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ylwhcm.com--教学工作总结】

更“精”、更“细”做好工作的意识渗透到教师生活的每个细节中,细化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引领着老师们关注细节,改变观念,养成将小事做细的习惯,使自己的教学更出色。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精细化管理提升教学质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细化管理提升教学质量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加大,农村乡镇教育管理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 题。如何加强和改进农村乡镇教育管理水平,激发一线 教师工作热情,全面提升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育 均衡发展,是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全新课题。提升教育教 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务,校长必须把提升 教育质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多年的 工作经历,结合新形势下教育现状,本人认为要提高教 学质量,应突显“四个加强”精细管理,凝心聚力,推 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和谐发展。

  一、加强领导服务意识,助推教学质量提升

  制度 与情感的结合才是高境界的管理。校长在工作要中树立 “领导、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学校领导时时、处处、事事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增强服务意识,关心教师生活,解决后顾之忧,在制定制度、做出决策的过程中, 要吸纳师生参与,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的氛围,让教职工 有话能说,有话可说,有话敢说,并从师生员工的角度 进行思考,把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和学校的发展结合起 来,进而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 管理中要少一点火药味,多一点人情味;少一点距离 感,多一点亲切感;少一点命令,多一点协商;少一分“不准”,多一分“建议”;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宽容。 一句问候语,一句家常话,一杯清茶……教师都会看在 眼里,暖在心里。有着这样宽松愉快的环境,每位教师 都享受到职业的尊严与快乐,教师工作起来感受到的是 温暖、幸福和自豪,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满足感,从而克服职业倦怠,更加积极努力地工作。

  二、加强制度建设,激发教师工作热情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科学、有效的 管理制度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热 情和积极性。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制度,要 充分征求广大教职工的意见,使其不仅具有科学性、权 威性,而且更易于为广大教职工所接受,也是教职工自 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有效手段,以推动学校教学质量的 提升,形成人人争上、朝气蓬勃的良好风气,最大限度 地挖掘潜能,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随着社会的发 展、形势的变化,学校制度可能会出现不适用的情况, 往往不仅不能约束、规范、激励、引导师生的行为和发 展,反之会阻碍学校的发展和进步,这时校长应及时对 制度进行适当的修改和完善。比如,我们为了提高教学 质量,充分发扬民主,全面修订完善了《中小学干部 教师管理办法》、《教师考核办法》、《教师绩效考核办 法》、《校长教师交流办法》度等管理考核办法,加大 教学成绩、教师工作量权重,把学校目标管理考核,校 长和教师评优晋级、考核、调动等与教学质量挂钩,实 行一票否决,末位淘汰,设立教学质量优秀奖和教学质 量进步奖,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发教师工作正能 量。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开展“假如我是服务 对象”活动,促使全体教师集中精力搞教学,凝心聚力 抓质量。

  如果建立了一套好的制度,而在管理中抓而不紧, 抓而不实,等于不抓。只布置,不落实、不检查、不 总结,那么再完善的管理制度也会形同虚设,成为一 纸空文,因此必须抓好制度的落实,规章制度只有真正 落到实处,才能收到实效。校长一定要以制度建设促管 理上水平,管理要由主观型、随意型、粗放型向科学 化、规范化、精细化转变,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 益,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性,尽一切可能调动教师的积 极性。

  三、加强质量意识,细化教学常规

  教学质量是 学校的生命线,教学质量的提升是办人民满意学校的重 要标志,而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 保障,因此必须加强质量意识,细化教学常规,使质 量意识深入到每位教师心中,成为每位教师的自觉行 动。中心学校将质量目标责任到人,领导实行每人联系 一所学校、每周到学校工作一天、每月帮助学校解决一 个难点热点问题、每季度对学校进行一次视导、每学期提高一个学科的教学质量、每学年提高一个年级的教学 质量的工作制度,努力把常规抓好,把细节抓严,把过 程抓实。把质量落实到每一位教师的常规教学中,我们 建立月常规教学检查、月常规教学抽查、月教学质量抽 测考评机制,教学过程的监控从每学期的教学计划检 查做起,定期举办优秀导学案、优秀作业评比展览,每 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全镇讲、说、评课活动,开展一次教 学常规大检查,对一所学校进行一次教学视导。终端监 控就是加强考试管理,端正考风考纪,抓考风,促教 风,带学风,每学年对小学一至六年级,中学七、八年 级进行一次抽测或统考,抽测由中心学校机关人员带试 卷到校监考,试卷带回统一阅卷、登分,统考由中心学 校统一组织,集中考试,统一阅卷登分。抽测统考成绩 按不同类型学校,画好条形统计图通报全镇,与上学年 成绩对比,与其他同类学校对比,差距一目了然,是进 是退也很清楚。中心学校对同类型学校成绩突出的学校 和进步比较大的学校进行奖励,增强了薄弱学校提高教 学质量的信心,充分调动了每所学校提升教学质量的积 极性。

