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ylwhcm.com--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习总书记指出,谋划和推动“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就要把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下面是本站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学习心得(1)


  为适应和把握新常态,中央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随着政策及方向的新调整,新常态下,各项工作涉及面更广,面临的难题更多,要有新观念。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正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结构调整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存量与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增长点。这是中央对我国经济发展中长期客观趋势的战略判断。:

  一是发展理念的调整。

  发展理念是经济发展的思想基础。新常态下,中央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这说明我国在发展理念上的重大转变,这种转变带来的是经济结构、增长动力、发展质量的重要调整。具体来讲,货币政策会持续在稳字上下功夫,在保持灵活性的同时,严防系统性风险;财政政策的调整会逐渐微观定向化,不再搞短期大规模经济刺激;实体经济会更加突出科技创新的引擎作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同时,环境治理和建设投入将会加大,对于民生的重视也会超出以往任何一个时期。

  二是政府职能的转变。

  新常态下,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简政放权,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标。政府部门简政放权,将会在大部分经济领域逐步退出前置审批或审查,有的领域会完全放开,有的领域则会通过强化事中或事后监管来实现对市场的保护。简政放权意味着一般性经济事务管理的社会成本降低,相应地,政府依法决策、依法治理能力水平则会显著提高。

  三是市场形态的完善。

  新常态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性作用,促进市场经济体系更加完善是转变市场形态、发挥市场“无形之手”作用的核心问题。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提出,描绘了市场新形态的图景:对内要打破自然垄断,打破区域间的壁垒,形成统一开放的国内市场。对外会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区域或跨区域自贸协定的推广以及亚投行、丝路基金的建设运营,逐步打通境外市场的壁垒,有效强化对外投资、输出国内产能,形成规范和良性发展的国际市场。

  四是市场主体的重塑。

  企业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微观基础。新常态下,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将会重塑,无论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发展目标都将会由做大转为做强,真正成为独立经营、自担风险、自负其责的合格市场主体。企业管理体系、治理结构、经营理念及发展方向将会成为企业能否适应新常态、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问题。同时,对自身无形资产的投入和重视、对自身商誉和社会责任形象的重视都会成为影响企业下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成为新常态下的先行者,要做到以德修身。古有“修身治国平天下”之说,“治国”和“修身”联系在一起,强调“治国”需先“修身”。就是说卓越的才能,只有在高尚道德的统率下,才能发挥的正能量,才能“以德领才”、“以德润才”。

  否则,只会才能越大危害越大。每个党员干部,不管职务大小,岗位如何,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和国家的形象,必须自觉加强道德操守,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抵制歪风邪气,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初、慎微、慎独、慎好;强化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耐得住寂寞、顶得住压力、抗得了诱惑,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清清白白,两袖清风,成为人民群众信赖的好党员、好干部。

  成为新常态下的先行者,要做到以俭养廉。“以俭养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党员干部思想道德的基本标准。俭易廉,奢易贪,俭和奢是廉和贪的起始点和分界线。“物必自腐,而后虫生”,现今社会五光十色,多姿多彩,在权力、金钱、美色、荣誉等诱惑和考验面前,稍有不慎,就会迷失方向,丧失党性和人格,最终走上贪污受贿、腐化堕落的道路。每个党员干部必须要树立“正身直行,众邪自息”的坚定信念,“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淡泊之志,不以“小节无碍”而原谅自己,不以“下不为例”而开脱自己,不以“他人不知”而放纵自己,善养浩然正气,思想上清明、行动上清风、行为上清廉。

  成为新常态下的先行者,要做到以勤治事。“功崇惟志,业广为勤”出自《尚书周书》,意思是,取得伟大的功业,是由于有伟大的志向;完成伟大的功业,在于辛勤不懈地工作。勤奋工作是党员干部应该遵循的基本工作准则之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勤奋,不是三分钟热情,而是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需要坚忍不拔的性格和坚强的意志。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每个党员干部必须自觉承担起人民的期待和历史的责任,把“不务虚、只务实”作为常态,时刻把勤奋务实放在第一位,做到手勤、腿勤、嘴勤、脑勤,真干、实干、苦干、巧干,尽心、尽力、尽责、尽职,以勤奋的工作、务实的作风、不懈的努力,持之以恒的决心,披荆斩棘,攻坚克难,一往无前,筑就梦想。

