,又被当地官员贪污了!”蒋介石急忙表态:“我已经责成监察院赴灾区调查,这次我要关一批,杀一批。”但是腐败贪污成风,惩治只管一时,治标难治本。

对赈灾期间贪赃枉法的董家耀等执行死刑时,监斩官向当地官员埋怨:“市民已看过,还想让灾民看一看。这规模有点小啊,洛阳是怎么组织的?”答曰:“灾民都去扒火车,这事不好拢!”“这不是人多人少的问题,怎么就这么点人来看,政府在惩治贪腐,民众麻木不仁……”显然惩治腐败要搞得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实则是官员作秀,糊弄百姓,被杀的是些倒霉的小贪污犯。

蒋介石问河南省主席李培基:“听说有些灾民吃了日本人的粮食,帮日本人打仗!”蒋鼎文对李培基说道:“饿死一个灾民,地方还是中国的;如果当兵的都饿死了,我们就会亡国!”军队都难以为继,灾民更是命如草芥,永远被忽视、遭践踏!当栓柱被捉带到军营,见到为日本人做饭的老马问:“老马,你怎么在这?”老马:“饿,保命吧!”而冈村宁次的“他们是中国人,但首先是人”印证着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首先获得吃喝住等生理满足,才有社交、尊重等需要。执政党不能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难免垮台。

二、塑造形象个性

对话是塑造人物形象、展示个性特征的有力手段和重要载体。本片对话较好展现人物的性格,仅举三例。

1.蒋介石。本片没有把一代枭雄丑陋化、恶魔化,对话展示他在内忧外困、国弱民贫时的无可奈何、无能为力、自欺欺人、罔顾民生。

他让张厉生念《大公报》上的《豫灾实录》,训斥道:“王芸生是主编?他蛊惑人心。《大公报》要休刊反省,取消王芸生访美机会。告诉《中央日报》,马上写一篇社评,以正视听。”当白修德反映灾区狗吃人、人吃人的惨状,他先不信,见到照片才说:“灾难是有的,但没这么严重。”他一直被丧师失地的坏消息包围,对河南饥荒装聋作哑,无暇理会。随后他对手下讲:“如果这几张照片发出去,我就成为置民生于不顾的独夫民贼!”感叹中不难洞见一国首脑面对天灾人祸欲封锁消息却又束手无策的迷茫和凄凉。

在重庆检阅童子军时,他俯身拉着孙放吾烈士女儿的手说:“过年时来爷爷家,我给你压岁钱!”他抚慰遗孤:“你们的父亲都是伟大的军人。”作为总统,他须在百姓面前表现自己对烈士的赞誉,但他无视灾民悲惨的生活,是大残忍小仁慈,大冷酷小和善。

2.东家范殿元。他复杂多变,善恶兼备,能屈能伸,懂得变通,狡黠小气。他义气细致,游说栓柱保护星星,为赎栓柱给法庭送白面。

当瞎鹿因卖女而夫妻大闹,他舀出一满碗米准备救急,左顾右盼发现很多灾民都在围观,急忙说:“这么多穷人,我也救不起啊。”再把碗里的米拂得平平的,“别想着卖孩子,给你娘熬碗粥喝,灾过了还我”(米碗往后缩,满脸严肃状)。瞎鹿母亲被炸死,范家财物被炸、被抢之后,他心灰地说:“啥都没有了,那小米真该借你一袋!”显示出他同情弱者的性格。片尾老范对孤女说:“妮儿,别哭了,身子都凉了……叫我一声爷,咱爷俩就算认识。”这温情给人希望。 3.老马。对话透露他的身份不断在变化,也显示乱世中求生的智慧。他世故利己,不乏善良本色,见风使舵看人下菜。一句“鲤鱼焙面,延津做法”,道出他是县衙伙夫,“一辈子最大的荣耀就是给省长做过饭”。坐在逃荒的马车上,伙伴说:“老马,多亏了这次灾祸,才有战区巡回法庭,要不然,你一个县衙的伙夫,怎么会轮到你当庭长呢?”他自鸣得意总结发迹经验,梦想发战争财,“一场灾下来,咱们都是官”。第九法庭扣押栓柱,他堂而皇之编出一套法理,“让老范缴枪,再送三斤白面,不然就将栓柱发配抗日前线作战”。最终揩油成功,转脸高兴地说:“今儿中午法庭烙饼!”做淫媒后他自责道:“想不到,我一法庭庭长,也要跟着你卖人。你救灾,那就多挑几个女人,给他们个活命吧。”最后为日本人当差,力劝栓柱保命!栓柱被刺死后他舔着尖刀上的咖喱,噙着泪水,谄媚地说“辣”,传神地展示他屈辱求生,难有人格和尊严。