  四、加強校园文化内涵,激发校园正能量

  校园文 化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力,用文化来管理学校是学校管 理的最高境界。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建设 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润物细无声” 的校园文化建设,搭建师生成长的平台,激发校园活 力,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为师生营造出一个恬静雅致、 自然优美、整洁舒适、文明向上的工作和学习环境,让 校园文化孕育教育质量成为学校管理过程中奏响的动人 乐章。在校园里积极大力宣传师生身边的榜样,积极培 育正能量,传递正能量,让教师在文化的熏陶、滋养和 润泽中幸福成长,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总之,教学质量的提升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学校 管理中,加强领导服务意识,就能使教职工的积极性、 创造性呈现最佳状态;加强制度建设,就能使激励机制 在一个高水平上发展,就能升华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就 能使教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呈现最佳状态,加强质量 意识,才能凝心聚力抓质量,为提升教学质量打下坚实 的基础;加强校园文化内涵,传递正能量,就能引领教 师幸福成长,促教学质量上一个新台阶。

  精细化管理提升教学质量

  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教育改革正面临着从外延拓展向内涵提升的转型任务,如何妥善平衡课改与应试之间的关系,促进基础教育系统性、深层性改革是当下学校办学的一大课题,而精细化教学管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其主要关键。

  一、抓细校本教研,提升教学实效

  1.规范备课制度

  我校强调备课规范性。具体做法为:第一,个人备课要做到“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第二,集体备课必须做到“四备”(备大纲和标准、备教材和进度、备学生、备教法学法)、“五个统一”(统一认识、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统一作业、统一考查);第三,写好教案。我校教案要求共享形式管理,允许教师在共享的初始教案上进行圈画批注加减,体现个人对教法学法设计的修订改进,但同时严格要求教案要体现新课程背景下学科素养理念的实施情况,故规范要求:(1)教案内容要完整,充分体现激趣引题、自学探究、解疑导拨、合作学习、明确强化、突破难点、激励评价、课堂延伸等;(2)教学反思可长可短,须有感而发,围绕教学环节的缺憾与不足做改进构思;(3)针对教学常规教案检查出现的问题采取跟踪督查,要求及时完善;(4)严格要求五年内教龄的青年教师手写详案,对教材文本深入研读,提升对课程标准精神的领会与实施能力。

  2.夯实三级教研

  我校坚持夯实小学科教研、大学科教研、全校不分学科集体教研等三级教研,倡导多样与统一相结合。“多样”指是教研内容和教研形式可以不拘一格;而“统一”指的是教研时间要统一,即每周一次小学科教研、两周一次大学科教研、不定时的全校性全学科共性专题教研。通过三级网络式的教学研讨活动,创设生动的教研现场,促进教师间互动交流、合作探究,树立校本意识、更新教学观念,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3.以赛促研

  我校每学期定期举办青年教师赛课活动,赛课活动设教学展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备课组”奖,不仅奖励授课的青年教师个人及群体,还表彰参与指导青年教师的导师。借助良性竞争机制,营造浓厚的教学研讨氛围。

  二、抓实教师研修,提升业务水平

  我校采取抓实教师研修,践行“手脑并用,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以求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师教学业务水平。

  1.坚持练兵

  熟能生巧。我校教导处联合工会定期对教师相关业务基本功进行常规化反复练兵,如每学年上学期开展多媒体运用练兵(例如,微课设计与制作、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课件制作)和骨干教师示范课研讨,下学期组织两笔一画和教学片段比赛等。

