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ylwhcm.com--学校工作总结】

管理制度是组织、机构、单位管理的工具,对一定的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它是实施一定的管理行为的依据,是社会再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的保证。合理的管理制度可以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初中教学管理制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教学管理制度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主要指教学秩序、教学环节、教学评价、教学科研与教学改革四个方面的管理。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是建立正常教学秩序、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完成学校教育任务的基本保证。

  在教学常规管理的实施中,必须端正教育思想,将教学思想的确立与教学过程的管理、教学结果的评价统一起来;必须实行民主管理,强化激励机制,注重发挥全员参与管理的积极性。通过教学常规管理的实施,进一步促使学校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学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实现教学管理的正常化、规范化、科学化。

  一、教学常规管理的基本要求

  1、各教研组、全体教师应认真学习教学常规,经常对照,做好自查,根据常规提出的标准和要求,规范教师的教学工作。

  2、各教研组、及全体教师,每学期初都应根据学校对教学工作提出的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认真制订教学工作计划和“寓德于教”计划,落实好完成教学任务的各项措施,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切实实施计划,期末认真做好总结,材料及时归档。

  3、全体教师必须认真抓好教学过程的六个基本环节:

  (1)备课:每堂课前都要认真写好教案(教龄3年以下的教师需写详案),充分做好教学的各项准备。不上无准备课,杜绝不备课、无教案进教室上课现象,提倡各学科教师利用网络收集备课资料,拓展备课内容。语文、数学、英语、理化、九年级思品等学科需超前2课时备课,其余学科一般需超前一周备课。语文、数学、英语、理化等学科每篇教案后应附有学生预习要点、方法等。教师应认真做好课后备课工作,认真撰写教学反思,一学期教学反思不得少于教案总数的三分之一。教案前附有计划和进度表。

  (2)上课:教师应严格按课表上课或组织学生开展活动,不得私自调课、停课或擅自改上自修课。教师因公出、因请假或其它原因需调课、停课者,须提前一天提出,经教务处调动;确实需临时调课的,须向教务处补办手续。杜绝上课迟到或提前下课压堂现象,督促学生做好“两操-锻炼”,教师要爱护学生,不讥讽、嘲笑和侮辱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课堂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讲清,内容正确,板书工整,语言规范,表达清晰,课堂结构安排合理。教学方法、手段择宜而用,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教学方法,提倡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组织教学。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念,课堂教学体现学生主体性、自主性、民主性;重视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落实“双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上课期间禁止接打手机、禁止抽烟、禁止酒后上课。

  (3)作业布置与批改:各科教师都应按照教学的需要,精选和设计作业。初中生每天课外书面作业量控制在规定时间内,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强调格式,强调订正。作业必须由教师自行认真批改,掌握情况,及时反馈(原则上不超过1天),及时调整,改进教学,杜绝只有布置,而不批改或不及时批改的现象,杜绝布置重复性、机械性作业,提倡各学科教师进行作业面批。

  (4)预习和复习:教师应根据学科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认真布置好学生每天的预复习工作,要提出具体要求,给予具体指导,并且落实检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倡各学科教师布置学生利用网络收集学习资料,拓展学习内容作为预习和复习的要求。

  (5)辅导:教师应重视课外辅导,根据学校的安排,认真上好提高和补差辅导课,提倡各学科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6)考试:全体教师都应按照教务处要求,认真做好复习、命题、打印、监考、阅卷、结分、统计、分析、讲评工作。学校规范期末考试及各类阶段性测试,同学科同年级统一评分标准,统一阅卷,严格考场纪律,限时做好统计和教学质量分析,各种表格上交等考试的常规工作。杜绝由于监考教师缺乏责任心影响考试秩序的现象,禁止擅离试场,或在试场内做与监考无关的事情。要保证考试期间的正常秩序,有监考安排的教师一般不能请假,没有监考安排的教师须正常到校工作。

  4、全体教师都应积极地投入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之中,要求:

  (1)听课:积极开展互相听课、评课活动,研讨和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可以在同学科内听课,也可以跨年级、跨学科听课。任课教师都应欢迎和接纳其他教师听课。每学期每位新教师需听课20节以上,校长、教务主任需听课40节以上,其余教师需听课15节以上(含指导新教师听课),听课记录本要记载完整,每节听课后都有简短的评语或交流。

  (2)开课:根据各教研组确立的课堂教学改革的专题或重点,主动争取,积极上好交流课、研讨课、示范课以及新教师的汇报课等,不断探索和总结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和方法,每半个月完成一篇教学手迹,涌现一批积极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在全县有影响的骨干教师。

  (3)课题:每位教师都应加强教学理论学习,并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有经常性的学习和钻研的专题,教师都应有自己明确的研究课题。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提高教学研究水平,以教学科研来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4)课件:每位任课教师都要积极学习现代教学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积极采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注重通过改进教学手段来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教师应学习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堂尽可能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每学期应用多媒体手段授课不少于20节。

