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ylwhcm.com--述职述廉报告】

“问题”(problem)这个词是由两个希腊词组成的: “pro”的意思是“向前”,“ballein”的意思是“投掷”。字面意思,就是“被向前投掷的东西“,理解为现实(是什么)和理想(应该是什么)之间的相差的结果,而且需要现在或将来采取行动。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当前巡视巡查工作存在的问题 3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当前巡视巡查工作存在的问题·1

  按照中央、省委关于在市县建立巡察制度的要求,陆良县于2016年11月对6家单位开展了首轮巡察工作,发现问题38个,干部问题线索27条,达到了“发现问题、形成震慑”的目的,基层巡察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如不加以解决,必将使巡察工作的实际成效打折扣、走形式,达不到建立巡察制度的实际意义。

  一、存在问题

  一是机构不健全。省委明确规定,县级党委要组建巡察办,作为县委的工作部门,负责巡察工作的组织协调工作。而新成立一个部门必须要经上级编制部门批准方可设立。据悉,曲靖市各县均已上报了组建巡察办的请示,但至今没有收到批复,普遍存在由县纪委个别室代管巡察工作的情况,操作方法不一,没有统一规定。由于纪委内设机构改革之后,纪委内设各室本身业务繁杂,任务较重,导致对全县巡察工作缺乏常规统筹性,造成紧一时松一时的情况。

  二是力量不稳定。省级以上巡视机构都由固定的人员负责巡视工作,都有单独的人员编制、经费保障,但基层巡察队伍的组成,五花八门,都是临时抽调人员,不能与本单位完全脱钩,专业性不强,业务素质不硬,工作经验少,缺乏实战经验,容易出现主题扣不准,内容查不细,重点把不牢等情况,让巡察效果大打折扣。以陆良县为例,县委3个巡察组的15名工作人员,均是从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审计局、县财政局、县公安局、县政法委等部门抽调,每人都兼顾着单位的多项工作,部分工作人员白天完成巡察工作后晚上还得加班完成本单位工作,精力透支,加上没有实战经验,在巡察过程中发现问题少,撰写巡察报告时缺少素材,没有真实反映被巡察单位的实际情况。

  三是方式不灵活。在巡察过程中,各巡察组在进驻阶段基本采取发放测评表、个别谈话、设立意见箱和听取报告等被动的方式“等”问题线索,很少开展走访、调查和暗访或者召集群众开座谈会等形式主动“找”问题线索。以陆良县为例,仅有一个巡察组查看了被巡察单位财务凭证,查阅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外调方式采用少或者基本没有采用。

  四是群众参与性不强。被巡察单位虽然采取了纸质张贴、网络发布、电视公告、设立意见箱、公布举报电话等方式,大力宣传巡察工作,营造了一定的工作氛围,但仍然存在宣传盲区,县级电视台的收视率不高,县级网站点击率低,群众观看纸质公告主动性不强;加之群众存在安全顾虑,怕被打击报复等思想误区,造成群众知晓率低、信任度低,参与率不高。以陆良县为例,在对6家单位开展巡察期间,县委3个巡察组仅仅受理来信来电8件次,1个巡察组没有接到1起来电,整个巡察期间很少接待主动来访人员。

  五是认识不到位。巡察组人员思想认识出现偏差,存在畏难情绪和老好人思想,不敢碰硬,怕得罪人;把巡察工作等同于其他一般的监督检查,蜻蜓点水,找不到工作的着力点;有的巡察人员只把巡察作为“副业”,仅参与进驻阶段的部分工作,甚至经常缺席巡察工作去抓原职工作。被巡察单位个别领导政治敏锐性不强,思想认识滑坡,对巡察工作配合意识不强,只讲成绩不讲问题,怕丢面子。群众存在思想顾虑,不敢主动反映问题,怕打击报复。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的影响了巡察工作成效的发挥。

  六是实践操作无章可循。省、市对巡察工作规定了操作程序和工作方法,县委巡察办也查阅大量资料,且与市委巡察办积极沟通,对巡察工作主要流程有了了解,但实际工作中在制度建设、相关材料制作、内容细化分类、尺度把握、工作方法等方面都没有可借鉴的模式和经验,无实践经验人员传帮带,加之所抽调参与巡察人员和县巡察办的人员都是初次接触此项工作,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状态,全靠自身学习和理解来指导本县巡察工作,难于做到针对性、实效性;被抽调参与巡察组的人员在实践中如何谈话、如何发现问题、如何寻找问题线索、如何撰写巡察报告等方面“两眼一抹黑”,难以反映被巡察单位的真实情况,使巡察效果打了折扣,巡察质量不高。