三、展示人物遭遇或命运的转化

1.花枝。通过对话,观众可知她的身价一路下跌,为儿女不惜将自己低价沽售。起初少东家以两升小米和两个核桃为报酬非礼她,她不从。逃荒中人贩子告诉瞎鹿:她值五升小米。栓柱欲以饼干为由诱惑亲抱星星,星星拒绝后跑开。花枝看过后凑前说:“没弄成吧?人一喝墨水,就是条喂不熟的狼。给我饼干,我跟你睡。”贞操和矜持荡然无存。在洛阳,她力争向人贩、男鸨推销自己:“买一大的,捎俩小的(孩子)!恁划算。”结果遭到痛斥,推倒在地,贱卖不成。为孩子有托,她改嫁栓柱,再以四升小米的价位将自己卖给牛贩。临别前,她对栓柱说,“千万不能卖孩。我的裤子囫囵(完整)一点,咱俩换换。”

2.星星 作为东家的女儿,她从小条件优越,矫情、清高、任性。逃荒后生活每况愈下,难觅美好。开始她对爹耍脾气:“我不想逃荒,要回去找同学,她们去了抗日前线,我要回去护校。”逃难不忘带着黑猫,嫂子抱怨“人都吃不饱,还喂猫”,她淡淡说:“它吃的算我的,待会儿我不吃饭。”为给产后虚弱的嫂子补身,小黑被杀,她说“我也要喝猫汤”,把书撕掉熬汤。她痛苦无奈,不断认命。往后她说:“爹,我饿得实在受不了,家里连柴火都没得吃的,你让我逃个活命,把我卖了吧,能换五升小米。”甘愿做妓,娇贵不再。在伺候军需官董家耀时她端着水,三次都弯不下腰,流泪道歉说是吃得太撑,蹲不下去。曾经的灵秀、高雅、颜面都已荡然无存。语言和动作演绎她的命运,很有层次感和逻辑性。

四、呈现的黑色幽默感

啼笑皆非、荒诞怪异的事情通过对话道出,产生独特的“奇趣美”。

老范逃荒到洛阳要救济粮:“老总,听说政府不是向灾民发救济粮?”治安人员答:“政府划定的灾区,只限豫北跟豫南,洛阳不在灾区范围,你也不是灾民。”老范再问:“我咋才算是灾民?”治安人员答:“你从这儿再往北走一百五十里,到豫北就是灾民。”老马对男鸨说:“你救灾,那就多挑几个(女子做妓),给她们活命吧!”蒋介石与李培基对话:“河南到底死了多少人?”“政府统计,1 062人。”“实际呢?”“大约300万。”

救荒丸一事也饶有趣味。林永健饰演的岳县长在水旱蝗汤时代也不忘捞好处,别有用心地向李主席推荐:“吃一颗简易救荒丸,一天不饿;吃一颗长效救荒丸,七天不饿!小韩闭门研究多日,希望政府拨款生产大力推广。”李培基反问:“要是这玩意儿祖传、管用,中国自秦朝以来就不该饿死人。”

牧师安西满对天主教和上帝极度虔诚,把老范的家破子亡、梁姓地主的去世和百姓的逃荒都归结于“不信主、无信念”,他的理想是“像摩西带领以色列人逃出埃及一样,我带着河南人逃出苦难之地,将天主教发扬光大”。但目睹大量难民被炸死,盖在女孩身上的《圣经》也阻挡不住她流血和死亡,他只感叹:“既然魔鬼老是战胜上帝,那信他还有什么用。”

五、对白的方言化和副言语丰富

人物操持着河南话、陕西话、重庆话等地方话,使得语言朴实有趣,接地气。如中、囫囵、体己、木有劲、买药(哟)、一月(yuo)。

人物有丰富的副言语,使其形神兼备。副言语是人们在说话时表现出来的语言特征,如音量、音质、速度、节奏、语调及其他的独特方式,如口音和发音习惯等,还包括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他们和演员表演相结合,更好地表情达意,形象也更加丰满生动。精心雕琢的台词,辅之以人物丰富的表情和动作,使人物丰满传神。花枝张牙舞爪地从丈夫手里抢女儿,嚷道:“我就是拍死她,也不让你带走。”饥饿的人说话时疲软无力;各自为政、利为己谋、矛盾对立的官员们通过他们吵吵闹闹的神态传神展现。

《一九四二》台词独具特色,可交代事件情节,反映社会现实,塑造人物形象,展示人物命运,表达丰富情感,蕴含哲理意味,揭示主题思想,意义非凡。

[参考文献]

[1] 伍建阳.影视声音创作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出版社,2005:110.