  二、教学常规制度的管理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学校以教务处为主建立教学常规管理小组。管理小组负责日常的宣传、指导、督促、考核、评价、提出奖惩意见,每学期末负责做好教师的综合考核工作。

  1、对教师执行基本要求情况作常规检查。对不能根据学校规定按时完成和上交各种资料,不能根据学校要求完成听课、课件制作等情况的,在期末常规考核时予以公布(随查)。

  2、对教师认真备课情况作常规检查。课前缺乏准备,甚至无教案进教室上课的情况,查实后作为一次工作事故予以记载(期初、期中、期末各检查一次)。

  3、对教师作业的布置和批改情况作常规检查。作业经常无布置,或者有作业布置而经常不及时批改的情况,查实后,作为一次工作事故予以记载(期初、期中、期末各检查一次)。

  4、对组织考试情况作常规检查。平时的阶段测试工作不负责任,一学期不进行阶段或单元考查;或者考查全部采用外来试卷,不能够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出卷。阶段性学业测试或期末考试不能认真做好质量分析,不能认真进行试卷讲评,或者考试成绩弄虚作假的,查实后作为一次工作事故予以记载(抽查)。

  5、对尊重爱护学生情况作常规检查。课堂上讥讽、嘲笑和侮辱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查实后作为一项师德事故予以记载(抽查)。

  6、对调课情况作常规检查。未经教务处同意,擅自调课或改上自习课的情况,查实后作为一次工作事故予以记载(抽查)。

  7、对上课情况作常规检查。没有特殊情况,不准时进教室上课或提早退课(包括辅导课),上课时接听手机等,查实后作为一次工作事故予以记载(抽查)。

  8、对忠于职守情况作常规检查。工作时间擅离岗位影响到调课、会议、活动、学生教育等学校正常工作的情况,查实后作为一次工作事故予以记载(抽查)。

  9、对认真监考情况作常规检查。学校组织的期中评估、期末考试及各类月考等,发生监考教师没有按规定时间到场,或擅离试场放任学生,或在试场中做与监考无关的事情,以及在试卷的收发、整理、装订中因主观原因造成差错而影响阅卷工作的情况,查实后作为一次工作事故予以记载(抽查)。

  10、对遵守作息制度情况作常规检查。不能够自觉遵守学校作息制度,经常迟到、早退、擅离学校的情况,查实后批评教育,作为一项师德事故予以记载(抽查)。

  上述违反学校教学常规要求的各种情况,将作为教师在校工作表现的重要依据,在学期工作考核和年度工作考核中与考核分挂钩,情节严重的,取消晋职评优资格。为了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教学管理制度

  请假制度

  (一)凡因故不能上课、实验、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社会调查、军事训练、安全教育、政治学习以及自习、劳动及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者,必须请假。

  (二)请病假,应持本院卫生所或县以上医院的诊断书;请事假,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辅导员签字批准。期满应按时销假,因故不能按时返校者.要提前办理续假手续,并经各院(系)主管领导批准。

  (三)批准权限

  请事、病假3天以内(含3天),由辅导员批准;超过3天,由学生所在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批准;请假超过2周者,由各分院报学生处处长批准。事假一般不得超过2周。

  (四)凡未经请假缺课者,一律按无故旷课处理。

  旷课、缺课处理标准

  (一)在打预备铃后进入教室者为迟到,在教师讲课未结束前未经允许退出教室为早退。迟到和早退累计三次者,以旷课一学时论,打上课铃十五分钟后进教室者以旷课一学时论。

  (二)学生因病暂时不能进行体育项目训练时,经任课教师允许可以缓修。无故不参加者,以旷课论。无论何种原因,一学期请假、缺课学时超过整个学期教学学时三分之一者不得参加考试。

  (三)自习时间擅自离校一次按旷课一学时论。

  (四)学生旷课、迟到、早退是违反纪律的行为,各院(系)对此应加强教育。经过批评教育仍无悔改表现者,应给予一定的纪律处分;一学期旷课累计10-15学时者,给予警告处分;累计16-20学时者,给予严重警告处分;累计21-25学时者,给予记过处分;累计26-49学时者,给予留校察看处分;50学时以上者,给予开除学籍处分;学生考勤情况与评定奖学金挂钩。具体规定见《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奖学金实施细则》。

  (五)私自离校连续2周(包括出国留学未办理休学或退学手续)或请假超过批准假期2周不返校者,由学生所在学院上报教务处,经校长办公会研究同意,按自动退学处理。

  德育实践考评

  一、考评办法

  1.德育实践考评在每月末进行一次,每学年进行汇总。由各级德育测评小组组织具体执行。

  2.德育实践考评基本分80分,根据考评内容加分或减分。

  3.考评结果由院(系)部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汇总,交学生工作处存档。各院(系)部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德育实践考评工作的组织指导,提高德育实践考评成绩的客观性、真实性。