  二、意见建议

  当前,巡察工作作为中央巡视工作向基层延伸的重要手段,全国县市区均已开展了一轮甚至两轮以上的巡察,巡察工作已经成为基层反腐利器,廉政利剑。但和中央反腐力度相比,市、县党委、政府对巡察工作的力度和成效仍有不足,离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巡察作用的发挥仍然达不到中央预期成效。如何把巡察纳入常规工作,促进部门单位风清气正、行政高效,应成为各级市、县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把巡察工作作为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主体责任的重要抓手来抓。

  一是尽快明确巡察机构。县委巡察办作为县委的工作部门,需要长期牵头组织、协调当地巡察工作。如果没有固定的机构、稳定的人员、充足的后勤保障,将不便于巡察工作的正常开展。省、市编制部门应自上而下尽快明确县级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规格、人员编制、经费保障方式,确保县级党委设立机构的政策依据,以便县级党委尽快配齐配齐巡察机构人员。

  二是选优配强巡察力量。建立健全巡察干部选配工作制度,从严把好巡察干部入口关,选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人员担任巡察办负责人,配齐配强巡察工作人员;在组建巡察组人员时,要有效组织、协调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县委督查、政府督查、财政、审计、信访、司法等部门,让坚持原则、敢担当、业务专、能力强的干部参与到巡察工作中。

  三是加强巡察队伍的教育管理。一方面要加强巡察人员的思想教育,严格按习总书记“三严三实”的要求做到一身正气。对不敢直面困难,不敢担当的“老好人”应给予惩治,对失职和渎职的应给予查处,杜绝巡察队伍里的“灯下黑”;对敢于担当、刚正不阿的干部要提拔使用。另一方面要加强巡察干部业务能力的培训,通过制作内容详实的巡察工作手册、邀请专业人员进行岗前业务培训、开展集中学习研讨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培训,消除业务盲点。

  四是巡察工作要突出重点。巡察工作是政治巡察,要结合中央巡视工作突出“四个着力”的要求,紧扣“全面从严治党”,紧盯“三大问题”,紧抓“六大纪律”。在“四风”问题上,要盯住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方面的问题,同时要关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重点发现顶风违纪行为,制定符合本地的巡察工作重点,把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作为主要任务。

  五是巡察工作方式要灵活多样。要坚持常规巡察与专项巡察相结合,并适时开展“回头看”,做到普遍问题综合治理,突出问题重点突破。要改变简单地以谈话、听报告和接信访举报来“等”问题的消极方式,多采取实地检查、专项审计、明察暗访、召开座谈、明察暗访、深入群众走访调研等方式,主动作为,主动出击,深入挖掘问题线索。

  六是注重巡察结果的应用。对于问题线索要认真分类梳理,要区分好巡察与办案之间的区别,不能影响巡察的权威,也不能让巡察流于形式,让被巡察对象认为不关痛痒。对于巡察报告不能只做全面的评价,对具体问题遮遮掩掩,应该针对问题对被巡察对象从依法治理、依制度管理的方向,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对发现的违纪行为,要注意固定证据,注意保密,及时移交纪委部门办理。对巡察结果坚持“两公开”要在被巡察地方、单位、部门进行党内通报,又要向社会公开,接受党内和社会监督。

  七是加大巡察工作的宣传力度。要加大对巡察工作的宣传发动,做到广泛宣传。在进驻被巡察地方、单位、部门要做到宣传广泛性,要通过本级电视、新闻网站、政府网站、廉政网站、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公信平台、短信等方式公开,让广大群众体会到党委政府的决心,并支持、参与到巡察工作来。对贪腐行为、违反政治纪律、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等行为形成足够的震慑,达到防微杜渐的作用。

  当前巡视巡查工作存在的问题·2

  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健全和完善党内监督的一项制度创新。我省自2004年开展巡视以来,巡视工作在加强党内监督、严肃党的纪律、推进党的建设、促进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多年的巡视实践中我们感到,巡视工作还存在一些与新形势、新任务不适应的现象,面临一些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一、当前巡视工作面临的难点问题

  (一)在领导层面对巡视工作的认识还不够到位。一是个别领导干部对巡视监督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错位。有的不能正确对待,担心问题多了影响到个人进步,报喜不报忧。有的认为巡视就是不信任,就是受监视,对巡视组或回避排斥或敬而远之。有的嘴上讲巡视很重要,但心里和行动上不支持、不配合。二是在社会层面对巡视工作了解较少。有些被巡视单位的干部群众认为巡视工作比较神秘,对巡视内容、方式方法和程序步骤不够了解,反映问题、揭露矛盾缺乏积极性、主动性。三是在监督层面巡视的权威性面临挑战。巡视工作相关制度还没有得到充分贯彻执行,巡视监督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巡视机构在社会和领导干部中的权威性还不够强,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巡视工作的成效。

