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ylwhcm.com--其他工作总结范文】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担当“火车头”角色的党支部书记,要心中有党,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要心中有民,做群众的贴心人;要心中有责,做发展的开路人;要心中有戒,做班子的带头人。下面是本站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党课讲稿:坚守初心,肩负党的使命


  为什么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2020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在这99年里,我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首先,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我们国家21世纪头10年取得的成就。2004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意大利,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2005年,中国经济总量继续增长,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2007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就我们现在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发展速度远远超出世界预料,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国速度。

  概括中国一路走来的坎坷历史,就是救亡、复兴。从1840年到1949年,这逾一百年的命题就是救亡,就是挽救中华民族命运于危亡。为了完成民族救亡的使命,多少先进的中国人前仆后继,但是纷纷失败了。1840年开始,林则徐禁烟失败了;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的洋务自强失败了;康有为、梁启超的戊戌变法失败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但是成果被篡夺,走向共和的运动又失败了。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百年救亡的命题才打了一个结。近代百年来,各种政治力量都在中国舞台上表演了一番,而最终完成救亡命题的是中国共产党。

  在今天来看,继续完成命题,在世界范围内做得最成功的,而且取得阶段性巨大成果的仍是中国共产党,上海有位学者曾说,他研究中国的近代史,对中国共产党想绕也绕不过去。是的,中国共产党就是有这样一股力量,想绕也绕不过过去,想忽视也忽视不了,最终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她在救亡与发展这两大命题中都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从更广阔的历史纵深角度,从中国共产党所肩负的使命、所取得的成就与未来继续肩负的重大使命来看,中国共产党已经完成了救亡和发展这两大命题,下一步将继续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如今,我们在纪念建党99周年时,绝不仅仅是歌颂党的光荣伟大政绩,我们还要继续坚守初心,肩负党的使命,中华民族未来的发展使命依然是我们今天的重大命题。

  党课讲稿:党在历史上是如何过“紧日子”的?

  所谓“紧日子”,通俗说就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党在历史上多次遭遇艰难困境,为此,党员干部和群众同心同德过“紧日子”,省吃俭用,先后大规模地开展节省运动,有力支援了革命和建设。这些做法是中国共产党应对和化解困境的成功经验,克勤克俭、厉行节约逐渐成为党员干部的一种自觉和行为习惯,成为党的一项优良传统。

  民生是国家的根基,是发展的根本。今年,我们肩负着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重任,又叠加疫情防控挑战。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让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从根本上说,是党执政为民、永葆初心的具体体现,是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土地革命时期:

  党员干部带头省吃俭用并广泛开展节省运动

  1927年8月到1937年的土地革命时期,由于敌人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中央苏区出现严重的物资匮乏,导致军民生活极其困难。为应对危机,党员领导干部自觉自愿地厉行节约,过“紧日子”。同时还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节省运动,以充裕革命经费、粉碎敌人对中央苏区的封锁。

  一方面,党员领导干部带头省吃俭用,厉行节约。例如,毛泽东同志当时只有一床连棉花带布不到三斤半的旧棉被,晚上睡觉用禾草做枕头,衣服只有两套,而且还打了很多补丁。中央苏区的干部和工作人员都是一双草鞋、一顶雨笠。可见,过“紧日子”,艰苦奋斗,已经成为当时党员干部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为了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筹集军事经费,党和中央苏区政府提出“节省每一个铜板”的口号,在中央苏区群众及苏维埃机关团体中开展节省运动,全力以赴支持在前线作战的红军官兵,有力保障了革命战争的供给。“节省每一个铜板”成为当时中央苏区一句响亮的口号。

  1934年3月,《红色中华》号召全体苏维埃工作人员及各学校,“节省每一个铜板”来帮助战争,同年4月至7月四个月内节省80万元经费。1934年3月24日,中华全国总工会也要求中央苏区工作人员自带伙食。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刘启耀带头回家背米去机关吃。因此,中央机关和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带动党员群众积极响应。闽西有一首歌谣,“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饭包去办公。穿着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访贫农。”这真实地反映了当年中央苏区干部访贫问苦、节约奉公的动人形象。

  中央苏区的节省运动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巨大成绩。经中央审计委员会核查统计后显示,中央各部门1934年4-7月的开支总和比2月份减少625876元,节省款项共计87896.208元。这只是金库收到的数字,实际节省的数目远不止这些。中央各部门不仅完成了四个月节省80万元的目标,而且还比计划数超过近一倍即130万元以上。

  抗日战争时期:

  积极开展节约运动并实施精兵简政

  抗战时期,尤其是1940年至1942年,抗日根据地处在最艰苦的时期,财政发生严重因难。因此,党员干部群众厉行节约,过“紧日子”,齐心协力渡难关。例如,毛泽东同志居住在简陋的窑洞,周恩来同志睡土炕,彭德怀同志穿着用缴获的降落伞改制的背心,林伯渠同志戴着用线绳系着断了腿的眼镜。

  陕甘宁边区还积极开展大规模的节约运动。1942年10月,陕甘宁边区号召党政军民学全体动员,厉行节约,养成爱惜公物的习惯与切实朴素的作风,在每一个单位每一个连队设立组织节约委员,互相勉励,互相督促。在机关、学校中开展严格的节约运动,包括:确定编制后非经上级允许,不增加人员马匹;极力减少客饭与招待;减少杂务人员与马匹的使用等。可见,面对陕甘宁边区遭遇的困境,开始推行群众性的节约运动,并且还创造性提出选任节约委员和订立节省公约等方式。

  此外,中共中央还决定实施精兵简政,以减轻人民负担,节省民力,解决“鱼大水少”的矛盾。1942年9月,毛泽东同志在为《解放日报》写的社论中提出:克服今后物质困难的“重要办法之一就是精兵简政”,“我们的战争机构虽然小了,仍然是有力量的,……克服了鱼大水小的矛盾”。实行精兵简政成为摆脱当时各个抗日根据地困境的一剂良方,可以节省许多不必要和浪费性的支出,减少人浮于事的现象。

  与此同时,党的中央机关也进行了调整和精简。1943年3月通过的《关于中央机构调整及精简的决定》明确提出,将党务研究室、政治研究室、中央研究院一部分、图书材料室合并成短小精干的中央研究局。为了集中统一各地民众运动,还将职工运动委员会、妇女运动委员会、青年运动委员会合并成中央民运工作委员会。党的中央机构调整和精简后,更加简便与灵活,事权更加统一与集中,更能增强中央的领导效能。

  在抗日根据地最艰难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倡导过“紧日子”,一方面开展厉行节约,一方面实施精兵简政,党中央机关也同样进行了精简和调整,而且把厉行节约和精兵简政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精兵简政,一大批编余人员和干部投入到了生产一线,明显提高了机关办事效率,从物质和精神上,为渡过困难时期,为边区的巩固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初期:

  提倡勤俭建国并实行精兵简政和增产节约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情是基础薄、国力弱、收入少、开支多,因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过“紧日子”,勤俭建国,并实行精兵简政和增产节约。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屡次强调要勤俭节约、勤俭建国。1950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指出:“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是财政经济情况根本好转的三个条件之一。1953年元旦,《人民日报》社论呼吁:“必须继续厉行节约,精打细算,把能节省的每一文钱都用到建设上来。”可见,为了克服当时的困难,必须学会过“紧日子”,而且厉行节约原则不仅是困难时期短时间的坚持,即使国家富强起来了,同样也要坚持。

  另外,中国共产党还发动了全国性的精兵简政和增产节约运动,对于国民经济恢复、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此,党报党刊也增加了对增产节约政策的宣传力度。1951年11月,《人民日报》社论明确指出:增产节约“不只是解决某些困难的临时手段,而是建设人民国家的根本方法”, “增产节约是贯穿到一切方面的总方针和总任务”。

  1951年12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正式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该决定要求,人民解放军应采取精兵政策,实行整编,减少现役人员;精简机构,提高工作效率。紧缩人多事少的机构,补充事多人少的方面。取消那些可有可无的机构,有些机构和团体可以归并、兼办或者合署办公;进一步地团结、教育和依靠工人和农民,订立爱国公约,组织竞赛,努力增加生产,厉行节约。

  这次增产节约运动取得了超过预期的成效。1952年11月,中央财经委员会向中央报告了《关于全国增产节约运动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果》。据统计,1952年全国增产节约总值达31.7亿元,其中增产总值11.6亿元,生产和基本建设成本节约13.7亿元,流动资金节约6.4亿元。因此,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增产节约运动顺利结束。

  此后,增产节约和反对浪费的工作实际上一直在延续。例如,1953年初的收支相抵将发生赤字21.5亿元。为解决财政赤字问题,中共中央再次决定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等。

  三年困难时期:

  领导干部带头“勒紧裤腰带”,并精减职工、压缩城镇人口

  由于“大跃进”“反右倾”所造成的损失以及严重的自然灾害,1959-1961年,党和人民面临新中国成立以来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国共产党团结群众,同心同德,共渡难关。领导干部带头,“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整个社会形成一种自力更生、发奋图强的精神,形成团结互助、共渡难关的凝聚力。

