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ylwhcm.com--教育教学论文】

职业素质(Professional Quality)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7点 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 3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7点 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1

  一要敬业。作为记者,必须投入自己的全部热忱,始终坚持“用事实说话”、“用良心说话”,要以“史家之脊梁”要求自己,要对得起这一让人敬畏的职业,并富有正义感、使命感,要坚持做到“先做人,再作文。”

  二要专业。新闻传播从业人员,面对日益增多的社会公共事务和不断增强的受众信息鉴别力,应该不断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从而更好的使用各项业务,为受众提供更加真实可信的报道。

  三要锲而不舍。媒体从业者应该对自己了解到的一切新闻信息进行必要的过滤筛选,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追根究底精神,并善于提出适当的反问,从一个又一个的追问中,探求出事实真相。

  四要懂法。依法治国不仅仅是治国理念,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和要求。作为一个新闻人,面对来自各种渠道的信息和情况材料,如果不懂法,就有可能陷入别人有意安排的“法律陷阱”,也有可能写出“枉法”的稿件,会产生误导受众,影响国家的法制建设,形成负面效应。法学理论课上有“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这样一句话,这不仅适用于国家法治建设,同样适用于新闻工作。

  除以上四点外,作为记者,还必须有一分为二的辨证观念和思考分析能力,在做新闻报道时,必须权衡稿件刊出后对社会的“利”与“弊”,如果明显“弊”大于“利”就应该选择放弃。

  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7点 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2

  当前,新闻媒体众多,新闻记者从业人员也数以万计,但是记者的整体素质却良莠不齐,虚假报道、有偿报道等关于记者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导致新闻媒体的传播效果出现偏差。因此,在新形势下,重拾新闻记者应具备的职业素养这个话题,显得十分必要。概括起来,记者的职业素养应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高度的政治敏感和高尚的道德修养、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全面的基础知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深切的人文关怀意识、稳健的个性特征和积极的心理状态。

  一、高度的政治敏感和高尚的道德修养

  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必须有高度的政治敏感和高尚的道德修养,对国家、社会、人民都要有强烈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爱岗敬业,顾全大局,无私奉献。

  政治敏感是指透过各种复杂现象深入洞察事物的政治本质及发展趋势,并能及时作出反应的能力。1996年,江泽民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提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12年后,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时提出: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作为社会主义新闻媒体的从业人员,新闻记者必须强调党性原则,具备高度的政治敏感,敏锐感知党和国家当前的形式动态、大政方针,准确把握舆论导向,当一个或数个新闻事实出现时,能马上将它们同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及媒体的报道意图联系起来考察,看它们对推动当前工作和形势的发展有什么积极、重要意义。立场坚定,爱憎鲜明,向下传递政府的政策指令,向上传递百姓的意愿心声,既忠于新闻媒体代言人的职守,又做好党和人民的喉舌。

  德者,才之帅也。在新闻宣传战线上工作的全体人员,都必须具有高尚的理想、志气、道德和情操。首先,要坚持真理,忠于事实。做到不屈服于任何邪恶势力,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不弄虚作假,在任何情况下都应以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其次,要廉洁奉公,不谋私利。每一个新闻记者都应妥善处理好公与私的矛盾,摆正个人与集体的位置,绝不允许损公利私、以权谋私。当前,一些新闻记者背弃新闻工作者的操守,违反新闻工作纪律,利用工作之便,拉关系,谋私利,严重损坏了新闻媒体的形象和公信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第三,要团结协作,积极竞争。新闻媒体之间、同事之间,根本利益和奋斗目标都是一致的,没有根本的原则分歧和利害冲突,应当“同行相亲,同行相敬,同行相助”,不断增进友谊,加强协作,共同进取,凭借正常的业务手段开展健康、积极的竞争,而不能不择手段互相拆台,搞不利于事业进步和破坏团结的行为与活动。第四,要摆正自己与观众的关系,谦虚谨慎,以诚待人。上海电视台《可凡倾听》栏目王牌记者、主持人曹可凡,对受访对象坚持以诚相待,把受访明星当朋友,不为追求收视率而损伤他们的形象和利益。一次,巩俐接受访谈,在谈话中说到了关于张艺谋的问题。在节目制作完成将要播出时,巩俐打来电话,说自己评价张艺谋那部分有些问题,不想播出,希望能剪掉。曹可凡的一些同事坚决反对,认为那样会影响收视率。但曹可凡说:“一个节目,要想在竞争中立足,做节目的人就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如果一味追求收视率,节目的口碑会越来越差,到时候就没人愿意上咱们的节目了,还谈什么收视率呢。”结果,节目按巩俐的愿望进行了删减,播出后,巩俐非常满意,和曹可凡成了要好的朋友,并介绍了更多的明星接受曹可凡的采访。曹可凡在业内被称作“采访明星最多的记者、主持人”,善解人意、以诚待人或许就是他成功的秘诀。