  (二)掌握真实情况发现真实问题存在较大难度。一是讲真话的氛围需要进一步营造。一些被巡视单位人事关系复杂,有的谈话对象不愿或不敢向巡视组提供真实情况。有的只关注个人利益,不关心本地区、本单位领导班子建设,三言两语应付巡视组。有的因为与个别同志有矛盾,借机泄私愤,夸大其词,不实事求是地反映问题。有的单位不愿意提供真实情况,提供的资料有参考价值的不多。二是方法手段单一。巡视组的工作方法主要是听取汇报、个别谈话、查阅资料、受理举报、实地调研等,专题调查和明察暗访用得相对较少,挖掘潜在、深层次问题的手段较少。巡视过程中,发现一般性问题易,找到深层次问题比较难;发现历史遗留问题易,找到现实决策问题比较难。三是受到时间空间制约。受时间限制,面上听的多,深入实际少,很难准确把握问题的实质。实地考察环节一般也只是对取得成绩进行印证,接触不到问题层面。

  (三)巡视成果运用亟待强化。一是对巡视成果运用的重视程度需进一步提高。少数党委和领导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巡视、轻巡视成果运用”的问题。二是对巡视成果的运用还没有形成制度性安排,在被巡视单位班子换届、干部提拔等方面应注重加强与巡视组的衔接。三是正式巡视反馈时效性需进一步增强。正式巡视反馈一般在集中巡视结束后统一进行。对干部群众反映比较强烈、时效性比较强的问题,待反馈时再提出来,可能错过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有利时机,增加工作难度。上半年对有关市及县(市、区)进行了换届风气的专项巡视,待下半年反馈时,村“两委”换届已经结束,反馈成果部分已经失去了时效性。为了提高巡视监督时效性,我们通常在巡视工作告一段落后,对发现的一般性问题,与被巡视地区、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进行沟通,提出意见建议,督促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四)巡视组内部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一是巡视组组长职权不够匹配,组内人员归纪委、组织部管理,遇到集中性活动经常从巡视组抽调人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巡视工作的连续性。二是专业性人才相对缺乏。巡视人员多为机关干部,缺乏财政、审计、法律等专业技术知识。三是巡视干部流动性较慢,交流力度应进一步加大。四是对各巡视组缺乏有效地考核和激励措施。

  (五)巡视制度建设需进一步完善。近年来,我省按照中央巡视办的有关制度规定,结合我省巡视实践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出台了一批巡视工作规章制度,对规范我省巡视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但有些制度规定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一是个别制度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二是巡视工作规范化建设需进一步加强。三是缺乏巡视高校、国企等的专门巡视工作制度。四是年度巡视工作可以更有科学性,更加有张有弛。

  二、对策建议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巡视氛围。要经常性面向社会宣传巡视工作的重要意义、主要任务和工作职责,使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和全面了解巡视工作,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树立巡视工作的良好形象。要提高各级对巡视工作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和积极配合巡视工作。同时,要注重发挥好巡视工作的预警和震慑作用,督促党员干部自觉遵守廉政规定,依法行政,将个别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让有问题的干部有所顾忌、诚心整改,树立和维护巡视工作的权威性。开展巡视时,巡视组要督促被巡视单位及时将巡视公告、巡视组联系电话、联系信箱等在当地新闻媒体、广播、电视、门户网站公布,使广大干部群众知晓巡视组的进驻,引导他们主动配合和积极参与巡视工作。

  二是创新方式方法,牢牢把握巡视工作主动权。个别谈话环节要把敢于讲真话、敢于负责的同志作为谈话的重点对象,善于捕捉敏感信息,更加注意“弦外之音”和“半截子话”,必要时可采用“一对一”谈话方式。要增强发现问题的敏锐性,善于发现重要事件、重要线索的知情者和当事人。要关注干部群众多人、多次谈到的问题和反映,同时,对个别同志反映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问题,也不能因反映的人少,不带有普遍性或难以取证而忽略不计。对反映的重大问题和敏感事件,可通过复谈等形式,进一步深入了解,有必要的话,可以走访前任领导和已调出干部。查阅资料环节要注意查看有关文件、会议记录、档案材料等记录凭证,特别是要注意从信访部门查找问题源头,还要注意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提案议案以及办理情况。信访受理环节不能把巡视组简单的变成“信访受理组”,使社会上的各种信访矛盾在一个短时期内集中到巡视组中来,必然就会冲淡巡视组的工作。实地考察环节要增加到基层第一线的比重,走访村居、村委会和基层组织,印证当地工作的实际成效。要组织一定数量的“暗访”,对个别谈话中了解到的群众意见比较多、矛盾比较集中的问题,到现场做进一步的查访。巡视组人员也可单独到外来人口聚集的城乡结合部,到社会治安复杂的重点地区,到群众反映大的危房简屋区,了解查看有关情况,提高巡视监督的针对性。