  2.分层培养

  针对教师教龄不同、能力不同的校情,我校采取分层培养,以点带面,逐步优化,推进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其一是四新教师上轨培养,对于新调入、新转岗、新任年段、新毕业教师入校第一年严加教学管理及跟踪,要求每学期上一节校级学科组公开课,并说出个人教学意图和教学反思,学科组教师现场点评;每周听一节课(导师或同备课组教师的课或跨年段及跨学科的课)。其二是骨干教师培养,通过压担子、派任务,鼓励有潜质的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区级以上的名师工作室,主动承担区级以上的教学展示,参评区级教学能手,参与市级骨干教师评选和培训。其三是学科带头人名师培养。学校大力支持骨干教师在训研修的各项工作,打造区级和市级学带名师工程,并协同全校教师共同成长。其四是全员参与任务驱动。要求全体教师期末上交一篇1000字左右的个人评课记录,并在大学科组内交流讨论。采取刚性监督机制,以课例为载体,多层面教学研讨,整合集体讨论和个人智慧的优势,实现研讨课质性的提升。通过分层培养、任务驱动,以师带徒、层层带培,力求形成年轻教师走上轨、骨干教师做示范、年长教师不落伍、共同提升的良好局面。

  3.走出去,请进来

  针对校内研修的局限性,我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通识培训和分层研修培训相结合,借助专家专业引领,提高我校教师教育教学学术理论水平。首先是委派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出差研修,回校传经送宝,以点带面开阔其他教师的教育视野。其次是努力搭建平台,开阔教师教学视野,提升教师业务学习力,主动邀请各级名师、专家、教研员到校问诊把脉、指导引领。例如邀请北师大王力君、东北师大邬志辉教授等到校做客指导。通过创造教师与专家零距离交流学习的机会,聆听专家对课改理念的诠释,领悟教育教学实践体验的真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三、抓严质量检测,提升教育质量

  1.严密常规检测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我校不仅重视期末考试,同时也重视平时的小测和期中考试的组织,严格树立学生诚信考试的意识,培养学生耐心审题、细心答题的应考习惯,磨炼学生应对上级监控的良好心理素质。同时,要求教师日常严谨做好考务,树立严肃的考试态度,形成熟练的考务能力。

  2.规范考前复习

  针对期末上级教学质量监控,我校认真做好考前复习的规范管理工作。临近期末复习阶段,教导处会制订统一的复习计划,部署复习提纲编制的工作,要求语数英学科复习目标、复习重难点、复习策略制定要准确,复习提纲的编制内容和题量安排要精练。与此同时,复习阶段期间,开展学生学业负担调查问卷或个别访谈,适时了解教师对复习工作减量提质的落实情况。

  3.做好质量分析

  反思改进是完善工作、提高质量的最佳方式。期末考结束后,教导处就尽快公布考试成绩,让任课教师及时全面了解任教班级成绩在校内、片区及以上层面的位次情况,要求教师个人、备课组、教研组自下而上依次逐层做好质量分析,然后,教导处再进行全校整体教学质量分析,进而优化下一阶段教学管理的策略。针对个别教师、学科教学质量问题,校长室和教导组织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及个人进行专题研讨,共同寻求对策;组建教学质量帮扶团队,进行针对性指导帮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4.集结力量应对各级质检

  为了更好地应对各级质检,我校会常规化组织相关任课教师召开检测教学研讨会。例如,每学年上学期初会分别组织新旧三、六年级任课教师召开区级检测教学研讨会。会前要求参会教师事先做好准备,新任教师就新学年教学和迎检工作做全盘构思,上一学年原任课教师谈接受质检后的思考。通过新旧任课教师的交流集思广益,提前针对来年的区级检测制定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办法策略。与此同时,教学副校长及教导处会进行跟踪督查与协调,确保相应措施得以落实。

  总之,精细化教学管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必须一以贯之坚持严抓。精细化教学管理是一项繁杂的工作,还有许多教学常规性工作需要抓细夯实。学校只有提高认识、明确职责、用心组织、规范管理、严格督查,才能确保精细化教学管理的贯彻落实,助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从而推进学校办学内涵发展。

  精细化管理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科学有效的管理是教学工作顺利的保证,而抓好教学的常规管理又是做好学校教学工作的关键所在。为此,我校提出了"向管理要质量,向教育规律要质量,向良好的教学秩序要质量,向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要质量,向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要质量"的学校教学工作主导思想,坚持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和谐统一。不断强化课改理念,承袭传统教育精华,抓基础,抓薄弱,抓关键,围绕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努力做到常规教学的精细化管理,为学生一生的成才、成长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抓备课的精细化管理