  二、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全面的文化知识

  新闻记者要采制出好作品,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就必须具备扎实的新闻采访、大众传播、摄影摄像、语言文字等方面的专业基本功。同时,新闻记者还要做一个学问上的“杂家”,广泛涉猎各个科目的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采访编辑工作水平。

  许多著名记者的成功经验证明:一个出色的新闻记者应该是一个学问家和杂家,在学有所长的基础上具备广泛的、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既博学又有专长。文化素质是记者知识水平、艺术修养、法律修养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现。原中央电视台台长杨伟光说过:“新闻记者应该是高层次人才,既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又要有艺术的天赋。”记者应涉猎广泛,触类旁通,成为复合型人才。无论是文学、语言、历史、地理、美学、心理学,还是社会学以及一些自然科学等,有关这些方面的知识都应当系统学习。

  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深切的人文关怀意识

  悲天悯人、对人民群众永葆善良和同情、坚持人的尊严高于一切,时刻怀着深切的人文关怀意识,是一名新闻记者必备的优秀品质。

  “记者不是单纯的写稿匠,现代记者被社会赋予很高的期望值,是舆论的先导、教育人民的先生。” “新闻人要用良心守望社会。”作为新闻媒体的代言人,新闻记者应该明白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新闻媒体正面效应的充分发挥尽职尽责。眼下,一些媒体记者不权衡实际情况,大量报道负面消息,揭露所谓社会阴暗面,结果造成观众对社会的认识偏差,激化、扩大了社会矛盾,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一些晚间节目则热衷于和“性”相关的话题,露骨无耻;还有些节目专注于渲染凶杀、暴力情节;或以曝光、揭露别人隐私为乐等。凡此种种,都暴露出部分记者社会责任感的严重缺失。作为新闻记者,在采访报道的时候,首先要时刻想到,我是媒体的代表者,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在稿件的策划、构思、编排等方面都要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出发、从大局出发,在道德上坚持真理,在实践中坚持正义,多多关注、播报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增加收入、医疗教育、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事关国计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多做正面、鼓劲的工作,促进民族团结、大局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人文关怀”透露了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变化,体现了执政党对人的关怀、社会对人的关爱,严肃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始关心人内心的感受,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作为新闻媒体,应顺应时代要求,积极贯彻党的大政方针,在新闻报道工作中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意识。作为一名新闻记者,体现人文关怀意识,关注人的命运,关注人的生存状况,更是责无旁贷。首先,应力求在栏目定位中体现人文关怀意识。真正尊重时代、尊重生活、尊重受众,将视角放低,关注、挖掘普通人身上散发出来的人性光辉。《鲁豫有约》自开播以来,一直是一档王牌栏目。仔细分析它的成功之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始终坚持和贯彻以人为本、关爱人类、营造和谐、坚守真善美的栏目定位方针。其次,要把握好新闻采访、报道活动的“度”,做到适可而止。在2011年10月13日的“小悦悦事件”中,有些记者一遍又一遍地追问小悦悦的父母,为什么没有看管好孩子。甚至在事发几天后还有记者问她当天的情形。这无异于再次揭开别人的伤疤,在伤口上又撒了一把盐。小悦悦的妈妈表示已经痛苦不堪,不愿意回忆当天的情形。出现这种情况就是没有把握好采访的“度”,没有考虑采访对象的心理感受,结果使当事人受到伤害,观众看到这样的情形,也是如鲠在喉,很不舒服。