  4.德育实践考核总成绩在班级排名后三分之一者,取消一切评优资格。

  二、考评内容

  (一)思想政治表现(基本分16分)

  积极要求上进,向党组织靠拢的同学予以鼓励,凡已入党并模范遵守党章的同学加2分,递交入党申请书并力求上进的同学加1分。

  (二)学习态度(基本分8分)

  1.学习态度认真,努力学习各门课程,没有迟到、旷课、早退和补考现象的加2分。

  2.正常上课,缺勤1次或迟到、早退3次扣1分,补考1次扣1分,扣完为止。

  (三)组织纪律(基本分16分)

  1.本学期遵守校规校纪,无违纪记录的,奖4分。

  2.学校系部或班级组织的会议、组织生活等集体活动,无正当理由不到场的,每次扣1分;不服从教师或管理人员的安排,与教师或有关管理人员发生冲突的,视情节轻重,扣3~5分/次;凡违反校规校纪,被处以通报批评以上处分的,根据下列标准扣分,多次受处分的,处罚分累加计算,扣完为止。

  (四)道德修养(基本分12分)

  1.团结友爱,对人礼让,助人为乐。学雷锋做好事的视情况加3~5分。

  2.不讲礼貌,与同学或其他人吵闹、打架,不遵守公共秩序,破坏公共财物,但未达到通报批评规定的每次扣1分。

  (五)劳动卫生(基本分10分)

  1.积极参加公益劳动,并无缺勤现象,奖3分;获校级文明寝室表彰的同学每人加1分/次。

  2.公益劳动出勤记录每少1次扣2分,参加了公益劳动但劳动消极,应付了事的,视情况扣1~2分;个人卫生极差的同学,视情况扣2~3分。

  (六)社会实践(基本分6分)

  1.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并撰写社会调查报告,调查报告被报刊采用的,院级加1分,市级加2分,省级加4分,国家级加6分。从不参加社会实践的不得基础分。

  (七)文体活动(基本分12分)

  1.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早锻炼及课外活动合格率达100%的,加2分;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并获奖的同学,加3分。

  2.不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或者课外活动,早锻炼次数每缺1次扣1分;不服从组织安排,拒不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视情节轻重,每次扣1~5分。

  奖学金评选标准

  1.德育方面:德育考评成绩应达到90分以上。

  2.智育方面:学年内各门考试课和考查课成绩优异,大学外语、公共计算机课程应通过学校规定的相应级别考试。

  一等奖学金获得者平均成绩不得低于85分,考试课单科成绩不得低于80分,考查课成绩达到良以上;二等奖学金获得者平均成绩不得低于80分,考试课单科成绩不得低于75分,考查课成绩达到良以上;三等奖学金获得者平均成绩不得低于75分,考试课单科成绩不得低于70分,考查课成绩达到中以上。

  计算平均成绩时,考查课成绩优秀按95分计算,良好按85分计算,中等按75分计算,及格按65分计算,不及格按0分计算。

  3.体育方面:学年内身体素质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规定标准,早操和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出勤率达到应出勤率的90%以上。

  初中教学管理制度

  教师素质

  1、熟悉教材,驾驭教材,并能创造性地使用和开发教材,教学设计有新意。

  2、教学基本技能全面,善于组织教学和驾驭课堂,应变能力强。

  3、思维能力强,能抓住学科本质和学科思想。

  4、语言准确、规范、流畅,表达力强,普通话好。

  5、教态自然、亲切、大方,富有亲和力。10

  教师教学行为

  1、能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地选择教学组织形式,课堂活动安排适当、有效。

  2、能适时、适度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其它教具、学具为教学服务。

  3、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适当地提出富有目的性、针对性和探索价值的问题。

  4、能积极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思考、探索、实践、交流和总结。

  5、既能面向全体,又尊重个性,因材施教,重视对学生的鼓励与肯定。

  学生学习方式

  1、学生普遍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参与度高。

  2、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能力强,会倾听、思考、表达和质疑。

  3、学生在学习中能积极地提出问题和讨论问题,思路清楚,思维活跃。

  4、同学间能合作学习,并在合作中分工明确地进行有序和有效的探究。

  5、学生在学习中能主动反思,发挥求异、求新的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

  1、教材处理、开发或改编得当,有新意,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自然。

  2、教学环节安排合理,过渡自然,能从生活中引出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探究点、合作点定位准确,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

  4、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师生关系融洽。

  教学效果

  1、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基本技能得到培养和锻炼。

  2、学生在经历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

  3、各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4、“三维”目标能有机整合。(教学中蕴涵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本文来源:http://www.hylwhcm.com/gongzuozongjie/41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