  一方面,党中央号召全体党员干部带头过“紧日子”,对动员和鼓舞全国人民同心同德战胜困难,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例如,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主动下调每月粮食定量,中南海每位工作人员也都跟着下调。毛泽东同志还宣布:“实行三不:不吃肉,不吃蛋,吃粮不超过定量。”毛泽东同志始终与人民同甘共苦。全国人民咬紧牙关,把口粮定量都减到了最低限。另一方面,为了过“紧日子”以渡难关,还大规模精减城镇职工和人口,许多城市职工听从党的召唤,回到农村落户。

  1962年5月,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即“五月会议”)决定在1961年已经减少城镇人口1000多万人、精减职工870万人的基础上,1962年和1963年两年内,再减少城镇人口2000万人、精减职工1000万人以上。

  1963年7月,精减职工和减少城镇人口工作顺利结束。据统计,自1961年1月到1963年6月,全国职工减少1887万人,城镇人口减少2600万人,吃商品粮人数减少2800万人,减少粮食销量138.4亿斤。由于城镇人口减少,节省了国家工资开支,粮食购销量相应减少,同时就减轻了农业负担。这对于缓解农村灾情,争取财政经济状况的好转具有重大意义。

  三年困难时期,干部群众上下齐心,“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大规模地精减职工、压缩城镇人口,并得到广大城镇职工的理解和支持,从而有助于当时较快地走出困境。

  总而言之,党在历史上多次遭遇艰难困境,为此,党员干部和群众同心同德过“紧日子”,省吃俭用,先后大规模地开展节省运动。这些做法是中国共产党应对和化解困境的成功经验,而且克勤克俭、厉行节约也逐渐成为党员干部的一种自觉和行为习惯,成为党的一项优良传统。

  如今,要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抵制腐败,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员干部仍需要树立过“紧日子”的观念,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大手大脚,把有限资源用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使艰苦奋斗精神成为凝聚人心、共克时艰的重要法宝。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党课讲稿:身在其位,当谋其政,要勇于担当

  一、打造过硬队伍、塑造良好形象,就要把“讲政治、顾大局”放在首位。
       “讲政治、顾大局”是一个党员干部的“生命线”,也是一个党员干部最基本的政治素质、政治本色和政治要求。组织上考验一个干部是否过硬、是否可靠、是否忠诚,最根本的就是看其是否讲政治、顾大局,而能力、学历都要放在其后。组织上选拔任用干部有一个明确要求,如果一个党员干部政治上不过关,能力再大也坚决不用。从大处讲,讲政治、顾大局就是要求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必须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从小处讲,讲政治、顾大局就是要求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局党组作出的各项决策部署,一切行动听指挥,坚决服从党组安排,绝不允许讲条件、打折扣、搞变通,更不允许各行其是、各自为战。但是,我观察发现,有极少数同志对局党组、局领导安排的工作,不是自觉行动、坚决服从,而是能推就推、能拖就拖;不是立说立行、马上行动,而是想干就干、不想干就不干;特别是个别科室负责同志对不是分管领导安排的工作,有的竟然挑三拣四、推三阻四。我告诉大家:每一个班子成员都是我们局里的领导,所以作为科室或下属单位,分管你的领导交办的工作,你必须坚决服从、抓好落实,不分管你的领导交办的工作,也必须坚决服从、抓好落实。同样,对于领导班子来讲,每一个科室、每一个单位也都是我们XX局的科室、下属单位,上级领导交办的任务,必须不折不扣、坚决服从、抓好落实。希望从今天开始,务必要深刻反思、幡然警醒!更希望从今天开始,务必把“讲政治、顾大局”真正放在首位、落在实处,重塑我们XX部门良好形象。

  二、打造过硬队伍、塑造良好形象,就要把“懂规矩、守纪律”挺在前面。
     “懂规矩、守纪律”是一个党员干部的“高压线”。国有国法,党有党纪。我们党研究出台了一系列规定、一系列条例和纪律,对党员干部的要求、标准越来越高,纪律、约束越来越严。但是,我观察发现,有早走的,有晚来的,也有中间早退的,还有上班时上网打游戏、听音乐、玩手机的;有的不请假、不报备,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自由散漫;有的不按程序、不守规矩。从今天开始,XX系统每名党员干部务必要严守“四条底线”。一要严守法律底线,真正做到依法用权、秉公办事。二要严守纪律底线,尤其是工作纪律、生活纪律、财务纪律,原来建XX,我就说过,绝不能一批大楼起来了,一批干部倒下了,必须严格招投标程序,严格财务纪律。三要严守道德底线,坚决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真正做到忠诚老实、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同志们,严是爱、宽是害。如果我们身上有毛病、有问题,组织上不提醒、不严管,毛病、问题就会由小变大、由轻变重,就会逐步走向被处分、被问责,甚至被法办的境地,到头来最后受损失的还是我们自己。四要严守干部选拔底线,坚持凭实绩用干部,把真正想干事、愿干事、真干事、忠诚、担当、听话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