[2] 刘震云. 温故一九四二[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

[3] 邵清风.视听语言[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汪少明(1969— ),男,湖北黄冈人,电影学硕士,黄冈师范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影视理论。 夏潇(1985— ),女,湖北黄冈人,传播学硕士,黄冈师范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电视艺术。

篇十:电影《一九四二》意义初探_4500字

[摘 要]电影《一九四二》的上映,引发了人们的热议,影片重要之处在于激活了人们的记忆,使人们把目光投向了历史。历史往往扑朔迷离,有没有真相,是不是真相,不是一个人说了算,也不是一部作品就能成为定论的。但是,没有追寻,没有探问,就什么也谈不上,而《一九四二》恰恰引发了对历史的追寻和探问,有了不断的追寻和探问,才会有走近历史真相的可能,也只有不断地追寻和探问,才会有记忆的保障,而记忆关乎生命的存在和前行,这,应是《一九四二》的意义之所在。

[关键词]《一九四二》;电影;历史;意义

如果电影只能由电影专业人士用电影专业术语来谈论和评说,谈论和评说电影的人将很少。好在电影是给大家看的,大家也就可以各说各话,就像面对《蒙娜丽莎》和《哈姆莱特》,一千个人会有一千种说法,而作品的内涵和意义就在各种谈论和评说中越发丰满,甚至会无止境地丰满下去,这在“康士坦茨学派”亦即“接受美学”那里得到了理论支持,该派代表人物尧斯认为:“读者将自己的情感和观念作为一个‘期待视域’去要求作品,通过再创造产生审美感受,因此读者也是作者,正如作者也是读者。”[1]315

电影也是这样。一部电影,弄到好处,会让专业人士为其电影语言运用得大胆、巧妙、独特而佩服,比如当年有人面对张艺谋的《有话好好说》大为叹服,说电影拍到这一步,往后让人没法拍电影了。但是,就如解释学认为的“语言包含的意义总是超出它本身在逻辑上和结构上固有的东西(本文),而且具有大量未说出的内容”[1]314,一部电影,弄到更好处,或许会让专业人士也忘却、至少是暂时忘却专业技术上的事,也“将自己的情感和观念作为一个‘期待视域’去要求作品”。

有了互联网,受众参与和再创作来得更为普遍和迅猛,2012年岁末,冯小刚的《一九四二》刚一推上院线,这部电影就赢得了上年姜文《让子弹飞》的待遇,只几天时间,观众谈论和评说的内容就大于影片本身不知多少倍。

电影是给大家看的,也就众口难调,有赞许,也有批评,先说赞许。受了电影的感动,有人向影片中注入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著名作家查建英在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中说《一九四二》是“中国大片里的真的一个好片子,你说民族性也行,人性也行,真的是有深度的,又好看,又有深度”。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张泉灵在新浪微博上从不同角度有所描述:“刚看了场《一九四二》的试映会,两个半小时,心在油里煎着,大石头底压着,叫不出痛来。那几个笑点像是油锅里再淋进几滴热水。直到片尾曲响起,一滴眼泪从我眼眶里溢出。几分钟的片尾字幕,没有掌声、没有交谈,一片静默。散时,大家轻轻鼓掌道别,平日里舌灿如花的影评人们也只有两个字的评价:很好。”另有人发微博为张泉灵的话作证:“《一九四二》落幕后,全场鸦雀无声,竟然听不到任何议论,连走路都变得很轻巧,生怕打扰了谁,甚至出门后垃圾桶都是空的。”

有赞许,也有批评,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杜庆春在新浪微博发文《对〈一九四二〉说》,其中有这样一段,原文是这样:

《一九四二》可以写庶民史的,但是电影一开场就要拉出一个世界格局,谈在那个时间点上苏联怎么样呢?虽然,还是故意的只是说丘吉尔的感冒,但是毕竟还是要拉一个大格局。在结尾也是这样,要戳到年代的纪年大事表上去。也就是说,非要一个大历史的东西去架构自己……《一九四二》在努力庶民细节的时候,还是被大历史绑架了。〖HK〗