  成为新常态下的先行者,要做到以严律己。“君子责己,小人责人”。从古至今都把能否严于律己当作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高下的标准。严以律己,就是要求每个党员干部从小事做起,“善小”不可不为,“恶小”不可为之,自觉从细微处律己;就是要心有敬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就是要时时刻刻以“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提醒自己,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什么坚决不为,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忠诚、干净、担当,我们的党才能纪律严明,永葆活力,真正担负起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

  成为新常态下的先行者,要做到以诚为本。“诚于中,形于外”,心灵的诚实才会带来行为的诚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始终把党放在心中位置,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对党忠诚,是党的事业顺利发展的坚强政治保证;对党忠诚,就是要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绝对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不管面临什么艰难险阻,不管遇到什么大风大浪,都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坚守共产党人崇高的精神追求,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学习心得(2)

  我们要努力在新常态下,做好新的教育,如果认为就业压力大,实际上是思想认识还没到位,从创新创业的角度来看,创新是可以驱动发展、带动就业的,必须要提高职业教育的自信,这点很重要。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理念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全社会也逐渐扭转了读职校“低人一等”的错误观念。这既为广大“蓝领”赢得更多尊严,同时也验证了职业教育的一般发展规律,那就是:职业教育要推动劳动者自身可持续的职业发展,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不断产生,也将为建设制造业强国奠定坚实的人才基座。

  也要看到,职业教育依然是我国教育领域的软肋。一些人对职业教育的傲慢与偏见还普遍存在。寒假期间,浙江海盐某中学向学生群发短信,提醒“不要和职高生混”。这虽然是个案,但也反映出社会观念的滞后和少数教育者的偏见。职业教育要想找到自己的蓝海,需要通过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接轨,与市场需求结合。“在黑板上耕田”“在课本上开机器”,职业教育这朵“野百合”就不会有春天;只有站在田埂上、守在机床旁、蹲在车间里,紧贴结构调整、密切服务城镇化和中小企业发展,精准对接社会发展用工需求,才能为职业教育赢得应有尊重。

  在经济结构处于调整期的今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更加精准。春节过后,广州某制衣厂日工资400元招工遭受冷遇;福建泉州某工艺品公司月薪4000元并包住宿,也鲜有人问津;与此同时,四川成都不少“火锅厨师”却过剩了。劳动力的结构性短缺,折射出我国技术人才、专业人才培养的滞后,也在拷问职业教育的精准性。尤其在今年去产能、清理“僵尸企业”、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的大背景下,职业教育不能缺位。通过创新农学结合、弹性学制模式,促进下岗工人走进职业教育课堂等方式,有助于培厚人力资本的土壤,真正实现职业教育和产业实践的精准结合。

  打造“职教升级版”,越来越成为社会共识,也是面对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经济转型升级和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这同样是其他国家正在采取的做法。比如,去年,日本文部省决定关停一些院校文科专业,侧重培养实用型人才,就是这一趋势的反映。20xx年,我国提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xx—2020年)》,正是为了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建立巩固的、可持续的人才和技术竞争优势。为了对接“中国制造2025”的国家战略、适应“机器换人”催生的人才需求,各地已开始迅速部署。如浙江绍兴职业技术学校推出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沈阳中德新松职业教育集团并购了有百年历史的德国陶特洛夫职业培训学院,等等。顶层设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当职业教育的关键环节环环相扣,高质量技术人才输送的途径就会更加畅通。

  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关乎国计民生。曾指出,要高度重视、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相信随着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职业教育这朵“野百合”,一定会开遍原野,让更多的“大国工匠”,为更高更强的“中国制造”筑基。