  四、稳健的个性特征和积极的心理状态

  新闻记者在媒体中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他们的个性特征、心理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他们自身甚至整个新闻媒体的形象,也影响着媒体的整体传播效果。

  记者的个性特征,就是一个记者在采访创作活动中和其他记者相区别的特殊性。很多成功的记者,在采访报道中能体现出对稿件、对现实的独特感受,表现出自己的精神风貌和与众不同的艺术素养,显示出独特的个性魅力,受到观众的关注和喜爱。崔永元的随机应变,白岩松的理智冷静,欧阳夏丹的清新自然,柴静的犀利沉稳……央视的这些著名记者、主持人,每个人都有他们自身鲜明的个性特征,在广大观众心目中牢牢树立起了自己的品牌形象。

  活跃在采访报道一线的新闻记者,对受众的心理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从他们身上,受众能感触到正义、良知、道德等主流的、进步的、积极的精神元素。受欢迎的新闻佳作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都是尽可能地以自己最自然最真实的状态面对观众,都拥有健康阳光、积极向上、充满自信的工作、生活态度。人际交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对一切人和事缺乏激情和坦诚的人,人们不会对他存有激情,更不要说喜欢他。很难想像,一名意志消沉、生活糜烂的记者在人前大讲生活健康、仁义道德,受众会是什么感受,会有什么传播效果。因此,要做一名受欢迎的记者,被观众接受认可,提高传播效果,就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谦虚谨慎,心系受众,爱岗敬业,做人正派,做事公正,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引导健康向上的公众社会心理趋向。

  总之,新闻记者良好职业素养的培养非常必要,也非常紧迫。要做一名出色的新闻记者,就要深入实际生活,日积月累,增加阅历和经验,让自己不但掌握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也拥有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意识和积极向上健康阳光的心理状态,在思想政治、专业知识、心理素质等各个方面都不断地成熟提高。通过自己和团体的共同努力,促使新闻媒体正确引导舆论,充分发挥人文关怀和社会心理疏导等功能,唱响和谐社会的主旋律。

  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7点 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3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新闻记者工作中职业道德失范的行为和原因。针对这些问题从完善立法,加强新闻记者自身职业道德修养等角度就如何加强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建设提出了一些意见。

  [关键词]记者;职业道德;工作责任

  新闻业务技能是指进行新闻工作的业务能力要求。职业道德不但表现为自觉履行新闻工作责任的愿望,还要表现为完成职责的过硬本领,只有具备高超的新闻业务技能,才能出色地履行新闻工作责任,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所以,良好的新闻业务技能便具有了深刻的职业道德意义。

  一、新闻记者中常见的职业道德问题现状

  1.收受礼金。记者心安理得地接受被采访对象提供的各种好处,如收受红包、礼品等。一些私欲膨胀、意志薄弱的记者往往在尝到“甜头”之后不能自拔,不仅别人给的全都拿了,而且还得寸进尺伸手要。结果陷入泥淖,不仅丢掉了工作,甚至还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2.报道失真。出于种种原因,漠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尤其是有些新闻记者受名利驱动,一味追求轰动、刺激、煽情的效果,屡屡在报道中无中生有,夸大其词,造成恶劣的影响。