  三是健全完善机制,充分使用好巡视成果。巡视成果的转化运用,具有其他监督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既有利于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又有利于巡视制度的长期发展。要提高巡视成果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找准问题要害和症结,形成高质量的巡视报告。要增强巡视成果反馈的时效性,对专项巡视或特殊情况,应及早反馈,督促其及时采取措施整改。可适当扩大巡视成果的反馈范围,让更多干部群众了解巡视组的意见建议,以便监督巡视对象进行整改。要跟踪巡视对象的整改工作,可通过听取情况介绍、开展走访调研等进行跟踪检查,随时掌握整改情况。要建立整改情况督办机制,对被巡视单位整改工作效果以及对巡视工作的态度等,进行督促检查和整体评价。要完善巡视成果共享机制,对被巡视单位的干部情况特别是问题干部和存在廉洁自律情况的干部,要及时与纪委、组织部门沟通,做到成果共享,对有关问题,及时移交纪委、组织部办理。要建立巡视工作沟通协调机制,党风廉政检查和干部考察等工作,应充分听取巡视组的意见,共同形成监督的合力。

  四是提高内部活力,着力打造高素质巡视干部队伍。要围绕巡视制度长远发展,培养一支政治坚定、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高素质巡视干部队伍。要严把入口关,选调思想敏锐、善于学习观察、原则性强的同志进入巡视干部队伍,也可探索选调部分优秀后备干部参加巡视工作。加强对巡视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综合素质,特别是在巡视专业性强的部门时,要巡前先训。人员内部管理方面要给予巡视组给多的话语权,可以以组为单位设置党支部,支部对组内成员的考核、奖惩、任免有发言权,干部所在单位应充分尊重。探索建立对巡视组的考核评估办法,努力形成巡视组之间争先恐后、你追我赶的局面。要加强作风建设,增强自律意识,树立可亲可信可敬的巡视干部形象。探索建立不适应巡视工作干部的退出机制,保持队伍的纯洁和活力,维护好巡视工作的权威性。

  五是突出规范科学,建设具有我省特色的巡视工作制度体系。结合我省实际,以加强对被巡视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权力运行为重点,在以往巡视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巡视工作的组织领导、工作机制、队伍建设、纪律责任等各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加快建立内容完备、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科学管用的巡视工作制度体系,进一步增强巡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性。科学规划年度巡视计划,并适时进行调度调整,合理把握巡视工作节奏。针对高等院校、国有企业,结合行业特色,突出工作重点,制定具有针对性、指导性的专门工作制度。加强巡视办与巡视组、巡视组之间的日常工作和管理的沟通、协商和合作,优化内部运行管理,保证巡视机构统筹协调、高效运转。

  当前巡视巡查工作存在的问题·3

  党建工作总结:县级巡察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新措施、 新方法、 新手段, 特别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了巡视工作,把巡视作为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于 2017 年 7 月 1 日修订了《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进一步规范提升巡视工作。实 践证明巡视在惩治预防腐败、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方面发挥突出作 用。巡察工作是巡视工作在基层的拓展和延伸,是完善党内监督的重要途径,县级巡 察是实现党内监督全覆盖、打通巡察沟通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关键环节。由于县级 巡察党章和中央没有明确的制度规定, 县级党委巡察工作没有经验可循, 在巡察工作 中难免遇到诸多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应引起重视,亟待解决。

  一、县委巡察基本情况 2016 年下半年,省委、市委相继出台了《关于建立州(市)、县(市、区)党 委巡察制度的意见》《市委印发<关于建立巡察制度开展巡察工作的实施意见>和< 市委巡察工作实施办法(试行)>两个文件的通知》。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巡视巡 察工作部署,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县委印发<关于建立巡察制度开展巡察工作的 实施意见>等两个文件的通知》 , 并于年底组织了十四届县委首轮巡察,目前正在开展 第 X 轮巡察,把主体责任的落实作为巡察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强化全县各级党 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全面从严治党意识。