  面对经济新常态,要达到教育新常态,职业教育需要作出如下努力:

  第一是改革教学管理的制度。互联网+双创,开放了平台,但在具体的落实中,还需要更多地投身实践能力。首先,全体学生要进行创新创业的教育,并分别配备相应的学分和课时,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就像中学时教音乐课是一样的状态。不是每一个人都要成为音乐家,但是音乐学习是让大部分人都终身受用的教育。

  第二是给学生减负要落到实处。要不然发挥创新能力也是空话。

  第三是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培养起来了,也会一定程度提高关于创新创业的能力,教师会有很实际的东西去讲。

  第四是要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创业的文化,这样比较能够成功。这对教育适应新的经济形态可能会起到好的作用。对此,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在1996年的时候已经提出。最近开了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加快了现代职业教育的规划,许多新的理念和举措都在不断出台。思路决定出路,改革确定发展。职业教育必须要用新的思路谋求新的发展,根据新常态发展的规律和方向来确定职业教育的重点方向,确保教育目标的实现。

  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学习心得(3)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中,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展新作为,做到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努力以战略主动谋取发展先机、赢得发展优势。

  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最关键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具体实际,必须强化改革引领,用改革的办法矫正供需结构错位和要素配置扭曲,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供需新平衡;必须强化开放支撑,全面融入国家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新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供需新空间;必须强化创新驱动,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提升价值链,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必须正确处理存量和增量的关系,统筹做好“加减法”,调优存量、做优增量,防止“一哄而上”“一哄而下”。

  具体工作中,要坚持市场导向、靶向施策、立足实际、积极稳妥、重在落实。抓好五个方面:增有效供给,切实瞄准市场需求,紧盯产业和科技发展方向,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力度,不断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去无效供给,科学看待和把握经济发展周期,既要以市场化手段去“僵尸企业”、空壳公司,推动市场出清;也要保护、发展好优质产能和市场份额,帮助暂时困难企业渡过难关,谋求新的发展。

  减轻企业负担,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强化服务,降低经济运行成本,尊重企业家精神,激发微观主体活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强化风险管控,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妥善应对金融、房地产、政府性债务等领域风险。补经济社会短板,重视抓好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总之,要通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增强持续增长动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推进绿色发展,关键是要以绿色理念推动发展方式转型。我们要紧紧扭住产业升级节能降耗这个根本,按照集约、节能、低碳的生态环保标准,进一步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不断降低土地、能源、水的消耗强度。对于整治无望的企业和项目坚决关停并转。新上项目一定要坚持高标准的环保门槛,在污染物排放上至少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以绿色化来打造绿色产业升级版。

  生态资源是最宝贵的发展资源,生态优势是竞争力的环境优势,生态文明建设应当是最花力气抓的人文建设。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确定的战略思想,坚持不懈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有今天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比较协调发展的局面。因此,推进绿色发展,还要大力改变人们的价值理念和行为习惯,引导民众追求绿色、简单、低碳、文明的生活方式。

  推进绿色发展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要加强生态环境制度和法治建设,落实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主体责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努力建设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好的美丽中国。

  新常态下,经济实现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必将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应该看到,新常态对干部能力的要求更高了,一些事情过去可以做现在不能再做了,一些办法过去很管用现在可能没有效果了,必须加快形成与新发展理念相适应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工作方式;新常态对工作指导的要求更高了,既要实现速度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又不能放任经济增速下滑。

  必须更好地把握工作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切实做到换挡不失速、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新常态对发展的要求更高了,技术革命加快、消费结构升级、国际市场分工模式调整相互交织,产能过剩、成本上升、实体经济利润下降同时显现,必须统筹推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新常态本身并没有好与不好之分,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工作成效有好与不好之别,关键在于解决好“怎么看、怎么干”的问题。新常态蕴含新机遇,新机遇孕育新生机。要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实践,加快推进工作指导的重大转变,更加坚定地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推动一切发展活动向新发展理念聚焦发力,确保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

本文来源:http://www.hylwhcm.com/xindetihui/40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