  三、打造过硬队伍、塑造良好形象,就要把“尽职责、敢担当”落到实处。
      “尽职责、敢担当”是一个党员干部的“根本线”。2019年,XX系统精诚团结、密切协作、尽职尽责,开启了文化旅游工作新征程,实现了XX事业的新发展。特别是我们XX局在全市机构改革中实现了三个“率先”,一是在全市率先进行了科室调整;二是在全市率先完成了领导班子分工;三是在全市率先召开了党员代表大会。这些工作,我们都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但是,通过这几个月的观察,我发现也有极个别同志习惯于当甩手掌柜,习惯于大而化之,对工作过问得不细不严、抓得不紧不实,特别是对一些不良现象,不敢旗帜鲜明的批评,甚至纵容;有的科室负责人对一些复杂困难的工作不去深入研究、不去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要么直接安排科室其他同志,要么上交给分管领导;还有的按部就班、平推平庸,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还有不推不走、不拉不动,甚至连钟也不撞。这些问题都是制约工作顺利开展的阻力,必须坚决克服。各科室、各单位一定要把协调指导、落实到位作为第一责任,把化解矛盾、破解难题作为第一要务,要迎着困难上,追着问题走,牢固树立“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落后找理由”的理念,用心、用力、用情推动工作。特别是对上争取工作,更要尽职责、敢担当,对上级的项目、资金、荣誉,必须强化力争精神。项目报上去了,不一定能批;资金申请上去了,不一定能给;荣誉推荐上去了,也不一定能评。必须竭尽全力、集中精力、不遗余力对上争取协调,最大限度地争取支持,千方百计汇报协调,力争推一项成一项、报一项成一项,项项得到回应,件件得到落实。

  四、打造过硬队伍、塑造良好形象,就要把“抓学习、强本领”贯彻始终。“抓学习、强本领”是一个党员干部高效履职的“保障线”。选择学习就是选择进步。我有一个朴素的认识,一个人与另一个人最本质的差别是学习的差别,是掌握知识的差别。学习的进步是一切进步的先导,学习的落后是一切落后的根源。我们的工作思路、工作措施、工作对策,一切来自学习,一切取决于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增长新才干,才能提高新水平,才能跟上新时代。学习抓好了,才会有大思路、大境界、大气魄。反之,不抓学习,我们的本领怎么增强?我们的能力怎么提高?所以,我希望大家要向书本学习、要向工作学习、要向实践学习、要向同事学习,把学习贯彻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同志们,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细节决定成败!我们读一本书是学习,听一堂课是学习,开一个会也是学习,关键是一定要做一个有心之人。希望大家从今天开始,迅速掀起学习的热潮,开展一个学习竞赛,努力做一个XX事业发展的行家里手。

  五、打造过硬队伍、塑造良好形象,就要把“重团结、促和谐”一以贯之。“重团结、促和谐”是一个党员干部的“基准线”。团结对于一个单位干部的成长、形象的树立太重要了,也太关键了。一个科室两个科长不团结,不仅影响和谐、影响氛围、影响工作,而且影响身体健康。一个班子不团结,不仅影响工作、影响机关形象,更影响干部成长、干部进步。凡是闹不团结的科室没有一个进步快的,凡是闹不团结的单位、部门,没有一个领导得到提拔重用的。为什么?闹不团结就影响工作,闹不团结就分散精力,闹不团结就互相告状。有的甚至在年度测评时你打我一个不称职,我打你一个不称职,在干部推荐时你打我一个差票,我打你一个差票,这样带来的后果、恶果,只能是两败俱伤。特别是年底考核,虽然市里组织考核,但实际上是自己给自己测评,自己给自己打票,有的因一点小矛盾、小意见、小不快,就泄私愤、报私仇,互相打不称职,造成这个机关、这个单位乌烟瘴气,使这个机关排名在全市垫底。同志们,这样的教训一定要吸取!一定要引以为戒!为了大家共同的进步,为了我们共同的事业,为了我们共同的形象,我希望从现在起,在我们XX局、在我们XX系统所有单位,这种现象不再发生。同志们,有一句话讲得实在太好了,互相补台、好戏连台!互相拆台、人人垮台。大家在一起工作是一种缘分,我希望大家一定要珍惜团结、珍重友谊、珍视岗位,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这个单位,维护我们这个集体,只要大家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互相谅解、互相支持,没有处不好的团结。

  我坚信,只要我们共同做到上述五点,我们XX部门、XX战线,社会地位就一定会提高,社会形象就一定会提升!拜托大家!感谢大家!

本文来源:http://www.hylwhcm.com/gongzuozongjie/41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