  结合县脱贫攻坚工作, 十四届县委首轮巡察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县教育局、 县民政局、县住建局、县财政局等四家县级民生部门开展了巡察,发现问题 44 个, 问题线索 11 件 13 人, 共受理涉及扶贫领域信访件 14 件, 并对相关问题线索进行移 交处理,约谈了主要领导 8 名、相关分管领导 15 名,对帮扶措施落实不到位的 4 个 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对不能履职担当、工作不在状态的 3 名科级干部给予组织免职 处理,问责 2 人,党纪立案 3 人,将首轮巡察情况进行全县通报。另外,通过边巡 边改、公开曝光、督促整改等一系列措施,实现了亮剑必胜、首战必果的目标,巡察 的震慑效果逐步显现。

  二、县级巡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巡视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安排,是党之利器、国之利器,巡 视是政治巡视,巡察是政治巡察。巡察的主要任务就是发现问题、形成震慑,进而提 升巡察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就目前开展的两轮巡察情况看, 县级巡察工作取得的成效 确实明显,但是,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如果不加以解决,将会使巡察工作 实际成效打折扣、走形式,达不到建立巡察制度的实际意义。

  (一) 发现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巡察作为一项全新的工作, 虽然有中央、 省委巡视工作的经验可以遵循,但由于地域、人员的限制,通过常规的巡察方式,只 能发现一些共性和面上的问题。目前开展巡察方法主要是听取汇报、列席会议、开测 评会、个别谈话、查阅档案、受理举报、实地调研、交换意见、抽查领导干部个人重 大事项报告等,这些方法在发挥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局限性。一是巡察方式方 法技巧单一、创新不足,难以满足发现问题的需要。首轮巡察中由于缺乏经验,有的 巡察组谈话的方法技巧单一、 谈话的针对性不强、 谈话不够深入影响了巡察工作发现 问题的效果,虽个别谈话 50 余人次,但从谈话中未发现被巡察单位有价值的问题线 索。二是巡察方式方法综合运用和灵活运用不够,深层次问题难发现。如,首轮巡察 中,个别巡察组综合运用个别谈话、问卷调查、民主测评、实地考察、寻找知情人、 信访、暗访等方式方法不够,难以发现重要信息、重要问题和重大案件线索,直至撤 出后向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汇报时, 没有实质性问题线索内容, 导致巡察报告被退 回重新进行“二次”查找问题。

  (二)巡察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巡察人员履职能力和监督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中央和省级的巡视工作比较规范, 巡察组人员有固定编制, 但巡察组人员没有固定编 制,多为临时抽调。县委已开展的 X 轮巡察中,巡察组人员的抽调主要以纪检和组 织系统为主,201X 年进入脱贫攻坚关键时期,平时纪检和组织部门安排的工作任务 比较繁重,而其他部门抽调的巡察人员,存在工作经验不足,缺乏相关业务知识和实 践工作经验,每轮巡察前短期的工作培训无法满足巡察工作的需要。因此,在了解问 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巡察工作 高效运转。

  (三)亟待探索建立巡察队伍配置、管理、保障、激励考评等体制机制。在巡察 工作中,个别人员存在不敢碰硬、怕得罪人的思想,导致巡察工作中有针对性求证问 题线索少,精准发现问题、分析研判、甄别研判问题不够深入细致,影响巡察质量和 效果。另外,由于缺乏巡察队伍配置管理机制,巡察组人员不固定、无编制,存在巡 察组人员难抽调等问题。

  (四) 巡察成果运用难。

  巡察成果的运用是保持巡察工作生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从巡察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 巡察成果无论在运用范围还是共享程度方面都存在着不 足。

  (五)人情关系干扰处理难。县级作为最基层的巡察单位,巡察工作基本上是属 地巡察、同级巡察,是在“家门口的巡察”,巡察人员与巡察对象都是固定的生活工 作在一个区域的常住公民,几乎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熟人,巡察的范围小,人情网 复杂,人情关系干扰影响巡察效果无法达到最好。

  三、对策建议 (一)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巡察工作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有效发挥 政治巡察震慑作用。一要聚焦找准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把敢于发现问题、如实反映 问题、 推动问题解决是巡察工作的标准, 要把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尤其是将经济活 动多、专项经费多、群众反映多的部门或单位,以及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部门 及其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成员作为巡察监督的重点。

  二要加强同被巡察单位协作沟 通,提升巡察工作效果。县委已开展的 X 轮巡察中,有的被巡察单位对巡察工作理 解不够深入全面,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一些戒备,对巡察组只展现工作中好的一面。

本文来源:http://www.hylwhcm.com/shuzhibaogao/36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