  3.有偿新闻。把新闻这种精神产品完全商品化,实行以金钱为中介的新闻买卖。如新闻广告化或广告新闻化的情况比较严重,出卖版面(播出时间),用一定的版面或时间刊播买方指定的报道内容,以达到赚钱的目的。同时往往打着“协办”、“赞助”、“专刊”的形式,具有较高的隐蔽性和欺骗性。有的甚至转让刊号,出卖报纸出版权,严重违反《报纸管理暂行规定》。

  二、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失范原因分析

  1.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忽略。一些媒体的领导认为只要记者不在政治原则问题上犯错,其他的问题无关大局。于是对收受礼物、红包、纪念品等往往睁只眼闭只眼,放松了对属下新闻记者的政治思想工作和职业道德教育。有的单位,一年到头难得开一次业务例会,政治学习例会就更少之又少。

  2.经济利益的驱使。眼下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财富崇拜为兴奋点的社会大环境,对一些记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凡事以经济效益为上,一心扑在钱眼里。此外,由于新闻采访工作是一项高强度、快节奏的重脑力劳动,让很多人觉得记者是吃青春饭,只有年轻人才顶得住,得趁年轻“多捞点”。因此出现了部分记者只求眼前实际利益,放松了对自己素质和职业的严格要求。

  3.缺乏有效监督机制。有的媒体主管部门对记者操守的管理存在盲点,监督不严、监管不力,奖惩机制不够完善,一旦记者出现了事故也只能听之任之。《新闻工作者道德准则》强调:“新闻工作者不得以任何名义索要、接受或借用采访报道对象的钱、物、有价证券、信用卡等,参加各种会议和活动不得索要或接受任何形式的礼金……不得利用职务之便牟取私利……”但仍有记者将其视为一纸空文,我行我素,屡屡犯禁。

  三、加强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

  1.加强新闻记者自身职业道德修养

  新闻职业道德修养是新闻从业人员自觉按照新闻职业道德原则与规范所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锻炼、自我提高等活动,它不仅包括依照新闻职业道德原则与规范而进行的反省、检查、自我解剖与批评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职业道德品质,而且还包括在新闻职业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职业道德情操和达到的职业道德境界。为了维护新闻传媒的声誉,重新树立记者的良好形象,各级新闻传媒及领导机关应该重视记者的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党委宣传部门、新闻研究单位、新闻培训单位以及各新闻媒体都要把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当做重要事情来抓,引导新闻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不断更新知识、熟悉业务,逐渐提高职业道德水准。

  2.健全新闻机构内部监督约束机制

  健全新闻机构内部的监督约束机制,使记者职业道德建设制度化,是加强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和保障。首先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度的内容要细致周密,不能有漏洞,让人有空子可钻,不但要规定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而且还要制定对违反规定行为的处罚措施,使记者有章可循,有制可依;其次是各级新闻单位的领导要按制度办事,把制度真正落到实处,使各项规章制度不至于流于形式;最后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一方面对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和在新闻报道上作出显著成绩的记者,要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表彰或奖励,对自觉廉洁奉公,兢兢业业,并在新闻报道上作出突出成绩者,应予以重奖,并总结推广他们的经验,以激励大家献身于新闻事业。对违反新闻职业道德的人和事,要根据错误的性质、情节轻重和造成的危害,分别予以批评教育、处分,个别严重者应调离新闻单位,对违法者要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职业道德的产生和发展,是与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它要接受经济规律的制约,接受国家法律的制约,接受社会公德的制约。为此有必要推进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的法制化建设,加快《新闻法》的出台,对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建设立法,对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缺失的行为进行规定,对违法行为追究其相应责任,从法律角度加强对新闻记者进行职业道德的约束。■

  [参考文献]

  1.陆平煌.记者的修养与写作[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1985年版.

  2.任庆,吴朝瑛.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个人操守[J].青海社会科学,2006,(6).

本文来源:http://www.hylwhcm.com/jiaoxueziyuan/38317/