在影片开首展示大历史背景,这在冯小刚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早在1995年,冯小刚根据刘震云小说《一地鸡毛》和《单位》拍摄的电视剧《一地鸡毛》,就在片首音乐的演奏中,在布满报纸拼图的背景上,幻出坦克、飞机、战争、灾难和各国政要会晤和阅兵的影像。如果说那次片首展示大历史背景是为映衬小人物生活的琐碎、卑微、不为世界所知,这次的片首展示大历史背景却是从电影前身小说原作中来的,原作本就是写史的,电影也遵从原作的框架,说的是在所谓“大历史”的脚下庶民生命的如同蝼蚁,就像有人竟说“大象走路哪能顾得了蚂蚁螳螂”,而这种观点是必须批判的。《一地鸡毛》或许先透出冯小刚受刘震云小说《温故一九四二》影响的信息,但此次的电影片首再次展示大历史背景却不能说是重复,只能说早该搬上银幕的搬晚了。

一个文艺作品,不怕有人夸,也不怕有人骂,怕就怕出来以后全无反应,那才是彻底失败了。众口难调导致众说纷纭,众说纷纭又导致莫衷一是,喧嚣声中,有人跑影院去再看《一九四二》,越听越看却是越想得多,不知电影意义何在了。

聪明的作者不会在自己的作品上饶舌,冯小刚是聪明的,早在电影上映一个月前,他在新浪微博就有话,话说得有意思,是冯小刚式的:“《一九四二》明天终混,对于导演来说,影片出了混录棚这件事就算画了句号。好赖就是它了。”这似乎有点听之任之、任人评说的意思。

作为一个拍贺岁片拍出名的,影片又推出于岁末,冯小刚又有所担心,怕人们误以为这又是一部贺岁片,在影片上映之前也有话说,话也还是冯小刚式的:“诚实很重要,您要想看贺岁片我劝您千万别买《一九四二》看,省得你看完后悔,骂我不厚道。《一九四二》没有乐子、没有红火,有的是历史的真相。想买笑的,咱们明年见。”

〖HJ1.4mm〗但是,这回的热闹还就热闹在这“历史的真相”上了。

早在十多年前,冯小刚就想把刘震云的《温故一九四二》搬上银幕,有读过小说知道此事者既为之赞叹,也为之担心。赞叹的是,刘震云的调查体小说《温故一九四二》发表于1993年,早在那时候,他就对河南历史上那场重大的天灾人祸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并敢于秉史而言将其写出来,不能不让人感佩;担心的是,这场灾难涉及国共及日本诸多方面许多著名人物和重大事件,温故又往往会波及现在,要想拍成电影公之于众,怕不容易。

1993年,中国还没有互联网,微机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普遍地进入寻常百姓家,绝大多数中国人对历史的了解还微乎其微,刘震云的《温故一九四二》一出,使得一些读书人吃了一惊,因为前所未闻,看到这样突破性的披露和讲述,又由吃惊而对小说中的史料有所相信。十多年过去,《一九四二》终于搬上银幕得以公映,当此信息爆炸的时代,该片引起的最大的争议,却就在历史真相上,影片上映不到十天,已被指出许多硬伤,却原来从小说到电影,所用史料和别的相关史料有出入,甚至有很多很大的出入。 从史实方面对《一九四二》进行批评,系统而又颇具代表性的文章,当属腾讯文史频道主编谌旭彬发表于互联网上的《戳破〈1942〉里的伪历史》,该文以近万字的篇幅,就《一九四二》涉及的人物和事件,有针对性地拿出了更为详细甚至更为权威的史料,一一说明《一九四二》中所用史料的不稳和不实。从文章中的一些小标题就可以看出问题的严重,如《〈大公报〉被停刊三天,不是因为报道河南饥荒,而是“指摘限制物价之失败”》《〈大公报〉被处罚之前与之后,对河南灾荒的报道同样从未中断》《在〈大公报〉被停刊之前,重庆〈新华日报〉对河南灾荒的报道至少已有40余篇》《冯玉祥的回忆绘声绘色,但李培基根本没去重庆报灾,怎会挨蒋介石的骂?》《郭仲隗说“中央不准报灾亦不救济”,但河南军方曾多次报灾,并因此与豫省府正面冲突》《白修德在〈时代〉周刊报道灾荒时,中央及河南的救灾工作早已全面展开》《美国外交官谢伟思1942年11月在河南的观察,比白修德要准确得多》《沦陷区的灾情同样严重,日军没有主动放粮的记载,伪省府也无力救灾》,还有蒋介石、汤恩伯包括李培基在内许多历史人物面对当时河南大灾的态度,都与小说和影片所说有很大出入。针对片尾所演陕军于潼关开枪阻拦逃荒难民一事,《西安晚报》编委、《西安晚报》陕西新闻部主任刘小荣在腾讯微博也指出:“影片《1942》临近尾声,大批河南难民逃进潼关,却遭遇陕西军人开枪逼退豫境,影片中凡操秦语者军人必坏。历史事实是:(1)正是陕西人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敞开胸怀接纳,200余万河南同胞才在铜川西安、咸阳、宝鸡和兰州以及秦岭山中落户;(2)当时驻守潼关是胡宗南将军的第34集团军。”