  备课是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认真备课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备好课才能上好课。教师课前如果备课不充分,就很难找准教学目标,很难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很难抓住思维训练点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就不可能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等等。可见,备课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我校每学期开学前一周把全镇教师集中到中心校进行集体备课,主要是教学校长总结上学期教学工作情况,传达市进修学校的备课精神,提出本校的备课具体要求。然后分学科、分年级进行集体备课。教务主任和村小校长要深入到备课地点且参与其中,确定中心发言人,组织教师进行研讨,通过解读教材,了解教材整体知识体系安排,围绕单元主题或重点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设计,达成共识后统一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方法。

  二、抓课堂教学的精细化管理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渠道。为此,我校提出来教师课堂教学要遵循:"三个突出、四个并重、五种思想"原则。

  "三个突出"是:突出"精讲多思",讲到什么程度,哪里放哪里收,要按新课程的理念重新定位;突出"学生活动",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多放手、多扩展,实施创造性、开放性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说、读、写、议、练、答等多种感官,让课堂真正成为"学习"的课堂;突出"学法指导",教给学生具体的学习方法,高效地获取知识。"四个并重"是:教学结果与教学过程并重,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重,教师指导与学生会学并重,一般能力培养与创新学习并重。"五种思想"是: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关爱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教育要有爱心和耐心;正视学生在学习和个体发展上存在差异,并能根据这种差异搞好因材施教;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够创造性的进行学习;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成功。在明确课堂教学具体要求后,教务处通过诊断性听课、指导性听课、评价性听课等多种听课方式,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督促管理、帮助,对个别教师耐心指导、鼓励帮助,并通过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把所有教师都领上"道"。

  现代多媒体走进课堂教学之后,我们积极鼓励教师运用现有的电教媒体,强化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的整合,创生课程资源,拓展教学时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新课改中,我们衡量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学生的积极参与,与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和掌握学习方法,也就是要看是否实现了"三维教学目标"的和谐统一。

  三、抓思维训练的精细化管理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如何,还要通过各种能力训练来体现,即,要通过问答、解题、实验、实习等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活动,把学到的知识加以巩固运用,即由知识转化为技能。对小学生而言,教师不但要考虑教给学生哪些知识技能,怎样去教,更要考虑让学生怎样运用这些知识,使学习成为一个不断获得新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因此,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给学生留有思维训练的空间是十分必要的。

  布置作业体现探究性、层次性、开放性,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我们要求教师布置作业要做到"三布置三不布置",即布置能揭示规律和方法的作业,不布置简单重复性题目;布置有利于提高学生作业兴趣的题目,不布置教师一时冲动决定的题目;布置有利于开拓学生思维、巩固提高的作业,不布置充数作业。只要布置训练题目,教师就必须进行检查验收,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高度负责。

  四、抓辅导的精细化管理

  无论是课外辅导,还是课内辅导,都是教学的辅助性指导活动,是贯彻因材施教的重要体现。实施素质教育就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辅导上,既要因人而异,又要讲求实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有针对性的帮助;对成绩优秀、学习有余力的学生发挥其特长。我们的做法是:让涓涓细流润心田。给优秀学生开"小灶",给后进学生以信心,让全体学生有提高。辅导的形式有个别辅导和面向全班辅导,有的教师则深入到学生家中进行辅导,对偏科的学生则落实教师的目标责任制。学校提出的目标是: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让一个学生输在基础教育的起跑线上。

  五、抓教学质量检测的精细化管理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发展之本,壮大之源。素质的核心是质量的提高。我校始终坚持对教学工作实行阶段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领导深入课堂听课也随时检测教学效果,每次市里组织的质量检测,我们都十分重视,依据成绩对教师进行评定,计入"一评三考"。建立一个激励机制,调动包片领导、村小校长和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使其感到有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每次质量检测之后,组织教师及时进行质量分析,通过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实事求是写出成绩分析,找到自己不足和努力方向。村小校长、教务主任写出本校存在问题并找出问题的出处,及时反馈给领导,教学校长对全镇教学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及时调整工作策略,使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我们要的是全面发展的质量,和谐发展的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质量。

本文来源:http://www.hylwhcm.com/jiaoxueziyuan/35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