电影是电影,现实是现实,不可等而待之,一般情况下应该是这样。《一九四二》上映,有影评人也先期打了预防针,在新浪微博言道:“看完《一九四二》,导演在映后交流时特别提及,可以自由批评,但别过度解读。去年《让子弹飞》被不少人‘解读’出海量政治隐喻,主管部门事后分外敏感,给艺术家的后续创作徒增难度。”

不过度解读也许自有道理,但是,一部历史题材的影片毕竟和所涉历史有关,即使拍得再感人,如果在史实上问题多多,这个作品怕就站不住了,总不能让人面对不稳不实的历史去感动。

那么,《一九四二》的放映到底有没有意义?笔者认为还是有意义的。

《一九四二》也可以称得上是一部灾难片,是一部历史灾难片,看了这部片子,有人用了“虐心”一词,冯小刚为这个词叫好,说:“越琢磨越觉得‘虐心’这词精准。哪位高人发明的?堵心伤心钻心扎心都没这两字给力。这是对《一九四二》极高的评价。”

冯小刚拍《一九四二》,如他自己所说“这部影片对于我来说,有点像谈了十几年的恋爱终于扯证结了婚”,十多年前他就想拍这个片子,当时听说过的或许还有些人,十多年过去,若不是冯小刚把这事再次提起,记得的怕就没几个了,难得的是冯小刚一直把刘震云的《温故一九四二》存在心里,并且付诸行动,2011年10月14日,冯小刚在新浪发微博宣布:“自93年第一次读小说《温故一九四二》至今已经过去了十八年,其间数次动议拍摄皆因故搁浅。十八年,小刘小冯变成了老刘老冯。如今时机终于成熟,万事俱备。”一年以后,心愿变成现实,电影终于出来了。

困苦和灾难会使人奋进,困苦和灾难若是多了,也会使人麻木,堵心伤心钻心扎心都不能使人有所醒悟,也许就非虐心不可,鲁迅早曾提醒要守住记忆,保留痛感[2],刘震云在小说原作中也提醒人们注意:“历史从来是大而化之的。历史总是被筛选和被遗忘的。”[3]《一九四二》激活了人们的记忆,使人们把目光投向了历史,而历史最大的价值是用来鉴今的。不错,历史往往扑朔迷离,有没有真相,是真相不是,不是一个人说了算,也不是一部作品就能成为定论的,但是,没有追寻,没有探问,就什么也谈不上,而《一九四二》恰恰引发了对历史的追寻和探问。感谢互联网,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观众也参与了创作,与影片制作者达到了互动,彼此对历史进行不断的追寻和探问,有了这不断的追寻和探问,才会有走近历史真相的可能,也只有不断地追寻和探问,才会有记忆的保障,而记忆关乎生命的存在和前行。从互联网上看,有识之士正逐步达成共识,就如网名图宾根木匠在新浪微博所说:“让大饥荒成为公共讨论的热点,就是《一九四二》所完成的文化担当。这个历史事件会走入大众视野,不看电影,看书也行,历史的帷幕总是一点点被拉开的。”这,应该就是《一九四二》意义之所在。

[参考文献]

[1] 易中天.破门而入——美学的问题与历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 鲁迅.灯下漫笔[A].鲁迅全集(第一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 刘震云.温故一九四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孟庆东(1973— ),男,吉林长春人,硕士,长春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河童之夏影评10篇作文2000字

篇一:河童之夏影评_6500字河童之夏影评(一)“龙虽然恐怖,但人类却更恐怖…”。《河童之夏》一开篇就借长着鸟嘴,背上有龟壳,头顶上还有着一碗状水洼凹镜的妖怪河。

当幸福来敲门影评10篇作文50字

当幸福来敲门影评10篇。

初二四记(二)作文800字

颈记本级老师言:课间何人,不得串班,不得无故去它班。课串班间“串”为先。“串”乃课间不得不做之事,于是乎课间男生们的“串班game”乃我班一大。

本文来源:http://www.hylwhcm.com/xindetihui/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